韩国海军17日突然通知日本海上自卫队,原定本月的联合搜救演习紧急叫停。这场本被视作两国关系回暖标志的军事合作,因独岛主权争议再起波澜而戛然而止。回溯历史,这项始于1999年的联合演习曾举行10次,却在2018年因东海"雷达照射事件"中断五年,如今重启计划再度搁浅,暴露出韩日军事合作始终绕不开的敏感神经。
![]()
此次演习暂停的直接导火索,是日本防卫省10月底单方面取消对韩国空军"黑鹰"飞行队的加油支援。日方以该部队曾在独岛空域训练为由拒绝履约,导致韩国特技飞行队无缘迪拜航展。韩方随后采取"取消军乐团赴日演出+暂停联合军演"的组合拳反击,这种针锋相对的博弈模式,与2018年双方因雷达事件互相指责的剧本如出一辙。值得注意的是,被搁置的搜救演习虽属非战斗性质,但涉及两国军舰雷达系统协同、海上通信协议等敏感技术交流,其战略价值远超表面意义。
独岛争议如同埋在韩日关系中的定时炸弹。这座仅0.18平方公里的火山岛,在日本政府扩建"领土主权展览馆"后再度引发外交地震。韩国外交部14日紧急召见日本公使抗议,而日方拒绝为飞越争议空域的韩军机加油,则是将领土争端直接延伸至军事合作领域。这种"主权问题军事化"的对抗模式,使得1999年以来建立的脆弱互信再次归零。更值得玩味的是,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一边强调"希望继续合作",一边纵容防卫省实施制裁,折射出日本对韩政策的两面性。
![]()
这场风波暴露出美日韩三角同盟的结构性缺陷。美国极力推动的三边军事合作,在韩日双边矛盾前屡屡碰壁。原计划中的加油支援本可能促成《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谈判,却因领土争议功亏一篑。正如2018年雷达事件导致《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险些作废,此次演习中断再次证明:没有历史和解与领土共识作基础,任何防务合作都难逃"进两步退一步"的宿命。
观察韩日军事关系的起伏曲线,2017年之前10次联合搜救演习的顺利实施,恰逢两国共同应对朝鲜核威胁的"蜜月期";而2018年后的长期中断,则与强征劳工判决、出口管制等事件同步。如今演习再度搁置,预示着李在明政府改善对日关系的努力已触及天花板。在韩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与日本保守势力强硬姿态的双重挤压下,两国防务合作或将进入新一轮冷却期。
![]()
这场军事博弈的深层逻辑在于:当战略需求让位于历史心结,当安全合作受制于领土争端,韩日关系始终困在"经济热、政治冷、军事脆"的怪圈中。暂停的联合演习如同两国关系的晴雨表,其重启时间表不仅取决于外交磋商,更考验着双方在核心利益与区域合作之间的平衡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