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青岛回来,我宣布:这里就是全国“郊区城建”天花板!别不服,听我唠完
朋友们,我刚从青岛滚回来,必须得说句大实话——青岛的郊区,绝对是我在国内见过城建最牛、最不像“郊区”的郊区!
别急着反驳我,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啥:“郊区不都差不多?要么是荒凉大农村,要么是楼盘扎堆没人气。”我以前也这么想,但青岛,真的不一样。
![]()
我这回不是去栈桥、八大关那种游客扎堆的地方,而是实实在在地往黄岛、崂山北、城阳这些地方跑了几圈。结果,好家伙,直接刷新我对“郊区”俩字的认知。
先说说路
别的城市郊区,路要么是破的,要么是修的。青岛郊区的路,是又宽又干净,绿化带像被园丁拿尺子量过。你开车过去,不是“终于进城了”,而是“嗯?我是不是还在市区?” 路灯亮堂,人行道不坑洼,连非机动车道都宽得能跑步——这在国内很多二线城市市中心都做不到。
![]()
![]()
![]()
再说说房子
别地儿的郊区楼盘,常常是“盖完拉倒”,外立面土黄土黄的,一排排像复制粘贴。青岛不一样,哪怕是远离市中心的小区,外立面也多是暖色调,有些还带点小设计感。不是那种“豪宅风”,而是“哎,住这儿应该挺舒服”的那种感觉。最让我惊讶的是,很多小区楼下不是光秃秃的,而是真有种树、有草坪、有小孩玩的滑滑梯,而且维护得不错。
![]()
![]()
最让我服气的是“配套”
你以为郊区就是买菜靠赶集、看病得进城?青岛的郊区,商场、超市、社区医院、学校……该有的全有,而且不是摆样子。我去了黄岛一个大型社区,周边步行十分钟内,菜市场、便利店、小吃店、奶茶店一应俱全,生活气息浓厚,完全不荒凉。
![]()
![]()
还有一点很关键:干净!
我不是说一尘不染,但整体街道的整洁度,垃圾桶的设置密度,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都远超我对“郊区”的预期。海边步道也好,社区小公园也罢,你看不到那种“被遗忘的角落”感,这点真的很加分。
![]()
![]()
为啥青岛郊区能做成这样?
我琢磨着,可能跟几个原因有关:
一是城市规划有远见。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开发,而是整体规划,路网、绿化、公共设施同步推进。
二是经济底子好,舍得投入。市政维护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看得出来青岛在郊区建设上没少花钱。
三是靠海的地理优势。很多郊区社区本身就是旅游区或康养区,环境自然不能差。
![]()
![]()
![]()
当然,也不是完美无缺
比如,部分区域公交班次还可以更密,有些新开发片区人气还在聚集。但整体而言,它打破了“郊区=配套差、环境乱、生活不便”的刻板印象。
所以我说,青岛就是全国“郊区城建”的天花板。它不是靠某个超级地标或者超高层建筑取胜,而是胜在整体质感、生活舒适度和细节用心。你住在那儿,不会觉得是被“发配边疆”,而是真能踏实过日子。
![]()
![]()
![]()
如果你也想找个城市,体验一下“不出远门也能享受高品质生活”的郊区是什么样,强烈建议你来青岛的郊区转转。相信我,你会回来点赞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