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职场、产业乃至社会规则。但截至2025年,仍有三组数据刺痛世界:科技领域女性占比仅29%,担任领导职务者不足14%。同时,受自动化冲击的女性劳动者比例是男性的两倍以上。
这场关乎未来的建设,缺少一半人群的深度参与,这不仅不公平,更可能错失关键的创新视角。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系统是否为多元声音留了位置。
过去十二年,一股建设性力量正在生长:长江商学院女性领导力论坛发起于2013年,最初只是一场关于女性成长的小范围对话;如今,它已成长为汇聚全球政策制定者、企业领袖与一线行动者的跨界平台。
在这里,从原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呼吁“向前一步”,到网球运动员李娜分享退役后的跨界探索;从全球多国大使共议发展,到中国企业将性别平等写入运营准则——“她力量”不再只是被讨论的对象,而成为推动系统变革的积极主体。
十二年思想积淀,正化作推动时代的燎原之力。
AI浪潮里,
她们把替代焦虑变成创新机会
技术本身没有性别,但谁在设计它、为谁服务以及是否包容多元需求,决定了未来是更公平还是更割裂。
作为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长期的思想引领者,张晓萌教授始终聚焦人的韧性。她曾经提到,拥抱AI,不是人被AI替代或工具化,而是善用AI,激发人不可替代的创新力和价值感。
![]()
长江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副教授、EMBA项目副院长张晓萌出席2024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
关于这个观点,她在采访中进一步阐释:“人类不能被AI替代的两大优势,一个是创造力,另一个就是情绪价值。未来既然AI要与人类共存,就要坚守住生而为人的优势。”今年,她将带着新课题回到论坛:如何在AI浪潮中培养韧性领导力?
答案不在对抗变化,在于主动创造属于人的价值锚点。而这种理念,早已在商业实践中悄然生长。
尽管近年淡出公众视野,滴滴联合创始人柳青并未远离对技术向善的思考。早在2014年,柳青就主导推出滴滴“粉爱行动”,首次将女性安全纳入出行产品设计核心;十年后,这一理念已升级为2024年全面落地的女性友好出行体系,着眼于女司机权益保障以及女性生态建设。
她在2018年一场国际论坛上曾坦言,技术打碎了隐形的玻璃天花板。如今,全球超150万女性通过滴滴平台获得收入——技术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赋能者。
![]()
滴滴联合创始人、长江商学院校友柳青出席2014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
百度集团副总裁平晓黎则始终站在AI应用最前沿。2023年,她临危受命主管百度电商事业部,从零搭建“百度优选”与数字人直播平台。面对“电商已红海”的质疑,她选择用AI重构人货匹配逻辑,其主导的“慧播星”系统将直播成本降低80%。她强调,AI的意义不在于取代人力,而在于降低创业门槛,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参与数字经济。
![]()
百度集团副总裁平晓黎出席2019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
这些行动背后,是一种共同的领导哲学:真正的科技向善,是为那些曾被忽视的需求重新设计规则。女性领导者正以对真实生活的洞察,在冰冷的算法世界里,种下温暖的变量。
撕掉完美人设,
真实的她故事更有穿透力
长期以来,“她力量”的叙事常被简化为一种模板:自律、高效、光芒万丈。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敢于袒露不确定、迷茫与重启勇气的故事。
2019年,前职业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登上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此时距离她2014年退役已五年,她坦言退役后做了很多事——开学校、做公益、拍电视……每一个都是学习。
她笑称:“全国大概有一百万个叫李娜的人,我很高兴成为了那个打网球的李娜。”这份谦逊背后,是沉甸甸的成就:2019年,她成为首位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的亚洲球员;2024年,她出任香港网球公开赛赛事总监,持续激励中国网球新生代。
![]()
前职业女子网球选手、长江商学院校友李娜出席2019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
太阳村创始人张淑琴则代表另一种力量。2017年,69岁的她在论坛上说:“人一生两个字,一个是过错,一个是错过。错过帮助孩子,就错过他的一生。”多年来,她与团队已救助超过6000名服刑人员子女。对她而言,成功不是财富积累,而是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
服刑人员子女救助中心“太阳村”发起人张淑琴出席2017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
这些故事之所以动人,正因为它们拒绝完美剧本。而这种觉醒,也同样被全球视野照亮。
2013年,时任Facebook首席运营官的谢丽尔·桑德伯格亲临女性领导力论坛,鼓励中国女性“坐到谈判桌旁”。如今回看,“向前一步”的真义并非独自登顶,而是拉一把同行的人。2022年她辞任Meta首席运营官后,Lean In(向前一步)基金会仍持续支持职场女性,让“被看见、被倾听”成为可能。
