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来聊聊银行开始下场卖房了。
![]()
最新的十五五规划里,有个看着不大但影响特别深的变动:房地产从“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那栏挪出去了,正式归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部分,跟养老、医疗、教育这些直接关系咱们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的领域放在一块儿了,这背后传达了怎样的信号?
![]()
从“经济引擎”到“民生基石”的战略转向
这调整真不是随便改改文字,而是重新给房地产行业定了性,过去几十年,房地产被赋予太多经济属性了,成了拉动投资、刺激增长的重要工具,甚至有段时间陷入“越涨越买、越买越涨”的投机圈子里。
![]()
这么一来,房子就脱离了本来是用来住的本质,变成了让财富增值的东西,这不仅把房价推高了,还让好多年轻人被房贷绑住,别的消费需求被挤压,社会上的焦虑感也越来越重。
现在把它拉回民生属性,本质上就是让房地产行业少点金融味、少点投机劲,这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走的路,也是国家治理思路的进步,一个行业的发展,要是不再盯着少数人怎么靠它赚钱,而是想着多数人住得舒不舒服,才能真正长久地走下去。
![]()
撑着这个战略转向的,是三个实打实的现实情况在倒逼,第一,城市化进程差不多到顶了,咱们国家城市化率已经接近70%,农村人往城里迁的红利基本用得差不多了,新增加的住房需求大幅减少,房地产的“增量时代”算是彻底过去了。
第二,人口结构变了,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死亡人口1093万,已经连续两年人口负增长,结婚的人少了、生孩子的人也少了,这直接让住房需求的长期支撑弱了不少。
![]()
第三,靠卖地赚钱的土地财政模式走不下去了,地方政府慢慢不再依赖土地出让收入,想大规模救市把房价托起来,既没那个动力也没那个空间了。
市场数据也明明白白反映出这种本质转变:2021年到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从17.9亿平方米跌到11.6亿平方米,降了35%;销售金额从18万亿元降到11万亿元,降了39%。以前一路高歌猛进的房地产行业,现在进入“存量博弈”的新阶段了。
![]()
银行卖房与市场规则的全面革新
要是说战略定位调整是房地产变革的“原因”,那银行亲自下场卖房就是最直观的“结果”,最近四川农信一下子挂出24821套房源,辽宁农信累计挂牌11369套。
这么大规模的银行直接卖房,打破了咱们觉得“卖房的不是开发商就是中介”的固有想法,也让市场看到行业调整的深度不一般。
![]()
银行卖房背后,其实是不良资产处理方式被逼着升级了,这些房子全是贷款还不上,被银行收回来的,放在过去的卖方市场,银行只要通过法拍渠道就能轻松转手。
可那时候法拍房普遍有产权纠纷、清场难这些问题,购房者就算花了钱买了房,也可能面临住不进去的风险。
随着市场变成买方说了算,年轻人买房越来越理性,法拍房的毛病被无限放大,流拍的情况越来越多。
![]()
银行要是还按以前的方式处理,大量收回来的不良资产就会变成收不回钱的坏账,影响金融体系稳定。
没办法,银行只能自己“撸起袖子干”,通过法律程序把产权纠纷理清、把房子清场,再把这些房子变成没争议的二手房挂出去卖。
这个过程通常要1到3年,甚至更久,但对银行来说,与其让资金长期放着没用,不如多花点时间把资产盘活。
![]()
银行从“放贷款的”变成“卖房的”,是房地产市场风险传到金融领域后的必然结果,也从侧面说明行业那种粗粗放放发展的时代结束了。
以前银行靠房贷业务躺着赚利息,现在却要干处理资产这种“脏活累活”,这种转变本身就说明市场在回归理性。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的规则也在全面更新,十五五规划明确要推广现房销售,要求房子盖好并且通过验收才能卖,购房款还得存到监管账户里,从根上杜绝烂尾楼的风险,彻底打破开发商“挖个坑就能卖房”的空手套白狼模式。
![]()
“带押过户”政策落地,不用先把贷款还清就能卖房过户,让想换房的人能更顺畅地释放需求;房贷利率也一个劲地给优惠,在LPR基础上下调40到50个基点,商贷利率都快赶上公积金利率了,大大降低了购房者还利息的成本。
这些规则的变革,跟银行卖房这事相互呼应,都指向一个方向:房地产市场正在变得更规范、更透明,以前那些行业乱象正在慢慢被纠正。
![]()
买方市场下普通人的购房决策指南
房地产行业的本质变化和表面现象,最终都要落到咱们普通人买房思路的全面调整上,随着买方市场正式形成,手里有钱的购房者成了市场真正的主角,以前“抢房”“跟着别人瞎买房”的时代彻底过去了,买房时理性做决定成了最核心的原则。
![]()
首先,得彻底丢掉“买房肯定能赚钱”的投机想法,现在的房子正在从能投资的东西变成用来消费的东西,就像买车、买家电一样,核心作用是让生活质量变好,不是靠它让财富增值。
对有实际住房需求的人来说,现在说不定是个不错的买房时机:银行挂出来的房源价格比市场价低30%,还没有产权纠纷、不用交中介费,房贷利率也处于低位,买房成本大大降低。
但要是单纯想靠买房投机的人,建议别抱幻想了,房地产市场已经没有普遍上涨的基础了。
其次,要认清“因城施策”带来的市场分化趋势,以后房地产政策不会再“一刀切”,一个城市房价涨还是跌,会由当地的供需关系决定。
![]()
像深圳这种人口一直往里流、产业基础又雄厚的城市,好房子可能还能保值;但像东北那些人口不断往外走的地方,房价可能会长期往下跌。
所以买房不能盲目跟着别人走,要结合城市的发展潜力、自己工作生活的需求综合考虑,别掉进“买错房”的坑。
最后,要学会利用政策带来的好处,理性规划买房这件事,现房销售政策降低了烂尾的风险,“带押过户”简化了换房的流程,房贷优惠减轻了还贷款的压力,这些政策都给购房者提供了更多保障和便利。
![]()
咱们普通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合适的买房时机和房源,不用再被过去“不买房就焦虑”的情绪带着走。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对普通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挑战在于市场分化越来越明显,买房时做决定的难度增加了;机会在于市场回归理性,买房成本降低了,政策保障也更完善了,买房不再是一件充满风险和焦虑的事。
对年轻人来说,不用再因为“结婚必须买房”“不买房就是失败”的社会偏见勉强自己,买房应该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做的理性选择,不是被动承受的压力。
![]()
未来,极少数优质房产可能会成为稀缺资源,但绝大多数房子都会是普通家庭遮风挡雨的地方。
房地产的逻辑已经反转了,从过去的“投机狂欢”变成了现在的“民生选择”,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纠结房价短期的涨涨跌跌,不如看清市场的本质,根据自己的需求做理性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