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深化本土化战略是外资企业通过调整产品、服务、管理及合作模式,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需求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策略。宜家中国副总裁阮林娟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宜家不断完善线下布局模式,积极探索更小型的门店形态,拓展全渠道生态系统布局,以触达更多中国消费者。
阮林娟告诉记者,宜家位于北京昌平的设计订购中心已于近期开业,比标准商场规模更小的宜家深圳宝安商场也在今年6月开业,并于8月宣布入驻京东平台。“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拓展小型门店形态,满足消费者多元的需求。”阮林娟说。
阮林娟认为,这种全渠道建设以及生态的搭建,是宜家中国深耕本土市场的有益实践。在运营过程中深刻洞悉消费者的习惯,尊重传统、把握趋势,将自身的全球经验结合本土实际进行研发,是回馈消费者的最佳方式。
今年,宜家连续第八年参展进博会。在本届进博会期间,宜家已经签约参展第九届。阮林娟说,“对于宜家而言,进博会的吸引力在于它的影响力和‘桥梁’作用。从第一届参展在瑞典国家馆里设置的一个小展位,到如今360平方米展台的呈现,宜家见证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也伴随展会的持续举办不断成长。我们深刻感受到进博‘效率’,在一周时间内,能与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以及消费者等众多利益相关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带给我们很多洞察、思考,也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现在,我们已经在思考明年要在进博会上做哪些新的展示,带给观众哪些新产品、新方案。”
![]()
宜家中国延续在进博会上首发中国新年系列 FÖSSTA弗斯达的传统。本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发的马年中国新年系列不仅深度融合中国春节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需求,以喜庆红色为主色调,还搭配象征活力与吉祥的马元素,传递新春吉祥如意的美好期许。
阮林娟表示,宜家中国已连续5年通过进博会进行“中国新春”系列产品的全球首发首秀,这一系列产品设计在中国,大部分生产也在中国。“把中国元素、传统美学融入产品,不仅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文化上的共鸣,还能借助进博会强大的影响力和溢出效应让更多人认识我们、了解我们,这是宜家‘在中国、为中国’的长期承诺。”阮林娟说。
阮林娟介绍,今年宜家在进博会上还带来了多款为本土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产品。其中包括一款中式炒锅。该产品于10月在中国首发上市,不仅锅型更深,适合炒菜,材质上采用更安全的陶瓷不粘涂层,且可实现快速加热,符合“火候掌控”“健康饮食”的中式烹饪习惯与趋势。
阮林娟表示,宜家在扎根中国的同时也始终保持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例如,针对“适老化”课题,宜家继去年首次在进博会推出“长者友好家”展区后,今年展台特别呈现为“银发族”设计的六个分区,涵盖浴室、厨房、客厅和起居室等空间,推出包容性设计的代表产品BÄSINGEN巴辛根系列,通过更便利、无障碍的设计,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居家体验,充分挖掘“银发经济”潜力。
今年,“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本届进博会期间,宜家上海与华建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约,为“好房子”标准下的住宅业务提供多元的家居产品、解决方案,与量身定制的全屋设计服务,支持项目落地,助力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住房的需求与期待。
“进博会之外,宜家中国已成为上海市适老化改造平台的服务商,助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并通过适老化产品补贴、‘长者善居’和‘老朋友俱乐部’等本土服务与项目,让适老化理念走进社区。”阮林娟说。
“当前,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十五五’规划,深入了解政策带给外资企业拓展业务的机遇。相信随着规划的进一步细化,我们将在中国市场迎来更大发展空间。”阮林娟说。
今年正值中瑞建交75周年,宜家中国今年也成为瑞典国家馆的合作伙伴,以其家居设计专长,为瑞典国家馆提供家具支持和家居设计,打造兼具北欧美学与功能性的展示空间,为双方的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对宜家而言,中国市场的定位不止于零售市场,而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市场。”阮林娟表示,随着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深化,消费市场提质向好,宜家将不断深化本土化战略,持续投资于中国市场,为更多消费者高品质生活赋能。(经济日报记者 朱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