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开幕的中国国际商用车展(CCVS)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题,本届展会堪称商用车行业技术迭代的“全景窗口”,智能化技术亮点纷呈,从L2级辅助驾驶到L4级无人驾驶均实现突破性进展,企业通过技术整合与跨界合作,正加速智能驾驶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场景化落地。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规模化落地
在无人运输领域,技术实用化成为核心导向。白犀牛展示的两款L4级无人车精准切入物流痛点:R5货箱款以5m³容积、800kg载重的硬指标,适配物流高峰时段的批量转运需求,有效缓解末端配送压力;R3冷藏款则直击生鲜冷链运输的温控难题,实现全链路恒温保温,成功填补了无人化冷链运输的行业空白,为冷链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新路径。
载合汽车与地平线的跨界合作颇具行业示范意义,双方联合发布的新一代智能驾驶量产方案,基于征程6芯片打通“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优化,让智能驾驶系统更贴合商用车实际运营场景,计划2026年在新能源重卡领域规模化应用,彰显了技术落地的明确时间表。其同步推出的远洋舰氢能牵引车,不仅以1500km续航、30分钟加氢与45分钟快充的性能,破解了新能源商用车补能与续航的核心痛点,更通过智能驾驶系统的深度集成,实现了绿色动力与智能科技的双重赋能。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祺迹汽车推出的无人轻卡线控底盘T45,聚焦港口、矿区等封闭场景深耕细作,超1000万公里的实际运营验证,既体现了产品的可靠性,也为封闭场景无人化运营积累了宝贵的实战数据,成为场景化落地的典型标杆。
整车智能化升级与技术融合
整车企业的“智能化竞赛”已从单一功能叠加转向系统生态构建。一汽解放J6L纯电牵引车搭载自主研发的解放H动力域,将车辆健康管理、能量优化等核心功能深度集成,通过OTA持续迭代的模式,让车辆像“智能手机”一样不断进化,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东风商用车构建的“智绘绿境”技术生态,展现了龙头企业的整合实力。其天龙KL纯电牵引车以1.2度/公里的超低电耗,刷新了行业能效标杆,而智能网联系统支持的车队远程调度与故障预警功能,直击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痛点,为规模化车队提供了高效协同的解决方案。
陕汽重卡与康明斯的一体化开发模式,则凸显了“强强联合”的技术优势。双方联手打造的C系列产品,搭载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路况自动调整动力输出,不仅让驾驶更轻松,更实现了降低油耗8%以上的硬核效益,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本节省。
零部件的智能化升级推动商用车性能跃迁
零部件企业作为产业链的“隐形冠军”,正以智能化升级推动商用车整体性能跃迁。约斯特JOST展出的智能牵引座集成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车辆连接状态并及时预警,从细节处提升运输安全性与运营效率,彰显了“小部件大智能”的价值。
海沃发布的数字化液压举升系统与电动取力器(ePTO),最大亮点在于与智能驾驶系统的无缝协同,让工程车辆作业流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大幅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性,为工程车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
凯卓立新一代智能安全尾板搭载AI视觉识别技术,可自动检测货物尺寸、重量等状态并优化装卸流程,不仅降低了人工依赖,更实现了人工成本30%的显著下降,成为物流装卸环节降本增效的“利器”。
从本届展会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商用车行业正迈入“降本增效”与“场景深耕”双轮驱动的新阶段:新能源技术需持续突破续航与补能瓶颈,智能化则要在数据闭环构建与商业模式创新上持续发力。正如展会主题所昭示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商用车的产品形态与产业链格局正在重塑。(中国商用汽车网记者 马瀚明)
来源:中国商用汽车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