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感冒吗?
吃点药挺挺就过去了”
—— 这话是不是特别耳熟?
但你知道吗?
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
“瞎吃感冒药”
被送进医院:
有人为了快点退烧,
一次吃好几种药
结果把肝吃坏了
有人一发烧就吃头孢,
以后真生病时药可能就不管用了;还有人觉得中成药没副作用
多吃点没关系,
最后却过敏了
感冒吃药看着简单,
其实坑特别多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那些
“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错做法
错误 1:好几种感冒药一起吃
觉得“多管齐下好得快”
![]()
常见情况:感冒后又发烧、又鼻塞、还咳嗽,就把 “复方感冒药(比如感冒灵)+ 退烧药(比如布洛芬)+ 止咳糖浆” 一起吃,觉得每种药管一个症状,加起来好得快。
会出啥问题?
药里成分重了,肝和肾扛不住
你可能不知道,市面上很多复方感冒药,本身就含有退烧药和止咳药的成分。比如你吃的感冒灵里,就有能退烧的 “对乙酰氨基酚”,要是再额外吃一片退烧药,相当于 “一种成分吃了两次”。
就说 “对乙酰氨基酚” 吧,成年人一天最多只能吃 2 克(大概是普通退烧药 4 片的量),要是同时吃两种含这个成分的感冒药,很容易就超量了。这东西超量了会伤肝,严重的话会让皮肤发黄、肝衰竭,甚至得换肝。而且好几种药一起吃,肾也得使劲代谢,老人、小孩或者本身肾不好的人,风险就更高了。
错误 2:一发烧就吃抗生素
觉得 “能消炎、好得快”
![]()
会出啥问题:
没用还留后遗症,以后真生病没药治
先跟大家说个关键知识点:90% 以上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比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而头孢、阿莫西林这些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对病毒一点用都没有。感冒时吃抗生素,不仅退不了烧、缓解不了鼻塞,还会有两个麻烦:
一是 “把肠道里的好菌杀死了”—— 抗生素在杀坏菌的时候,会连肠道里帮助消化的好菌一起杀,结果就是拉肚子、吃不下饭,严重的还会得肠道感染;二是 “让细菌变‘耐药’了”—— 总吃抗生素,细菌会慢慢适应,以后再真的细菌感染(比如肺炎、尿路感染),再吃这些药,可能就不管用了,到时候真的会 “没药可治”。
错误 3:症状一好就停药
觉得 “好了就不用吃了”
![]()
常见情况:
吃了一天退烧药,体温降到 37℃,就把药停了;或者吃了两天复方感冒药,鼻塞不严重了,剩下的药就扔一边了。
会出啥问题?
症状反复,还可能惹出新毛病
感冒好透需要时间,就算发烧、鼻塞这些 “表面症状” 没了,身体里的病毒可能还没清干净。比如退烧药只是 “暂时把体温压下去”,并不是把病毒杀死了,要是早早停药,体温很可能又升上来。
而且复方感冒药里,缓解鼻塞、止咳的成分,得按疗程吃。要是没吃完就停,鼻塞可能会反复,时间长了鼻窦会疼,甚至得鼻窦炎;咳嗽没控制好,还可能发展成支气管炎,到时候咳起来更难受。尤其是小孩和老人,抵抗力弱,早早停药更容易让感冒 “卷土重来”,好得更慢。
错误 4:觉得中成药温和没副作用
多吃点没关系
![]()
常见情况:觉得 “中药比西药安全,没副作用”,吃中成药时不看说明书,比如本该一次吃 1 袋的感冒清热颗粒,觉得 “多吃 1 袋好得快”,就一次吃 2 袋;或者同时吃 “板蓝根 + 连花清瘟”,觉得 “都是清热解毒的,一起吃更有效”。
会出啥问题:
成分超量伤肝,还可能吃错加重感冒
中成药并不是 “没副作用”,很多中成药里也有西药成分。比如有些感冒冲剂里,就含有 “对乙酰氨基酚”,要是多吃一袋,相当于这个成分超量了,照样会伤肝。
更重要的是,中药讲究 “对症”。比如你是 “风寒感冒”(怕冷、流清鼻涕、没汗),得吃温性的感冒药(比如感冒清热颗粒);要是错吃了寒性的(比如连花清瘟、板蓝根),会让身体里的寒气更重,感冒好得更慢。
另外,有些中成药的成分对特定人不友好。比如高血压的人吃了含 “麻黄” 的感冒药,血压可能会突然升高;孕妇吃了某些成分的中成药,还可能影响肚子里的宝宝。
错误 5:给孩子吃成人感冒药
觉得 “减点量就行”
![]()
常见情况:家里没有儿童感冒药,就把成人的复方感冒药掰一半给孩子吃,觉得 “成分都一样,少给点就安全”。
会出啥问题?
剂量握不准,可能让孩子中毒
孩子的肝和肾还没长好,代谢药物的能力比成人差很多。成人感冒药里的一些成分,对孩子特别危险。比如 “伪麻黄碱”,可能让孩子心跳变快、血压升高,严重的还会诱发警觉;“右美沙芬” 吃多了,孩子会出现幻觉、总想睡觉,甚至没法正常呼吸。
而且 “成人药减量给孩子吃”,根本没法精准控制剂量。比如成人药片一片含 500 毫克对乙酰氨基酚,给 3 岁孩子吃,按道理该吃 1/4 片(125 毫克),但手动掰药片,很容易多掰一点或少掰一点。少了没效果,多了就可能让孩子药物中毒。
正确吃感冒药的
3 个简单原则
![]()
1.先分清感冒类型,再选药:
正确吃感冒药的 3 个简单原则
要是感冒时怕冷、流清鼻涕、没汗,就选温性的感冒药(比如感冒清热颗粒);要是发烧、流黄鼻涕、嗓子疼,就选能清热解毒的(比如连花清瘟)。要是分不清,就选只针对一个症状的药,比如只退烧就吃布洛芬,只止咳就吃止咳糖浆,别选复方感冒药,避免成分重复。
2.吃药前看说明书,别多吃:
吃药前一定要看 “成分表”,别吃两种成分一样的药;再看看 “用法用量”,按年龄、体重吃,别自己加量。成人一天吃 “对乙酰氨基酚” 别超过 2 克,孩子按每公斤体重 10-15 毫克算(比如 20 公斤的孩子,一次最多吃 300 毫克)。
3.别盲目吃药,对症就好:
感冒一般 7 天左右自己就能好。要是症状不影响吃饭睡觉,多喝水、多休息就行;要是发烧超过 38.5℃,或者咳嗽得没法睡觉,再吃药。要是症状持续 5 天还不好,或者出现胸闷、喘不上气、头疼得厉害,赶紧去医院,排除肺炎、流感等严重情况。
感冒虽然是小毛病,但吃药可不能随便。别让 “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的马虎,变成伤身体的麻烦 —— 按规矩吃药,才能好好恢复。
通讯员 张莹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