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今天写大家呼声最高的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常见病的一些家长可以实操的处理方法!
全是干货,建议先分享,后细读~
家族群也可以走一波~
只有愿意学习的家长,才能把对宝宝的爱变成实际行动的爱!
![]()
我们之前 提到支气管炎多数是病毒感染,基本不需要抗生素,很多家长就非常想知道,怎样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今天就专门请@林萍萍医生来给大家讲讲怎么区分。在讲怎么区分之前,我们先讲点干货!别处付费的都不一定能看到哦~
常见病,你在家里可以这么护理
感冒时鼻塞、流涕
可以用海盐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每日3-5次都没问题,尤其在睡觉前冲洗一次,宝宝一整晚都能睡得好。 需要强调的是,最好使用成品的海盐水或生理盐水,最好不要购买洗鼻盐自配,因为自配时很容易污染,变成潜在感染源。
咳嗽
- 可以坐在热气腾腾的浴室中20分钟左右,湿化气道,缓解咳嗽。
- 补充液体,但避免刺激喉咙的碳酸饮料或柑橘类饮料。
- 在孩子的卧室里放一个冷雾加湿器。
- 鼻部症状也容易引起咳嗽,如果有鼻塞、流涕,可以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洗鼻。
- 6岁以下儿童避免吃止咳药和复合感冒药。
- 1岁以上儿童尝试口服蜂蜜,3岁以上儿童尝试含服硬糖,可部分缓解咳嗽症状
腹痛
可以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腹部保暖、开塞露通便,看是否可以缓解腹痛。一过性、不剧烈、休息即可缓解的腹痛,一般问题不大; 但由于腹痛的复杂性,建议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 阵发性腹痛、疼痛难忍;
- 从肚脐附近开始疼痛,后疼痛移动到腹部的右下侧;
- 反复呕吐,呕吐物含咖啡色渣样物或黄绿色液体;
- 孩子出现脱水;
- 出现血便、黑便;
- 伴有高热、精神差、呼吸急促或面色苍白。
腹泻
1.对于未脱水且能够耐受正常饮食的儿童:
- 母乳喂养婴儿优先选择母乳补充丢失水分,奶粉喂养婴儿则可继续奶粉喂养,不建议稀释奶、无乳糖奶粉喂养。
- 推荐食物包括复合碳水化合物(大米,小麦,土豆,面包),瘦肉,酸奶,水果和蔬菜的组合。
- 高脂肪、高糖食物应避免。
- 口服补液治疗应选择正规的口服补液盐,每公斤体重给予50ml,可以分次口服,但尽量在4小时内补充。
- 运动饮料因糖含量过高,并且电解质配比不适合腹泻患儿,不做为口服补液首选。
呕吐
- 不要随意使用止呕药物
- 呕吐后切忌大量饮水、吃药或食物,这样更容易刺激胃部引发呕吐
- 补液:母乳喂养的孩子优先选择母乳做为补液措施,其他孩子尽量选用口服补液盐,原则是量少多次,可以是每隔5-10分钟摄入10ml水分。
- 监测有无脱水.
