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正式实施延迟退休新政策,不少人对自己的退休安排心存顾虑。好在作为新规落地的第一年,政策执行遵循“小步调整”原则,对今年办理退休的人员影响较为有限,大家总体上平稳迈入了退休生活。刚刚退休的朋友们,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明年的养老金调整——明年养老金还会继续上涨吗?低收入群体是否仍会受到特别关注?一起来分析看看。
![]()
今年十月,二十届四中全会受到广泛关注。会议不仅总结了“十四五”期间的成果,更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尽管2025年尚未结束,但根据此次会议精神,已有不少乐观的网友预测:明年养老金大概率会实现新一轮上调。
其中有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强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二是提出要壮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三是明确加强民生保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四是设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远景目标。
这些部署为何与我们普通人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实体经济的振兴,直接关系到城市商业活力的恢复。近几年,不少街边小店因经营压力纷纷关闭,而实体经济的回暖,将有助于激活消费场景、提振市场信心。对很多不习惯网购、或对线上商品质量存有疑虑的消费者来说,线下购物依然是重要选择。
![]()
此外,扩大内需、加强民生保障、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目标,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提高居民收入。这不仅包括在职人员的工资性收入,也涵盖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从“十五五”的布局来看,国家将在未来五年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而养老金调整正是其中关键一环。
人社部在“十五五”相关工作中也明确提出,将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综合来看,明年职工养老金与居民养老金实现“双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么,在明年的调整中,低收入退休人员是否仍将作为重点倾斜对象?从政策导向来看,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要实现共同富裕、激发消费潜力,必须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如果养老金仅能覆盖基本生活,就很难形成可持续的消费能力。因此,在养老金调整中适度向低收入人员倾斜,既符合社会公平,也有助于内需的释放。
![]()
当然,提升低收入群体待遇并非一蹴而就。目前养老金调整主要采取“定额+挂钩+倾斜”相结合的方式。尽管有声音建议直接按比例普调,但考虑到我国养老金制度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短期内调整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在具体执行层面仍有优化空间。比如,可以继续加大定额调整部分的比重,实现“低调高补”;而城乡居民养老金的调整,预计仍将采取固定金额上调的方式。结合“十五五”的政策基调,明年的养老金涨幅有望比今年更为积极。
![]()
总体来看,2026年养老金实现“双涨”值得期待。虽然调整机制可能不会出现重大变革,但在细节设计上仍有灵活操作的空间。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更多好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