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不知道从哪里展开写今天这则新闻。
这类事情,说多了像在重复,不说又好像在帮凶恶遮羞。
对胖胖来说,更现实一点的困扰是:
近一年来,只要话题沾上这种群体性行为,文章活下来的几率就不高。
前几天写大白菜那篇就是,发出去没多久,也没了。
我至今也搞不清,到底是哪一句戳到了谁的神经,平台是出于什么考量不能言说。
但有一点我越来越清楚:
能让现实保持沉默的,往往不是事实,而是不愿面对事实的人。
可越是这样,越应该把事情摊开来说。
因为有些事,你不说,它不会自己变好,只会变本加厉。
王朔在书里有这么一段话:
“讨价还价是一种大家集体往下走、互相试探底线、在堕落中结成同盟的训练,最能讨价那个人就是生活中最爱占便宜的那个人,最终会有一个大坑在等着他。”
换个说法,胖胖认为,当一个群体的素质不受约束,当占便宜变成一种集体习惯时,这个社会的底线就会从慢慢变低变成集体往下跳。
今天的胖胖想写的,就是这么一面镜子:
![]()
11月13日,来自呼和浩特市的新城区大青山街道,李先生向媒体反映:
自己辛辛苦苦种的一百亩向日葵,被周边七十多名村民哄抢、践踏,损失五十万元。
五十万元,不是一串冰冷数字。
那是土地翻耕的费用,是施肥的成本,是水、电、雇工的钱,是熬过风霜雨雪的辛劳,是一个人把希望从土里往外拽的全部力气。
拍摄者问其中一人:“谁告诉你们不要的?”
对方答:“听大街上人说的。”
一句不着边际的风声,一则未经求证的传言,就能让一个陌生人的劳动化为乌有。
“听说不要了”就能成为抢夺的理由?就能成为动手的底气?
11月14日,事发地乌兰不浪村一村干部告诉记者,村周边已经好多年不种作物了,今年上级部门委托李先生种了这些向日葵,“不是附近人种的,向日葵能吃,他们有的拿一个,有的拿两个,拿得多了就造成这样。”
该村干部表示,该行为也难说是哄抢,“不是自己种的,去收割了。”当天警察来后,很多人就停止了该行为。
“小事”、“不算哄抢”、“就拿一点点”,可现实却是:
七十多人捡、挑、掰、搬、抢,最终毁掉一百亩向日葵。
这不是拿两个的规模,这不是“顺手而为”的数目。
这就是赤裸裸的哄抢,是人群效应下的失控,是“我也拿一点应该不算过分”的自我麻醉!
土地荒不荒是一回事,人心荒不荒又是另一回事。
他们的行为,比恶更让人后背发寒的是,他们觉得自己没有错。
一个不觉得自己错的人,就无法理解自己造成的伤害。
为什么冲进别人地里?
有的说听别人说的,有的说以前没人种,有的说就拿一两个,有的说反正能吃。
人一旦从“我这样做不对”转向“大家都这么做,没什么”界限就塌了。
李先生报警后,警方给予的回应是:四人拘留五日。
其他几十人呢?在调查。
记者继续追问,派出所说要往上报;上级公安说“听说过,但不清楚”;街道说正在处理;村干部说“难说是哄抢”。
农民的损失,在某些人眼里,可能仅仅只是推诿!
有些事不是处理不了,而是不愿意处理到点上。
村干部那句“他们就拿一点”不是不知道事实,而是不愿承认事实。
一旦承认是哄抢,就要处理人,一旦处理人,就要担责任,一旦担责任,就没人愿意。
李先生的损失最终会不会追回?
几十个参与的人最终会不会承担后果?
调查会不会调查到底?
村里的干部会不会把话说清楚?
这些都不好说。
但有一件事已经很清楚:
那片向日葵地为什么会被踩烂。
不是因为穷,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在那片土地上,没有什么比“拿一点”更容易被原谅。
甚至没人觉得自己有错。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有些时候,无人追责,才会让坏从个人扩散到群体,从群体扩散到风气。
事情会不会处理到位,不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向日葵被毁的不是自然灾害,也不是意外,而是七十多双坦然的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