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科技盛典的背后,是一个系统生态的崛起,更是一个国家在数字时代自主创新的坚定宣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日官宣,将于11月28日在深圳龙岗大运体育中心推出《鸿蒙星光盛典》大型直播晚会。这不仅是一场普通的文艺晚会,更是央视首次为一个操作系统打造的盛大聚会。
![]()
当科技与媒体如此高规格地联手,背后传递的信号值得深思:鸿蒙已经不仅属于华为,而是成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共同成果。
01 科技与媒体的共鸣
这不是央视第一次携手科技界。从《赢在AI+》总决赛促成超5亿元投资意向,到《中国科技创新盛典》上“数字人钱学森”的亮相,总台一直在探索“媒体+科技”的新模式。
然而,为单一操作系统举办盛典尚属首次。
这一举动凸显了鸿蒙系统在中国科技产业中的特殊地位。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与“数字中国”建设十周年的关键节点,鸿蒙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国在基础软件领域来之不易的突破。
央视以国家级媒体平台为鸿蒙发声,本质上是在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呐喊助威。
02 破局而生,生态初成
鸿蒙的成长历程,堪称中国科技企业“集体冲锋”的典范。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对话》栏目中坦言:“开发操作系统难,构建一个操作系统的生态更难。”这直指操作系统成功的核心难题——生态建设。
![]()
历史上,多个技术先进的操作系统都因生态不足而折戟沉沙。
然而,鸿蒙却在中国科技企业的集体支持下打开了局面。截至目前,HarmonyOS 5终端数量已突破2500万台,超30000款应用及元服务已上架。
更令人振奋的是,腾讯、阿里、铁路12306、新浪等主流应用纷纷加入生态建设。腾讯集团鸿蒙产品研发代表刘纳宇表示:“腾讯是很有决心跟鸿蒙一起共建生态的。”
这种支持力度,体现了中国科技产业在关键领域的团结一致。
03 “在一起”的力量
“在一起,就可以”——这场盛典的主题简单却富有深意。它精准概括了鸿蒙生态的发展路径,也揭示了中国高科技突破的基本模式。
![]()
中国高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是产业链协同攻坚的结果。
在《对话》节目中,各家企业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鸿蒙听劝”的小故事。腾讯开发团队在应用迁移初期遇到难题,反馈给鸿蒙后,鸿蒙团队迅速迭代优化。
这种开放听取建议的态度,让合作伙伴感受到了尊重,也加速了生态的完善。
“在一起”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鸿蒙生态发展的真实写照。从操作系统开发到应用迁移,从技术突破到体验优化,正是无数中国科技企业的集体冲锋,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04 文化自信的舞台表达
《鸿蒙星光盛典》的舞台设计同样寓意深远。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美术总监陈岩以“天圆地方、水火交融、万物互联、天地共生”为核心理念打造舞台。
这一设计将东方哲学与科技融合,传递出中国科技植根于自身文化土壤的自信。
盛典的四个篇章从“混沌初开万象新”到“直挂云帆济沧海”,全部选用中国古典诗词作为标题,构建了一条从技术破土到生态繁茂的文化叙事线。
这种安排凸显了科技创新与文化自信的双向奔赴。
![]()
通过盛典,央视不仅要展示技术成果,更要塑造中国科技的文化品格——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达。
05 微光成炬,照见未来
在官宣微博发出后,北京、河南、辽宁、四川等省市级应用,QQ音乐、酷狗音乐等影音娱乐伙伴,高德地图、同程旅行等出行导航伙伴,乃至平安人寿等金融理财伙伴纷纷发声应援。
这些来自千行百业的支持,生动诠释了“在一起,就可以”的生态凝聚力。
鸿蒙不是孤星闪耀,而是万千科技微光汇聚的星河。
《鸿蒙星光盛典》记录的,不只是一个系统的诞生,更是一条产业链的成长;不只是一个应用的落地,更是千行百业的升级。
它展现的是中国科技产业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的进化之路。
随着全新HarmonyOS 6的即将发布,鸿蒙生态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时代的竞争,从来不只是技术的赛跑,更是生态的繁荣。
11月28日的《鸿蒙星光盛典》,我们将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集体宣言。
微光成炬,向光而行——这或许就是“在一起”的力量,也是央视为何要在此时此刻为鸿蒙点燃那束星光的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