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底,中美在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双方同意暂停部分加征关税,市场一度认为这将带来农产品贸易实质性松动。
美国农业部和白宫迅速放风,称中方承诺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采购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2026年起三年内每年不少于2500万吨。
这一数字迅速传导到芝加哥期货市场,美豆价格短期拉升,美国中西部农业州对此寄予厚望。
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磋商结束不到一周,中粮集团采购约18万吨美国大豆,市场视之为善意开端。
但此后整整一个月,中国企业没有再签署任何新合同,1200万吨目标完成度连3%都不到。
美国农业部最新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自磋商以来,中国净签约美国大豆仅37万吨左右,远低于预期。
美国大豆到港完税成本仍比巴西高45-50美元/吨,主要因为额外关税尚未完全取消。
国内压榨企业算得很清楚:一艘6万吨船,多付关税就接近3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000万元。
当前豆粕需求疲软,港口库存超过3300万吨,油厂开工率普遍六成左右,谁也不会为了“配合氛围”主动增加亏损。企业行为完全理性:没有价格优势,就没有采购动力。
这与2018-2019年那轮摩擦时期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美国大豆占比一度超过35%,关税加征后国内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豆粕价格暴涨,企业被迫高价采购。
如今格局早已逆转。2025年1-10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9568万吨,其中巴西占比82%,美国仅12.7%。
9月当月对美进口直接归零,整个三季度美国份额不足8%。
这不是临时调整,而是十几年系统性布局的结果。
巴西大豆收获季正好错开美国,北弧港口群效率大幅提升,中国企业在巴西投资码头、铁路,锁定了大部分优质船期。
巴西农业部预测2025/26年度产量1.73亿吨,出口1.15亿吨,其中八成以上流向中国。
11月巴西现货比美湾便宜50美元/吨以上,且没有额外关税风险,企业自然优先选择。
阿根廷取消出口税后也抢占部分份额,三国南美供应体系无缝衔接,彻底改变了过去“美国空窗期就紧张”的局面。
国内自给能力稳步提升也至关重要,2025年大豆产量预计2320万吨,较五年前增长近三成。
东北地区通过品种改良、带状复合种植,单产持续提高,高蛋白大豆推广面积超过三千万亩。
战略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总库存可覆盖全国五个月以上压榨需求。
这种深度,让中国在任何外部波动面前都能从容应对,不必急于锁定高价货源。
过去国企常承担政策性采购,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期间集中采购上千万吨,推动美国份额短暂回升。
如今民营和外资油厂占比超过七成,这些企业只看利润表。
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国际粮商在中国工厂同样优先巴西货,因为价差直接决定全年盈亏。
国企即使释放善意,也受制于港口库容和下游需求,硬性多买只会砸低豆粕价格,损害整个产业链。
11月13日商务部例行发布会,路透社记者追问1200万吨进展,发言人何亚东回答:“农产品贸易是中美磋商成果之一,中国是全球农产品重要贸易伙伴,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态度。”
这句话分量很重:既肯定磋商成果,又没有确认任何具体数字,更把采购决定权交还企业和市场。
熟悉外交语言的人都听得出其中分寸——合作大门敞开,但绝不接受把政治承诺强行转化为企业亏损的买卖。
2019年第一阶段协议文本里明确写着额外采购327亿美元农产品,企业随后集中执行。
如今中方公告只强调“企业自主决策、择优采购”,等于提前给巴西留足空间。
市场反应最直接:发布会后芝加哥期货快速回落,交易员普遍判断1200万吨大概率大幅落空。
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已连续下调对华出口预测,2025/26年度仅2800万吨,较10月减少500万吨。
美国豆农处境艰难。化肥、农机、燃油成本较五年前翻倍,亩均种植成本高企,而出口受阻导致现货基差持续走弱,部分农场资金链断裂。
数据显示,中国买家已锁定巴西新季12%以上份额。进博会期间,中国企业与全球供应商签署意向协议超400亿美元,美国大豆仅占极小比例,大头仍是南美、加拿大、乌克兰等来源。这种多边平衡,让中国在全球粮食贸易中话语权持续提升。
美国把大豆当作政治杠杆的思路早已过时,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但选择权在中国手里。
巴西新季大豆1月集中上市,如果美国关税壁垒不实质性降低,所谓“大单”只能停留在纸面。
贸易休战能否延续,取决于能否形成可持续的合作机制,而不是单方面宣传数字。
中国粮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点,从来没有动摇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