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粮食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成就,正悄然改变全球视野。这项从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淀粉的技术,不再依赖广阔田地和漫长季节,而是通过精密的化学与生物过程,在工厂中高效产出人类主食的核心成分。
面对人口压力和资源限制,这样的创新直接指向粮食安全的未来路径。它不仅提升了供给稳定性,还为碳减排注入新动能,体现了中国科研在基础科学与应用转化间的深厚实力。
![]()
粮食生产始终是人类生存的基石,而传统模式面临多重制约。全球耕地资源有限,中国虽有1.35亿公顷农田,但人均占有量仅0.09公顷,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化进程加速,每年农田净减少数十万公顷,叠加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作物产量波动加大。
2025年,联合国数据显示,极端干旱已导致亚洲粮食产区减产10%以上,国际贸易不确定性进一步推高进口成本。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粮食消费国,自给率虽保持在95%以上,但主粮如小麦和水稻的稳定供应仍需多渠道保障。
![]()
化肥和灌溉用水消耗巨大,每年全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60%,而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这些现实压力,推动科研转向非土地依赖路径,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正是这种转变的典范。它利用工业废气作为原料,绕开光合作用瓶颈,实现从空气到餐桌的直接转化。
这项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2016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启动相关攻关。团队针对植物光合作用的低效性,设计出人工路径:先通过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为甲酸或甲醇,然后酶促聚合形成糖链,最终生成支链淀粉。
![]()
2021年9月,这一成果在《科学》杂志刊发,标志国际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路径仅需11步,远少于植物的60多步酶促反应。理论能量效率达3.5倍于玉米,合成速率8.5倍于植物过程。一立方米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5亩地产量,证明了实验室级别的颠覆潜力。
与传统农业对比,这种合成路径在效率上形成鲜明差异。植物依赖阳光和土壤,固定碳素过程能量损失高达98%,生长周期90至150天,受病虫害和天气影响,亩产波动20%至50%。人工合成则在恒控环境中运行,输入二氧化碳、水和电力,几天内完成转化。
![]()
资源消耗低,每吨淀粉仅需50升水和1.5千瓦时电,节水95%,零肥料投入。产品纯度超98%,无农残和霉菌,储存期延长至两年。早期路径依赖全酶催化,稳定性不足,产量仅毫克级;后续优化引入基因工程改造酵母细胞作为底盘,提升酶耐热性和底物亲和力,产量从1.6克/升跃至公斤级。
2024年,工程测试阶段进一步深化。团队扩展底物来源,从纯二氧化碳转向工业乙酸,开发低碳酵母路线,绕开高纯氢制备瓶颈,产量再增2倍。精确调控表达强度,避免途径拥堵,生成葡萄糖和果糖等糖类,立体选择性99%。
![]()
这一更新在于灵活性:可根据需求调整支化酶比例,产出高直链淀粉用于低血糖指数食品,或饲料级变体富硒添加,提升畜禽生长10%。安全评估同步推进,核磁质谱验证分子结构与天然相同,动物试验消化率95%,无毒性异常。监管借鉴转基因标准,获批小规模食用测试,参与者反馈口感中性,可混入面粉30%。
2025年4月,天津研究所推出乙酸基酵母合成路线,碳转化率超90%,适用于煤化工废气。5月,智能中试平台获奖,与淀粉团队共建吨级测试系统,催化效率再提10倍。7月,二氧化碳制糖突破,实现多种碳水化合物转化,直接服务食品和化工。
![]()
9月,华恒生物投资3.9亿元建AI驱动基地,预计2026年投产,通过机器学习优化代谢路径,效率提升20%,菌种开发周期缩短30%。10月22日,中科院启动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国际科学计划,天津所牵头,汇集23国机构,共享酶库数据库,推动东南亚示范厂。
这一技术为粮食安全注入新解。传统农业占地广,水耗高,难以应对8亿人营养短缺问题。中国路径提供低成本方案,适用于非洲和中东荒漠,避免土地浪费和农药污染。国际合作框架下,技术输出“一带一路”国家,建示范线缓解饥饿压力。
![]()
同时,它重塑产业链:合成淀粉补充峰值需求,如灾区储备或节庆供应,不取代多样化作物,而是填补缺口。灵活调控允许定制复合碳水,营养均衡度升15%,拉动生物燃料和医疗载体应用。
这项成就巩固中国科技自信。它证明,面对资源瓶颈,创新能开辟新空间。合成粮食不只是产量提升,更是可持续范式转变。从空气中提炼饱腹之源,工厂取代田野,稳定供给脱离天时地利。
![]()
长远看,它将融入日常:饮料中空气糖,蛋糕里合成粉,推动循环经济。全球合作中,中国贡献公共品,共享繁荣。这样的突破,源于坚持基础研究与工程并重,未来还将衍生更多碳基创新,保障亿万餐桌。
总之,这一世界第一源于中国科研体系的协同高效。它不只解决当下粮食压力,更为人类未来铺路。无需种地,粮食自由成为现实,标志科技赋能民生的新高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