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侯雅洁
全文共计2834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早起泡杯鲜切柠檬水、外卖点杯暴打柠檬茶,这份“续命水”,是许多打工人随手可得的快乐源泉。
可在刚刚过去的秋天,柠檬这个曾经两元一个的平价水果,突然身价飙升、一果难求,甚至“靠抢才能拿到货”。
正值集中收获季,为何柠檬市场波动如此剧烈?价格暴涨之下,我们还能喝到实惠的快乐柠檬水吗?
![]()
1
减产成定局,柠檬价格一路走高
又到柠檬收获期,四川安岳的319国道上,挤满了来拉果子的货车。
不少采购商早在两三个月前,就与果农签下订单,只为能锁定货源。
今年,普通柠檬田间收购价每斤突破5元,是去年同期的2.2倍,前年同期的2.5倍,创下历史纪录。
![]()
“种了一辈子柠檬,从没见过这么高的价!” 姚市镇岳溪社区的柠檬种植户田大爷感慨道。从新品种扦插到病虫害防治,他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但像今年这样大面积的减产,“三十多年来还是头一回”。
柠檬本不是娇气的水果,在温度适宜、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几乎可以像“永动机”一样四季开花结果。
但今年的天气却似乎故意与柠檬作对。
3月,春花刚开满枝丫,就遭遇倒春寒,花芽开了没几天就冻死了。到了夏季,主产区又遭遇四十多度的高温,一些缺乏保护的柠檬,在酷热的天气中被晒焦,半边果实因缺水直接坏死。
这场“柠檬荒”,是全球性的——
土耳其在柠檬花期遭遇罕见零下霜冻,花芽大面积冻死,自4月8日起暂停柠檬出口;欧洲柠檬主产区西班牙、意大利,今夏迎来了47度的历史最高温。美国农业部预估,2024-2025年度,全球柠檬产量将巨幅萎缩,最高降幅可达57%,也就是去年总产量的一半不到。
![]()
产量锐减,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农业农村部全国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全国柠檬批发价格涨势明显,10月全国柠檬平均批发价达14.14元/公斤,较去年同期8.47元/公斤高出了接近一倍。
也就是说,尽管产量减少了,好在农户收益没有受太大影响。
2
一边是减产,一边新式茶饮“无柠不欢”
与柠檬减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茶饮市场近年来持续攀升的含“柠”量。
因清爽解腻、百搭亲民,柠檬一直是果茶中的“黄金配角”。
直到2022年,暴打柠檬茶横空出世,柠檬彻底成为“超级水果”。当年的《中国餐饮发展报告》显示,全国以“柠檬茶”为主打的店铺,从前一年的不到3000家,激增至6260家,年增长率达103.3%。
一边是果子不够摘,一边是新茶饮需求飞涨。市场供需失衡,在今年显得尤为突出。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还能喝到物美价廉的柠檬水吗?
![]()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头部新茶饮品牌的柠檬水价格仍稳定在4-5元区间。面对原料涨价,头部茶饮品牌之所以能保持淡定,源自其对供应链的提前布局——
某品牌在广东江门自建香水柠檬基地,丰收季可向全国各地仓库供给超3万斤香水柠檬;某品牌在安岳原有基地的基础上,打造了约3万亩高标准柠檬示范直供基地。
头部品牌通过砍掉中间环节,缓解了原料价格波动的冲击。而对中小品牌而言,这波涨价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部分品牌已通过联合采购、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积极应对,力求在成本与销量间,找到新的平衡。
3
快乐柠檬水的底气,来自哪里?