![]()
时任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出席2013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
作为论坛多年的思想伙伴,著名主持人杨澜的思考也在不断进化。从1995年主持北京世妇会开幕式,到2014年发起天下女人国际论坛,她曾聚焦杰出女性如何突破天花板;如今,57岁的她更关注普通人如何活出自我。她在2025年的一次访谈中说,柔韧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像竹子——雪压弯了,太阳出来还能挺直。她拒绝完美人设,主张“不必永远战斗,也可以松弛一会儿”。
![]()
著名电视主持人、阳光媒体集团创始人杨澜出席2014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
这些女性来自不同领域,却共同指向一个真相:当一个人忠于“正在成为的自己”,而非扮演“应该成为的样子”,她的故事才真正拥有穿透时代的力量。
全球对话,
让改变从孤岛连成大陆
性别平等早已超越女性议题,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命题。真正的突破,发生在不同角色开始彼此看见、协同发力之时。
早在2014年的女性领导力论坛上,时任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主任的汤竹丽就指出,亚太因女性劳动力参与不足,每年损失890亿美元。若更多女性进入高管层,不仅能提升企业利润,更能减少贫困、构建更稳定的社会。
![]()
时任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主任汤竹丽出席2017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
十年后,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再次在论坛中强调,全球女性仅占CEO的5%、董事会主席的6.7%,差距依然显著。
![]()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出席2024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
但改变正在发生。同样在2024年的论坛上,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驻华代表刘萌带来了积极进展,已有410家中国企业签署赋权予妇女原则(WEPs),将平等理念转化为招聘、晋升与职场支持的具体实践。
国际合作也在论坛上持续深化。时任肯尼亚驻华大使的Sarah Serem在2019年特别对话环节中表达深切期待:“通过与中国在能力建设和经验分享上的深入合作,非洲女性将获得更多成长机会。”
![]()
2019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特别对话:女性成为非洲转型的中坚力量
从左至右:睿纳新国际咨询CEO Hannah Ryder、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Isabel Domingo、莫桑比克共和国驻华大使Maria Gustava、时任佛得角共和国驻华大使Tania Romualdo、时任肯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Sarah Serem
这些全球对话始终扎根于中国土壤。正如长江商学院院长、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李海涛在2024年论坛上所观察到的:“越来越多女性不是被动等待安排,而是主动承担——她们凭借长期主义、利他精神与情感韧性,成为穿越周期、实现基业常青的关键力量。”这也正是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迈入第二个十年时,最值得珍视的“她力量”底色。
![]()
长江商学院院长、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李海涛出席2024年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
2025年,
看“她创新”如何改写未来
十二年来,“她创新”的底层逻辑日益清晰:科技,让被忽略的声音被听见;IP,让每个普通女性都敢讲自己的故事;对话,让改变从孤岛连成大陆。
2025年,站在AI驱动、经济重构与全球变局的新起点,破解增长与创新难题的答案,恰恰藏在多元、包容与韧性之中。
12月2日,长江女性领导力论坛将再度启幕。因为真正的“她力量”,从来不是等待被看见,而是主动去创造一个值得被看见的世界。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刻报名参加
参考资料:
1. 每日经济新闻《百度副总裁平晓黎:AI重构电商赛道逻辑,勇敢参与“蝶变时代”》
2. 中国企业家《柳青:除了自我设限,什么都不是问题》
3. 福布斯中国《效力14年后,谢丽尔·桑德伯格将卸任Meta首席运营官》
4. 中国日报《李娜:赛场有输赢 人生不设限》
5. 新京报《全球妇女峰会丨对话杨澜:女性不必永远穿着铠甲准备战斗》
end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长江商学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