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由东台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承办的中学美术研训暨非遗美育教学实践展示活动,在该校台城校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活化非遗基因,赋能美育课堂”为核心主题,通过课堂展示、非遗体验、专家讲座与评课研讨等多元形式,为全市中学美术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美育教学质量双提升。
![]()
活动启动仪式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东台中专校非遗研学宣传片。该校杨勇校长在致辞中提到,非遗是珍贵的文化基因,而美育则是唤醒这一基因的关键载体,教育工作者应做好非遗文化的“解码者”与传承“引渡人”,让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焕发新生。
课堂展示环节亮点纷呈,四位教师带来了各具特色的非遗美育示范课。东台市实验中学城东分校冯丹丹老师的《好朋友动起来》,以趣味游戏导入,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动态瞬间,通过线条造型与色彩运用传递情感,实现了美术技能与情感教育的融合。
![]()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许默蓉老师的《刀笔生花:从传统刻纸到文创焕新》,从刻纸历史讲起,通过“纹样解构-技法实操-创意转化”三步教学法,指导学生将传统吉祥图案转化为书签、装饰画等文创作品,兼顾技艺传承与实用创新;东台市实验中学沈力老师的《探秘公共标识》,以生活场景为切入点,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探究标识设计的美术要素与功能性,践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该校曹婷婷老师的《“烙”笔生花:解锁东台烙画的线条密码》,则以示范教学法详解烙画线条技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
![]()
在非遗体验环节,参训教师走进东台市非遗研学馆,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尝试烙画创作。大家通过实操深入体会传统手工艺的温度与价值,为今后将非遗元素融入教学积累了实践经验。
![]()
专家讲座环节同样干货满满。《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主任崔卫博士以《把论文“写”在课堂上——给美术老师的科研建议》为题,从选题、研究方法到写作技巧,为教师科研之路答疑解惑;东台市教师发展中心美术研训员吴佩莲老师则围绕《地方文化传承视阈下非遗美育资源数字化与教学实践研究》展开分享,介绍了利用高清拍摄、3D建模等数字化技术保护与传播非遗文化的方法,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
![]()
![]()
评课研讨环节气氛热烈,执教教师分享了磨课心得与课后反思,参训教师踊跃建言,从小组合作设计、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思维碰撞中凝聚教学共识。
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东台市中学美术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推动了非遗美育与数字化教学的深度融合。未来,东台市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探索非遗美育新路径,为当地中学美术教育注入更多活力,助力学生审美能力与文化传承意识的双重培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