此轮价格暴涨并未引发恐慌,这背后,是我国柠檬产业坚实的底气。
柠檬属于亚热带植物,喜温暖、畏严寒,适宜在年均温较高、无霜期长的地区种植。世界柠檬产区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和美洲等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才开始大规模种植。
别看种植时间短,但我国柠檬产业的实力不容小觑。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3-2023年柠檬和酸橙的统计数据,全球柠檬和酸橙主产国五大国分别是印度、墨西哥、中国、阿根廷、巴西。自2020年以来,我国柠檬和酸橙种植总产量稳定在240万吨以上,位列世界第三位。
![]()
这背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生产效率。2023年,我国柠檬和酸橙收获面积102368公顷,不到印度的三分之一,墨西哥的五分之一,但总产量却达到了印度64%,墨西哥的74%。
![]()
近几年,柠檬饮品的快速崛起,也带动国内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重点产区——
四川安岳,作为黄柠檬主产区,贡献了我国80%的柠檬产量,也带动柠檬成为四川首个出口额破亿元的新鲜水果。当地丘陵地形与干湿分明的气候,特别适宜柠檬生长,近年来种植面积保持在48万亩,安岳也成为我国柠檬重要出口基地。据业内人士透露,从2023年到2025年,出口平均每年有大概15%的增量,今年的出口价格达历史新高。
云南瑞丽,凭借着亚热带季风气候,实现柠檬一年三开花,四季可结果,加上坝区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果子成熟快、产量高,能实现周年生产供应,反季节供应全国。
重庆潼南,地处北纬30°黄金种植带,柠檬产业发展迅速,自主研发柠檬精深加工技术近400项,衍生出饮料、食品、生物医药等350余种产品,柠檬产品出口至3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说,三大产地逐渐形成了差异化互补:安岳主打“规模+加工”,瑞丽聚焦“错峰+时效”,潼南突出“技术+价值”,共同支撑我国柠檬产业的供应链稳定性。
4
一颗柠檬,到底值多少钱?
话不多说,先看几个数据:
今年,普通柠檬田间收购价每斤突破5元;
消费者在超市里买一个柠檬鲜果,大概需要花费4-5元;
一杯某品牌柠檬水,含3-4片鲜柠檬片,价格4元左右;
150克一袋的冻干柠檬片,售价29.9元;
一盒20条共33克的柠檬冷榨液,某电商平台售价47元……
不仅如此,柠檬全身是都宝,柠檬油是化妆品、香料的黄金原料,柠檬苷、柠檬醛是药品的重要成分,精深加工带来指数级的增值效益。
![]()
过去,柠檬多以鲜果或初级加工品的形式走向市场,如今,随着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企业的入驻,柠檬饮料、柠檬糖果、柠檬冻干等深加工产品层出不穷,让曾经的次等果、加工果变废为宝。
四川安岳柠檬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去年当地招引了3家企业,目前已经投产。当地柠檬精深加工企业已达到33家,加工产能新增加了5万吨以上。
从“论斤卖”到“论克卖”,中国柠檬,出息了。
5
面对不稳定的气候,柠檬前路在何方?
与柠檬种植规模同步增长的,还有全球气候的不稳定性。
众所周知,极端天气正让农业生产面临更多、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因极端天气导致农产品价格大涨大跌的例子不在少数。
去年成花期低温不足与年初的极端寒潮,导致广东、广西等地的荔枝产量锐减,平民水果一度卖出“贵族价”。而此前“蒜你狠”“姜你军”等价格的周期性暴涨,背后也常有极端天气推波助澜。“与天斗”,目前还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战役。
回顾前几年,柠檬产业曾经历低谷,收购价低至几毛钱一斤,不少种植户选择弃种。如今面对高价行情,有人考虑扩种,也有人担忧“明年价格大跌怎么办”?
如何才能让种植户不再被天气“牵着鼻子走”?如何让农民既丰产又丰收?如何在不确定性中,为整个产业链找到确定性的增长点?
——理性。但这个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创纪录的高价,理性的产业升级比盲目扩种更为重要。
筑牢“防护网”:加强气象预警,联动农业保险,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
升级“硬设施”:推进标准化种植和冷链建设,稳定产量和品质。
做高“附加值”:深耕精深加工,让柠檬产品更多元,降低对鲜果价格的依赖。
一杯柠檬水价格的稳定,背后考验的是从种植到加工、从产区到市场的全链条韧性,酸酸甜甜清清爽爽的柠檬自由背后,有一群人,还在负重前行。
监制:王岩 编辑:杜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