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融合是什么?
超融合架构的本质是“软件定义”与“融合”。其核心由三大模块构成:
1. 分布式存储引擎: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各节点的本地硬盘(包括SSD和HDD)池化,形成统一的存储资源池。例如VMware vSAN或Nutanix AHV采用副本或纠删码技术保障数据高可用,性能上通过SSD缓存加速实现低延迟。
![]()
超融合是什么
2. 计算虚拟化层:基于KVM、Hyper-V或ESXi等虚拟化平台,将物理服务器的CPU、内存资源动态分配给多个虚拟机。与存储层的深度集成使得虚拟机可直接访问本地存储,避免了传统SAN网络的性能瓶颈。
3. 智能管理平台:提供图形化的统一管理界面,如华为FusionCube的Manager或深信服HCI的aCloud平台,支持资源监控、策略配置及一键扩容。部分系统还集成AIOps能力,可预测硬件故障并自动优化负载。
![]()
计算虚拟化
二、与传统架构的对比优势
以某银行数据中心改造案例为例,采用超融合后:
- 部署效率:从传统架构的2周缩短至4小时,硬件设备减少60%
- 性能表现:OLTP数据库的IOPS提升3倍,延迟从15ms降至5ms
- 运维成本:管理员工作量下降70%,能耗节省40%
![]()
超融合服务器
关键差异点在于:
- 横向扩展(Scale-Out):传统SAN存储受控制器性能限制,而超融合可通过增加节点线性提升整体容量和性能
- 故障自愈:节点宕机时,分布式存储自动触发数据重建,恢复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 敏捷性:业务部门可通过自助门户在10分钟内获取新的虚拟机资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