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6日,塞尔维亚矿业和能源部长汉达诺维奇证实,美国政府拒绝俄方提出的第三方接管方案,坚持要求俄罗斯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及其子公司完全退出塞尔维亚石油工业公司(NIS),否则将维持全部制裁。这一强硬立场使塞尔维亚陷入能源危机倒数时,也让俄美在巴尔干地区的地缘博弈骤然升级。作为塞尔维亚的炼油企业,NIS的股权结构中俄方合计持股56%,掌控控制权,其运营的潘切沃炼油厂供应全国80%的汽油、柴油及90%以上的航空燃油,直接关系民生与经济运转。今年1月美方将NIS列入制裁名单,10月9日制裁正式生效后,克罗地亚JANAF原油供应管道中断,塞尔维亚境内银行也暂停处理该公司国际交易,导致NIS原油储备仅能维持至11月25日。面对断油危机,俄方曾提出将NIS控制权移交第三方的折中方案,并获塞尔维亚政府支持,但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明确拒绝这一提议,坚持要求俄方撤股。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已紧急召集政府与企业高层会商,面临两难抉择:要么强行将NIS国有化并向俄方支付巨额赔偿,要么说服俄企完全退出以换取制裁解除。这场围绕能源股权的博弈背后,是美俄在巴尔干地区的战略角力。美方试图通过制裁切断俄与塞尔维亚的能源联系,削弱俄罗斯在欧洲的地缘影响力,同时为美国能源企业抢占市场铺路。而塞尔维亚长期与俄罗斯保持深厚合作,70%的然气依赖俄方供应,在美西方压力下难以轻易站队。国际社会对美方单边制裁表达担忧。俄罗斯外交部指责美方将能源问题政治化,违背市场规则;欧盟部分国家私下表示,制裁可能引发巴尔干地区能源短缺与难民潮,破坏区域稳定。分析指出,美方强行要求俄企撤股,本质是通过经济胁迫地缘格局,但若持续施压,可能迫使塞尔维亚加强与俄合作,反而适得其反。目前,塞尔维亚仍在与美方紧急沟通,试图争取制裁豁免期。这场能源博弈的走向,将深刻影响巴尔干地区的能源安全与地缘平衡。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