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426亿棵!我们为什么要在中国“数”树?

0
分享至

(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中国有多少棵树?过去,这个问题没人说得清。现在,答案就在今年发布的中国第一张“树密度地图”中——截至2020年,全国约有1426亿棵树,相当于14亿多人每人“拥有”100棵树。这些数据,是我和团队花10年时间,一起“数”出来的。

为什么要数清中国的树?始于现实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过去对森林资源的统计更多停留在蓄积量等宏观层面。新时代以来,随着绿色发展成共识、“双碳”目标的提出,我们对森林的认识不能再止于“大概其”的轮廓,而需要一本更精准的“绿色账本”,算清单木级碳储量、生物多样性支撑能力等。绿化需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有准确的数据才会有科学的决策,知道哪里该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比如,东部人工林“太密”需要间伐,西部部分林地“太疏”可以补植。数清家底,才能养好每一棵树,种好下一棵树。

数树,也源于一次“不服气”的触动。曾经,《自然》杂志刊发过一篇论文,估算全球有3.04万亿棵树,可涉及中国的数据并不充分。彼时我和团队已在森林里扎根3年多,积累了不少资料。我觉得,中国森林不该是国际研究的“模糊地带”,他们能做,我们也能做,而且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准、更好。

中国这么大,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如何数清楚棵棵树木?重点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用好科技赋能。20年前,我见过外国学者为测树高,亲自爬到树上,甚至在树上过夜。钦佩之余,我也在思考,测绘科研不仅需要求实的精神,更要掌握革新的工具。抓着新技术的扶手往上走,才能越走越轻松,走通许多往昔走不通的路。经过多次尝试,我发现激光雷达是破解难题的钥匙,“折返跑”的激光脉冲能准确勾勒出树木高度、形状和具体位置,扫描一片树林仅需十几分钟。

实践中,我们进一步打磨出“天地一体”的“双眼”观测体系,像做CT一样来数树。一只“眼睛”在空中,无人机搭载传感器,每秒可射出上百万个激光脉冲;一只“眼睛”在地面,大家携带设备在林下随走随扫。俯视、平视、仰视各角度兼具,激光、图像、视频多维度互补,原本“看不清、数不准”的森林逐步由泼墨写意变为工笔细描,愈发清晰。目前,我们研发的激光雷达软硬件已在130多个国家与地区得到应用。

10年间,我们走遍7.6万多个样方,采集了400多太字节的数据。什么概念?如果一张电子照片大小按5兆字节算,这相当于超8000万张的体量。干好如此庞大的工程,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战胜挑战的过程。比如,森林地表起伏,怎样测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树高?我们研发仿地飞行算法,可令无人机飞行高度随地形起伏调整。做完“CT”,如何分析海量的森林“片子”?我们探索智能单木分割算法,让系统能自动把树木从复杂林冠中“揪”出来,形成树密度地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科研从没有万事俱备的理想状态,成果总是在行动中创造条件“闯”出来的。

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气。我的办公室里,珍藏着一本2007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这本细化到几百个群系、精确到每个树种的地图集,是先辈们翻山越岭,日复一日徒步林间,拿尺子、铅笔测绘出来的。如今,技术在进步,工具在迭代,但脚踏实地的科研本色从未改变。数树过程中,不是没有质疑,甚至不少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科研就要有一股子闯劲冲劲,“一楼”或许满是杂声,但越到“高楼层”干扰的声音就会越小。

最让我难忘的,是在西藏找到亚洲第一高树的场景。当时,大家横渡湍急的易贡藏布江后,来到了那棵102.3米的巨柏下方。相比于欣喜和惊叹,自己更多感受到的是一股油然而生的震撼与敬畏。它不只是树,更是活着的历史,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种深刻启示。林木之间,自有力量。未来,我会继续奋斗在野外测绘一线,不断完善我国自然生态的数字化“账本”,努力为守护好这片绿色根基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人民日报记者刘发为采访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加坡前总理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老了,印度很年轻,早晚追上中国

新加坡前总理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老了,印度很年轻,早晚追上中国

博览历史
2025-11-17 17:48:44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林北亏麻了!荒野求生14人全部进决赛,喝鸡汤住别墅,每人2万元

林北亏麻了!荒野求生14人全部进决赛,喝鸡汤住别墅,每人2万元

甜柠聊史
2025-11-18 20:02:08
内塔尼亚胡呛声特朗普,欧洲何时才能竭尽全力援助乌克兰?