热性惊厥
- 让孩子侧卧
- 不要向孩子口中塞入任何东西,这样容易造成气道异物
- 也不要使劲掰着孩子手脚尝试阻断抽搐,这样容易出现肌肉损伤、骨折
- 惊厥时间大于5分钟,应呼叫120
- 若惊厥5分钟内自行缓解,您也需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排除严重感染性疾病。
头痛
- 让孩子在安静、光线暗的房间休息,用凉毛巾敷前额。
- 孩子困顿时安排其睡觉,因为睡眠可以缓解头痛,尤其是偏头痛。
- 可以尝试给孩子吃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 头部外伤后出现头痛
- 因头痛而醒来
- 头痛剧烈,伴有呕吐、颈部疼痛或僵直、复视或视力改变、意识模糊、行走不稳、体温超过38度。 孩子同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心脏病等。
皮肤擦伤
- 如果有明显流血或渗血,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压20-30分钟止血。
- 止血后用流动自来水(瓶装生理盐水更佳)冲洗洗伤口;没有必要用碘伏、酒精等消毒一遍,消毒效果未必好,还可能延迟伤口愈合,
- 可以适当用百多邦软膏涂抹创面,
- 普通部位伤口暴露于空气即可;容易磕碰的部位的伤口,比如膝盖、肘部等,可以透气的纱布覆盖创面,避免伤口污染,每日一换。
- 症状持续超过10到14天
- 症状持续恶化而不是在几天内有所改善
- 体温越来越高,没有好转趋势
- 鼻窦感染
- 耳部感染
- 肺炎(但不是所有肺炎都是细菌感染)
治疗细菌感染,门诊常常会开的抗生素有“头孢**”、“**西林”、“**素”,成年人比较常用的“**沙星”; 治疗真菌感染(普通儿科门诊很少用到),比如“**康唑”、“**霉素”。 但很多药物字眼没那么明显,而且多数是以商品名被大众熟知,比如家庭常备的“百多邦”,门诊常开的“希刻劳”,万金油一般的“红霉素软膏”,都是抗生素, 如果实在把握不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说明书哦 (我是认真的)。
(叨叨补充下:药品说明书里有通用名:是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如阿司匹林。任何药品说明书上都应标注通用名。而药品商品名,一般你在电视上看到的药品广告听到的名字,都是商品名。你要想知道它是不是抗生素,不要看商品名,而是要看药品的通用名。XX西林、头孢XX、XX霉素、XX沙星、X硝唑 ,含这些字眼的都是抗生素啦
如果因为惧怕它的副作用而抵触使用,可能后果更严重; 如果使用了很短时间暂时减轻了症状而停用,相当于筛选了一批顽固的细菌残留在身体里,症状容易复发同时可能更难对付。 所以药不能停,抗生素也需要足疗程使用。 以下常见的疾病就需要足疗程使用抗生素:
社区获得性细菌感染性肺炎:7-10天,并且体温稳定48-72小时及临床稳定。(如果使用阿奇霉素则为5天疗程)
急性中耳炎:小于2岁或鼓膜穿孔或有反复急性中耳炎病史,使用10天,大于2岁且鼓膜完整使用5-7天。(如果使用阿奇霉素同样为5天疗程)
细菌性鼻窦炎:推荐阿莫西林10天
链球菌感染性咽炎(大家更熟悉的是扁桃体炎,链球菌常常是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10天。(如果使用阿奇霉素则为3-5天疗程)
尿路感染:
不发热且免疫功能正常:3-5天
百日咳:阿奇霉素使用5天, 红霉素使用14天,克拉霉素使用7天
结核:根据疾病情况医生会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同方案治疗时间不同,但总疗程基本都不短于6个月。
细菌性脑膜炎:如果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能找到致病菌,根据致病菌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及治疗疗程,比如李斯特菌一般需要14-21天抗生素治疗,革兰阴性细菌需要3周抗生素治疗,并且直到脑脊液培养转阴。如果致病菌未知,治疗周期往往会根据临床指标而个体化。
真的非常理解家长的焦虑,每当孩子生病恨不得孩子立刻、立即、马上好! 希望情况变糟糕的机率为零!生怕咳嗽咳久了“变成”肺炎,发热会“变成”脑炎。 所以很想让医生开出可以预防病情加重的药。但对于普通感冒,真的没有公认、可靠的预防性药物。 打个比方,感冒就像条河流,无论一路顺畅还是蜿蜒曲折,大概率是会流向大海(自愈),小概率在中途泛滥成灾(恶化),在看到有河水有泛滥趋势时我们即时疏通河道或分流河水(医学治疗)。 这期间我们吃所谓“预防性药物”就好比向河流丢入一些泥沙、石头,并不会改变它的流向,丢入太多影响河床(器官功能),可能出现河水泛滥出现洪灾(毒副作用)。 所以,感冒药不会预防肺炎,相反6岁以下的儿童我们不推荐使用复合感冒药;镇咳药也不会预防支气管炎,镇住了咳嗽,痰液积压在气道,反而不利于疾病恢复;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我们也不会给孩子吃抗生素来预防细菌感染。
如果阅读量好,说明大家喜欢这类内容,以后就会多出现。叨叨会努力给大家奉献专业严谨有用的知识,你的分享就是对叨叨最大的爱! 愿意分享的,欢迎 分享 给有需要的人; 不想分享的,欢迎点个“ 在看 ” 再走哈~ 本平台特约科普作者:林萍萍。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儿内科硕士;曾先后就职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深圳大学总医院;曾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篇 ;具有美国儿科学会认证的儿童高级生命支持(PALS)证书。

2025
星标+点赞 我们不失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