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CPE源峰宣布与美国餐饮品牌汉堡王达成协议,交易完成后,CPE源峰将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的股权,RBI将保留约17%的股权,汉堡王被卖了。
不久前星巴克也是怎么走的,和博裕投资达成的合作。
但这也不是最近才有的外资撤离行为。。
就在此之前,普通人所耳熟能详的肯德基、麦当劳也都是这样撤离的,而普通人不熟悉的品牌则走的更多。
像IBM、Oracle、英伟达、戴尔这些知名IT企业,也都陆陆续续开始撤离中国或者裁剪在华业务。
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富士康,当年来的轰轰烈烈,走的却悄无声息,厂子倒是没有搬还在这里,但产能已经搬过去其他国家了。
数据显示,印度越南生产销往美国的苹果手机已经超过大陆了。
然后可能大家就有疑问了,外资撤离对咱这里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往小了说,就山姆最近的事,就因为换个了阿里系的高管,直接就引发了山姆会员的不信任。
许多消费者选择外企,是信任其相对稳定、透明和受全球标准约束的运营规则(如食品安全、客户隐私、售后服务)。
换帅之后,消费者也难免会担心,一旦由本土资本主导,会陷入他们所熟悉的、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商业环境中(如过度营销、大数据杀熟、规则随意变更),而这种“不信任”投票,本质上是对商业环境和契约精神信心的流失。
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则在工资上。
就怎么说,就咱这里的情况,除了财政直接供养的行业外,无论那个行业,等到外资撤了,员工的工资可能就直接降下去了。
因为很多时候,员工的工资高低,不在于员工自己多值钱,而在于员工有没有得选。
过去程序员值钱,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真的值钱,而是因为程序员们真能找到给他们开高工资的地方。
有能力有想法的,可以润到美国当码农,有能力没想法的,也可以在外企养老,正因为有这些企业抬价,所以国内企业也只能给出较高的薪水才能招到人。
这点也能从离职赔偿中看出来。
国内大厂裁员,通常的操作是先逼迫,后协商,最后再来一波竞业协议,离职赔偿能给个N+1的,都属于良心大厂。
外企大厂裁员,相对都比较体面,N+1是底线,有些不错的,能直接给到N+7。
而制造业这块,实际给到的差异更明显。
郑州富士康搬来后,郑州附近的厂子普遍涨了一波薪,因为当时你不涨,是真招不来人,而郑州富士康产能搬走后,紧跟着又降了波薪。
最让人绷不住的是什么呢?
为了抵消富士康搬走的影响,郑州也引进了一些国产制造业大厂入驻,但周围的工厂观望了一圈发现是啥吧。
照着国产大厂这样操作,工价不用给工人涨,还能让工人自愿加班干活,属于是见世面了。
时至今日,郑州航空港园区最高工价存在时段,还是今年郑州富士康扩招工人给苹果代工那会儿。
但被外企撤走失业降薪的员工,很多是没得选的。
IT行业,这两年大城市外企走的多,拿了裁员补偿的人在休息一段时候后,也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找出路。
丁克的还好,可能拿着补偿和积蓄继续潇洒,但有孩子或者背房贷的就一点办法没有,只能继续在市面上找工作,能找到大厂的还好,找不到大厂的就只能接受降息加班去干外包了。
制造业工人也不好干,之前郑州富士康产能全盛时期,除非外面开高价,否则郑州周遭的工人根本不会选择外出。
很多朋友认为外企大厂走了是因为竞争不过国内,况且就算是走了,国内也没有损失,因为国内厂商可以吃掉走了的外企的市场,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利润。
但现实是外企走了后,我们国内的营商环境并没有因此就变得更好,甚至连带着就业市场也跟着变得压力更大。
因为很多人没有想过一个事:
吃下市场份额是简单的,但承接外企其背后的全球价值、创新基因和对劳动者的尊重,才是真正的挑战。
全文完
最近又有朋友问我有没有好用、费率低的券商,我找朋友打探了一下。
经过再三斟酌给大家推荐一个老牌国企A类券商,手机快捷开户,线上业务全覆盖,有自己的交易APP,支持同花顺、通达信°等交易软件。
佣金费率如下:
![]()
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加微信,备注“多鱼”即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