内塔尼亚胡呛声特朗普,欧洲何时才能竭尽全力援助乌克兰?

山河路口
2025-11-17 12:21:56
忍了两天,中方开了金口:日本敢碰红线,总账就从甲午战争开始算

忍了两天,中方开了金口:日本敢碰红线,总账就从甲午战争开始算

起喜电影
2025-11-18 01:24:21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犀利辣椒
2025-11-13 06:22:35
纳指100ETF跌近5%

纳指100ETF跌近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6:34:46
阿斯:加拉塔萨雷有意冬窗租罗德里戈,但想皇马承担一半工资

阿斯:加拉塔萨雷有意冬窗租罗德里戈,但想皇马承担一半工资

懂球帝
2025-11-18 20:07:07
释永信的珍藏是越扒越有!他的“顶级珍藏”:砗磲达摩像价值连城

释永信的珍藏是越扒越有!他的“顶级珍藏”:砗磲达摩像价值连城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18 00:09:55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阅识
2025-10-28 15:23:15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80.9%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80.9%

界面新闻
2025-11-18 17:40:03
黄河以南仅1棵!村子改造时被腰斩,专家赶到护住“状元树”

黄河以南仅1棵!村子改造时被腰斩,专家赶到护住“状元树”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8 17:40:45
网红“橙子姐姐”被曝在柬埔寨与亲友失联超48h,其男友“龙哥”电话停机并同步失联

网红“橙子姐姐”被曝在柬埔寨与亲友失联超48h,其男友“龙哥”电话停机并同步失联

观威海
2025-11-16 10:06:03
A股:超4100股惨绿!主力已经摊牌,不出意外,明天还会继续下跌

A股:超4100股惨绿!主力已经摊牌,不出意外,明天还会继续下跌

虎哥闲聊
2025-11-18 15:07:11
”樊指导“上线!樊振东化身教练助周恺拿下比赛,上海乒乓男团的氛围太好了

”樊指导“上线!樊振东化身教练助周恺拿下比赛,上海乒乓男团的氛围太好了

上观新闻
2025-11-18 16:08:05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上观新闻
2025-11-18 00:28:13
经历丧子之痛后,她也因病离开人世,留下遗言让丈夫悲痛欲绝

经历丧子之痛后,她也因病离开人世,留下遗言让丈夫悲痛欲绝

白面书誏
2025-11-18 12:43:00
陕西夫妇捡回“坑面”女弃婴,哥哥做苦力为妹妹整容,变美后她执意嫁给哥哥报恩

陕西夫妇捡回“坑面”女弃婴,哥哥做苦力为妹妹整容,变美后她执意嫁给哥哥报恩

呼呼历史论
2025-11-18 09:01:21
反华“大鱼”全部露头,联手逼中方后退3步,中方的回答斩钉截铁

反华“大鱼”全部露头,联手逼中方后退3步,中方的回答斩钉截铁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18 19:24:17
A股:三天跌超百点,主力交替掩护撤退、明天还会大跌吗?

A股:三天跌超百点,主力交替掩护撤退、明天还会大跌吗?

云鹏叙事
2025-11-18 16:48:24
2025-11-18 20:55: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19466文章数 45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高通骁龙8 Gen5首个跑分出炉:单核接近、多核超骁龙8至尊版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从百元到大牌,《新闻女王2》的职场穿搭,每种预算都能找到参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