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登陆港交所的彩生活,由于是内地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物业企业,因此被被称为“物业第一股”。
上市11年多时间,彩生活曾经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但如今受到母公司债权拖累,彩生活近三成股权面临被拍卖的局面。
作为彩生活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花样年则紧急反对!
彩生活控制权之争已经打响,这一次花样年能否守住自己最宝贵的资产彩生活?
01
彩生活股权要被拍卖,花样年反对
2025年11月12日收盘后,花样年控股、彩生活同时发布公告,公告内容核心是:花样年控股所持有的彩生活仅三成股权要被拍卖,花样年控股对此表示反对!
![]()
根据公告披露的信息,花样年控股接获奥澌资本亚洲有限公司作为与TFISF有关的一家实体财务顾问发出的通知,该通知内容,是关于TFISF拟通过由奥澌管理的拍卖程序行使权利,以出售花样年家附属公司彩生活服务已发行股份总数最多29.9%股份。
TFISF声称作为公司托管人持有彩生活合计780104676股股份(相当于彩生活于该公告日期之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1.95%)将被押记,作为结欠TFISF所称款项的担保。
花样年控股认为,结欠TFISF指称的款项并未以彩生活股份作出担保,并已正式以书面向TFISF及奥澌提出反对有关彩生活股份的任何拍卖程序。
彩生活2025年半年报显示,截止2025年6月30日,花样年持有彩生活41.95%股份。
这意味着,如果TFISF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7.8亿股股份抵押权利,占彩生活29.9%的股份被拍卖,花样年将会失去对彩生活的控制权。
不过,从目前来看,花样年控股与TFISF的债权纠纷,花样年控股是否将其持有的彩生活股权质押给TFISF、股权质押是否完成登记,将成为核心。
根据法律规定,权利质押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依法办理质押权利登记方可生效。
同时,奥澌资本作为财务顾问而非担保权人,是否取得主导股权拍卖的完整授权,也是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关于英文简称“TFISF”的公司到底是哪家企业,花样年控股、彩生活在公告中均未提及。
但根据花样年控股此前2021年12月10日发布的公告可以发现,“TFISF”为天风国际证券与期货有限公司。
花样年控股与TFISF的纠纷,在于一笔9698万美元的欠款,花样年控股未能支付给TFISF。
截止2025年11月14日,彩生活收盘价为0.178港元/股,市值3.31亿港元。
此次花样年控股能否守最终阻止彩生活的股权拍卖,能否守住彩生活的控制权,后续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知晓事实。
02
“物业第一股”的坠落
花样年是中国知名的地产企业,1998年起步于深圳。
在花样年的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是“地产+社区”的双轮驱动战略。
其中,地产业务在2018年的时候销售就超过了300亿元,2020年的时候全口径销售额曾经接近500亿元。2009年,花样年控股在港交所上市。
![]()
社区业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业板块,花样年旗下的彩生活2002年成立,其进入了121座城市,在2020年末的时候在管面积一度超过5.5亿平方米。
2014年6月30日,彩生活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物业企业,被称为“物业第一股”!
正如大部分物业企业一样,彩生活成也母公司,坠落也是因为母公司。
2021年,花样年开始遇到困境,当年10月正式暴雷。处于困境中的花样年,将彩生活旗下的邻里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卖给了碧桂园服务。
作为彩生活的核心资产之一,邻里乐控股集团手握超1亿平米的在管面积,囊括了万象美物业、开元国际等众多优质资产。
因此,2021年下半年卖掉邻里乐控股集团之后,彩生活的营收、净利润大幅下降,在管面积也大幅下降。
![]()
![]()
2018-2021年连续4年营收超过30亿元的彩生活,2022年的营收下降至12.11亿元;净利润从2018-2020年连续3年每年接近5亿元,下降至两三千万元。
2020年年底的时候在管面积已经超过5.5亿平方米的彩生活,2025年6月30日的时候在管面积只剩下2.81亿平方米。
不过,对于目前处于困境中、正在债务重组的花样年来讲,彩生活依然是其手中最为优质的资产。
今年上半年,彩生活实现营收10.39亿元、净利润228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67%、下降2%。
因此,花样年势必会尽最大的努力,保住彩生活的控制权。
03
母公司拖累,多家物管公司已易主
物管企业,基本都是主业为地产的企业设立的。
最早的时候,成立物管公司,主要是服务于地产公司自己开发的小区、在售项目的售楼部。
随着地产交付规模的不断扩大,物管公司管理的面积也就不断增加,稳定的物业费收入贡献着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在那个阶段,同一公司控制下的地产平台、物管平台,可以说相互成就。
同时,在前几年的时候曾经掀起过一股物管公司上市潮,纷纷选择登录资本市场,由于A股对与地产有关的公司上市限制,因此基本都是选择的港股上市。
因此,当时很多龙头地产企业,都是同时手握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双上市平台。
在这个过程中,物管行业掀起了在管面积争夺战,因此掀起了大鱼吃小鱼,收并购浪潮出现。
例如:碧桂园服务收购了蓝光的嘉宝物业,万物云通过换股收购了阳光城物业,彩生活收购了万达物业……
这股并购浪潮,也涉及到了西安,彩生活就收购了西安多家物管公司。
而2021年之后,随着房企暴雷开始扎堆出现,很多物管公司开始受到母公司债务的拖累。
这其中包括:母公司将物管公司的股权质押给了债权方、金融机构,地产公司在卖房的时候送物业费对物管公司的影响,母公司从物管公司的借款无法收回……
因此,物管公司将母公司、兄弟地产公司起诉,已经非常普遍。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些企业将物管公司股权质押后债务无法清偿,导致其所持有的物管公司股权被司法拍卖,一些物管公司开始易主。
最典型的就是金科股份失去了金科服务,弘阳服务72.77%的股权也已经被债权方接管,恒大物业易主也已经进入倒计时
所以,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物管企业易主。
实际上,物管行业发展至今,规模争夺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真正进入到了盈利能力的比拼。
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利润率较高的物业服务类型提高利润率,还要通过增值服务等来确保利润。
毕竟,传统的住宅物业基本服务,利润率已经越来越低。
物管行业的大洗牌,很明显也已经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