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于得失,困惑于前程,其实不是我们的处境本身有多难,也不是环境有多复杂,而是我们的内心缺乏一个坚实的锚点。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却想得太多了。”
曾国藩这5句话,为我们漂泊的心灵找到了一座灯塔。
他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的力量,源于对根本秩序的认知,以及在认知下的坚定行动。
这5句话,你记在心里,多琢磨琢磨,要做成点事,绝对不难。
![]()
第一句: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曾国藩所说的“知命”,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而是对规律、自我边界以及时事的认知,是一种宏大的清醒。
知道什么是人力可为,什么是天命难违。
只有先做到知命,才能不怨天、不尤人,将精力聚焦于能够改变的事上,才能做到“尽人事、听天命”的崇高境界。
对我们来说,一定要明白,我们的焦虑往往源于自己的不知命,盲目攀比,追逐超过自身能力边界的东西。
当你明白知命之后,要用这条智慧去区分那些不可控的事和可控的事,这样你才能在心境上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平静。
第二句:须先立坚卓之志。
你要成大事,一定要有志向。
不能整天喊着“我要干大事”,但却不知道要干什么大事。
一定要先有一个坚卓之志,而且这个志向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要历经深思,扎根于灵魂深处的终身追求。
它是你人生的脊梁,是你所有行动的总纲领。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容易迷失?
因为信息爆炸,选择多元,所以不知道该去哪儿。
但如果你有了坚卓之志,就不会让自己迷失。
第三句: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曾国藩这句话是对聪明人的一个告诫。
聪明人确实有过人之处,聪明、灵活、变通,但聪明人往往也有缺点,太容易变了,缺乏融会贯通后的格局气度与包容心。
在现实中,很多聪明人往往败于格局太小、锋芒太露、太灵活,太容易掉头。
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内敛的,要不断通过博大的学识和修养去包裹自己的才华,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第四句: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藩这句话,可以说将读书之道说得鞭辟入里。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目标;有识,则知道学问无尽,不会满足于一得之见,有见识;有恒,则无断无不成之事,有毅力。
有了这三要素,你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不只是读书,做事和成长也是一样的道理。
曾国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检视的清单:
我做这件事有没有清晰的目标?
我是否在努力提升认知的深度与广度?
我能否坚持下去?
不管是做事还是读书,把这三个问题搞明白了,你就能从中获益。
第五句: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这句话是曾国藩家书中极具魅力的一句话,是一种极致的纯粹与专注。
他不是让你否定收获,而是让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过程本身。
如果你的心思总想着什么时候收获,反而会影响你耕耘的质量。
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曾国藩这句话可以说是一剂清醒剂。
他告诉我们,对抗焦虑和短期诱惑的最好方法,就是屏蔽杂音,心无旁骛地把当下该做的事做到极致。
当你专注于创造价值的时候,价值自然会回报于你,而且这个时间绝对不会太短。
曾国藩这五句话,为我们描述了一条清晰的人生路径:从认知根本(知命),到树立方向(立志),再到修养心性(加浑厚学问),并通过持续学习(有志、有识、有恒),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将所有的心念付诸于纯粹的、不问结果的行动(只问耕耘)。
当你以这套体系,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时,就能更好地前行,你就能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一定要明白,一个人真正的强大,始于对规律的敬畏,成于日复一日的脚踏实地。这就是曾国藩这5句话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你觉得是这样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