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 “铁饭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稳定、不愁钱。
可这些年行业变化快,不少曾被捧上天的 “稳岗”,早就悄悄变了味 —— 听着体面,实则薪资越挣越少,连养家都费劲。
今天就扒一扒这 4 个 “伪铁饭碗”,别再踩坑了。
![]()
1. 传统银行柜员:机器抢了活,工资跌回十年前
32 岁的小李,在县城银行干了 8 年,当初考进去时全家摆酒庆祝,说 “端上了金饭碗”。
前几年每月到手 5000 多,现在撑死 3500,连房贷都快覆盖不了。
以前她是网点 “忙人”,存取款、开卡、汇款全靠她,现在自助机、手机银行全替了 —— 客户取现金点机器,转账扫二维码,连水电费都在手机上交。
她每天的活变成了指导老人用机器、推销理财,可理财业绩压力大,完不成还扣钱。
有次她劝大爷买理财,大爷说 “我儿子手机上就能买,利息比你这高”,她当场语塞。
现在网点裁了一半人,她每天小心翼翼生怕被优化,“以前说银行工作旱涝保收,现在才知道,铁饭碗也怕机器抢活”。
![]()
2. 中小学代课老师:体面背后,是 “打零工” 的心酸
35 岁的王姐,在城郊小学当代课老师 10 年,外人都叫她 “王老师”,说她工作稳定又光荣,可她每月到手才 2800,比刚入职时还少了 200。
她教语文兼班主任,早 7 点到校盯早读,晚 6 点送完托管才走,批改作业到半夜是常事。
编制老师有绩效、公积金、年终奖,她啥都没有 —— 工资按最低工资标准发,寒暑假只发基本工资 1500,连孩子的兴趣班费都不够。
去年学校招编制老师,她考了三次都差几分,年龄越来越大,考试竞争力越来越弱。
家长总夸她教得好,可没人知道她私下在超市兼职理货补贴家用,“别人以为老师是铁饭碗,我这代课的,连瓷饭碗都算不上”。
![]()
3. 地方电视台编导:广告少了,工资跟着 “缩水”
38 岁的老周,在市电视台做编导 12 年,巅峰时每月能拿 8000,现在每月固定 4000,绩效奖快一年没发了。
以前电视台广告多,他跟着拍企业宣传片、晚会直播,忙得脚不沾地,绩效奖拿到手软。
现在大家都刷短视频,企业宁愿花小钱请网红推广,也不愿投电视台广告。
台里节目砍了一半,他从拍宣传片变成剪老节目重播,活少了,钱自然也少了。
他试过接私活,可外面编导竞争也大,年轻人报价比他低一半。
房贷要还,孩子要养,他不敢辞职,“以前说电视台是事业单位,稳定,现在才明白,稳定不代表能赚钱”。
![]()
4. 传统商超收银员:线上抢客,工资涨不动
30 岁的小敏,在连锁超市当收银员 5 年,刚入职时每月 3000,现在还是 3200,除去社保到手不到 2800。
以前超市周末人挤人,她一天要收 200 多笔款,忙得喝不上水。
现在大家都用外卖软件买菜、线上下单超市配送,超市客流少了一半,她每天的收款笔数骤减。
超市为了省成本,把收银员调成 “综合岗”,既要收银,又要理货、摆货架,活多了,工资却没涨。
有次她跟店长提涨工资,店长说 “现在超市利润薄,能保住工作就不错了”。
她看着身边同事一个个辞职去做外卖员,心里也慌,“以前觉得超市收银稳定,不用风吹日晒,现在才知道,稳定的穷最磨人”。
其实没有真正的 “铁饭碗”,只有 “铁本事”。
这些职业之所以薪资缩水,不是因为行业不行,而是因为没跟上变化 —— 银行柜员可以学金融理财,代课老师可以考编或做线上教育,编导能转型短视频创作,收银员也能学直播带货。
别再抱着 “稳定” 的幻想守着缩水的工资了,主动提升能力,才是真正的 “铁饭碗”。
身边有在这些职业里迷茫的朋友?转发给他提个醒,觉得有用点个赞,让更多人看清行业真相!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