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连发两则内部处理公告,针对“部分2024款MEGA车辆冷却液渗漏”和“2025款L系列部分车辆下摆臂衬套异响”两起批量质量事故,共计18名员工被问责。
其中直接员工被解除合同,管理人员被处以年度绩效不高于I、取消年终奖和晋升资格的处罚。
![]()
图源:微博
这份罕见的严厉公告,首次详细披露了两起质量事故的技术原因与问责细节。
而就在不久前,10月23日,上海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中起火,10秒内车辆被火焰吞噬,引发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高度关注。
![]()
狠人李想,一场风波处理18人
准确来说,这场内部问责风暴的导火索,就是始于这起引发广泛关注的起火事件。
10月23日晚,上海闵行区漕宝路,一辆正常行驶的理想MEGA突然底盘冒出火星,仅10秒钟火势便蔓延至整车。
多段现场视频记录了这一惊险时刻,车辆最终被烧成空架,所幸车内两人成功逃生。具体经过大家可以移步我们之前的文章进行了解:李想天要塌了,上海一理想MEGA自燃,瞬间大火吞噬
![]()
图源:抖音
这起事故将理想汽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更为关键的是,根据车主委托律所发布的声明,事故发生约4小时前,理想的云端预警系统已收到相关告警,但未能及时阻止事故的发生。
经过调查,理想汽车于10月31日发布声明,确认事故与“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有关。
官方解释称,该批次冷却液在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
这一发现促使理想汽车主动召回11411辆MEGA 2024款汽车,并为召回车辆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及前电机控制器。
![]()
图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此外,除了部分2024款MEGA车辆出现冷却液渗漏批量质量事故,日前曾有多名理想车主反映新车前轮出现异响问题,主要集中在2025款理想L6、L7、L8、L9智能焕新版车型上。
车主们表示,新车提车后不久便出现了前轮异响的情况,严重影响驾驶体验。部分车主前往售后检查,被告知需要更换下摆臂,但售后未提供任何补偿方案。
就在此次内部问责中,理想汽车还披露了这起“2025款L系列部分车辆下摆臂衬套异响”批量质量事故。
官方称该问题是由于“新型号的液压衬套油脂在高温情况下的黏度变化引起偶发噪音”,虽对安全性无影响,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冷却液渗漏与下摆臂衬套异响,这两起看似不相关的问题,共同指向了理想汽车在质量验证环节的系统性隐患。
![]()
铁腕问责,理想刮骨疗“毒”
理想汽车此次的问责力度,堪称铁腕。
根据内部公告,两起质量事故共导致18名员工受到处理,直接责任人员被解除合同,管理人员则面临年度绩效不高于I、取消年终奖、取消晋升资格的严厉处罚。
对于MEGA冷却液渗漏事故,理想汽车认定其存在三重责任:
材料技术部门冷却液验证不充分;动力电池部门试验验证及渗漏风险评估不充分;研发质量、质量安全与服务等部门在风险评估和用户车辆处置环节应对不当。
相应地,5名材料技术相关人员、4名动力电池相关人员、5名研发质量等相关人员均被处理。
而L系列下摆臂衬套异响问题,则直接归因于“油脂试验验证不充分”。智能底盘部门的4名员工为此承担了责任。
这种跨部门、分层级的精准问责,反映了理想汽车对质量问题零容忍的态度。
![]()
图源:微博
MEGA起火事件后,理想汽车CEO李想曾直言:“事故可能是万分之一,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是百分之百”,表明了其对安全隐患的态度。
然而,在这些质量事故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的问题。
一方面,正如车主所说,理想汽车的云端预警系统在事发前4小时已收到告警,却未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理想汽车承认,“在面对未有先例的小概率风险场景时,预判还不到位,应对不够果敢”。
另一方面,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每辆召回车辆的维修费用大约为18万元,总花费接近20亿元,这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对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本来MEGA这款车在刚上市时就遭遇了诸多非议,在这回事件曝光后,该车型在互联网上的口碑更是不如以往,不知李想此次如此有诚意的处理方式,能否换来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和放心。
![]()
理想危机公关背后的生死考验
理想汽车此次“自曝家丑”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公司对质量问题的透明态度和反思决心。
对于L系列下摆臂衬套异响问题,理想汽车启动了专项服务行动,为2025年7月31日前交付的所有相关车辆额外提供3年或6万公里前悬延保权益,将前悬系统保修期限延长至8年或16万公里。
在MEGA起火事件后,理想汽车不仅主动召回,还为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提供10年或20万公里的延长保修。
李想本人也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强调:“我们将从本次事故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用更严苛的实验加强对液体化学材料的检测和验证,清除一切隐患。确保不再发生任何一例自燃事故。”
然而,属于理想MEGA的危机似乎很难就此终结。
根据乘联会数据,在MEGA发布后,其销量一度每月不足600台,后来虽有所回升,但对于定位高端的MEGA来说,安全信任危机无疑是对其品牌形象的重击。
更为深远的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面临着类似的质量与安全挑战。
从2018年1月至2024年11月,中国共收到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报告1730余例。而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动力电池在单体热失控的情况下,应在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的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
并且,理想MEGA从冒烟到完全燃烧只花了10秒,远低于国家预计执行新规标准的要求,这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图源:抖音
理想汽车不是第一家遭遇质量风波的新势力,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当新能源汽车行业从电动化的上半场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质量与安全始终是无法绕过的基石。
在李想看来,质量管控已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场企业生存的生死战。那个曾经自诩“如假包换的游击队小菜鸟”的企业,正在质量阵痛中加速成长。
从10月23日的MEGA起火,到11月14日的18人处理公告,理想汽车在22天内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自我解剖。这场刮骨疗毒般的自救,能否挽救消费者信心,仍需市场检验。
作者 | 刘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