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10000套;
2026年,达100000套……
这是当下市场对于阳台光伏前景的普遍预测,900%的超高增长率也让刚刚从户用光伏受伤离场的从业者看到了曙光,其是否是下一个“户用光伏”?能否再创财富奇迹呢?
企业扎堆涌入
阳台光伏,顾名思义是一种安装在阳台、露台、墙壁、窗户等空间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通常由1至4块光伏组件、微型逆变器、支架及若干线缆组成,并将交流线缆连接至家中插座,实现即插即用太阳能清洁能源。
此应用形式最先普及于德国,主要还在于其政策引导以及客观环境所致。作为光伏爆发的起源地,2004年德国政府重新修订了《可再生能源法》,开始鼓励私人安装光伏发电装置;2009年以后,德国开始鼓励用户发电自用,对自用电量进行额外补贴。由此,早在2010年左右,德国市场上开始出现专门为租户、公寓业主设计的,即插即用式小型光伏设备。与此同时,德国居民电价高居全球前列,德国能源与水行业协会数据统计,2024年德国家庭平均电力价格为每千瓦时40.92欧分(约合人民币3元以上),这无疑进一步助推了政策扶持+初始投入低的阳台光伏的推广。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阳台光伏注册量为43.5万套,较2023年增长超300%;截至2025年6月底,注册数量已突破100万套。
德国之外,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出台阳台光伏支持政策,有企业统计:奥地利通过《公寓法》修正案,明确公寓业主协会其他成员原则上不得拒绝在阳台和露台安装插入式光伏系统;法国推出“零审批” 政策,将安装流程缩短至7天;意大利推出 “超级补贴”,用户最高可获110%的安装成本返还;英国则宣布解除对即插即用式阳台光伏系统的禁令,允许租房者及公寓住户自主安装……
而国内随着136号文的实施,光伏上网电量全部进入市场化交易,倒逼行业从“上网模式”过渡至“消纳模式”,昔日以全额上网为主的户用分布式光伏亟待开发消纳场景,阳台光伏被推至前端。
可以明显感知的是,今年以来,阳台光伏开始呈现井喷状态,早在年度SNEC展会上,阳台光伏产品成为各家必备展品。截至目前,主流企业已扎堆进入。
据北极星统计,目前至少已有29家企业布局阳台光伏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平台商创维光伏、正泰安能、天合富家、晶澳智慧能源等,逆变器阵营的昱能科技、固德威、腾圣技术等,组件阵营的华晟新能源、中来股份、海泰新能等,支架阵营的中信博、安泰新能源等。
![]()
前景可期、警惕风险
阳台光伏的支撑点之一莫过于其较低的初始投入。有企业测算,安装2块500W的光伏组件,加上微型逆变器、支架、线缆及人工等成本,系统造价仅需约2500元。而这套系统每天可发电约5度电,一年按照平均发电300天进行计算,可产生约1500度电。以浙江嘉兴地区最低档居民电价0.538元/度计算,系统年收益可达到807元,回本周期约为3年。
并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气化率的提升,阳台光伏正完美契合了家庭用电量上升以及电价上涨的未来趋势。
当然,这也同时揭开了当下国内阳台光伏推进的阻碍之一,居民电价较低,“每天节省2.5元的电费还难以打动更多消费者。”有一线经销商指出。不得不提的还有“变小”或者“消失”的阳台,特别是北方地区,阳台大多封闭化。
因此,当下阳台光伏的安装场所主要集中于街边商铺、超市、打印店等用电量较大的商业经营场所,而非海外集中的居民家庭。产品商提供的安装方式也更加灵活,有壁挂式、立式、栏杆挂式、门头挂式,甚至沿用以往分布式光伏置于屋顶。
此外,也有一线渠道商强调了阳台光伏的政策风险。据介绍,目前国家层面暂无阳台光伏的相关政策或标准,被各大产品商广泛提及的即今年7月在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能源领域拟立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意见的通知中,阳台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要求、阳台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被列入其中,但完成时间预计是2027年。这也意味着仍有两年政策“空窗期”,但一旦政策确定,空窗期抢跑的“免备案”是否面临着拆除风险呢?
值得重视的还有电网反送电处罚,尽管各大厂商针对性地推出防逆流装置,但据反映仍难以100%避免向电网反送电。
作为待开发的新的应用场景,期待阳台光伏早日从“囤货狂欢”真正落地于终端市场爆发,但也提醒用户以及经销商,关注并严守各地政策法规,严格甄选高质量产品品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