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冲突突然捅了“马蜂窝”,乌克兰这次是真没怂直接掏出国产远程导弹,对着俄罗斯本土关键目标猛轰,港口油库炸得火光冲天,连俄军号称“护身王牌”的S-400防空系统都被端了,全球油价当场飙升2%。
先说主角 “火烈鸟” 远程巡航导弹,半年前泽连斯基还在发愁它的生产和融资问题,甚至公开呼吁西方援助资金。
可现在,这款粉色涂装的导弹已经成了乌军的 “杀手锏”—— 有效载荷 1.15 吨,相当于揣着一枚重型炸弹飞行,3000 公里的射程能把莫斯科、圣彼得堡等西部重镇全罩住,14 米的命中精度更是能精准 “点穴”。
从外观上看,它算不上先进,弹翼没做折叠设计,发动机就裸露在尾部,但胜在简单皮实,用卡车就能拉着跑,打了就走的机动性让俄军很难抓踪迹。按照乌克兰火点公司的产能规划,现在每天能造 1 枚,下个月还要冲到每天 7 枚,这意味着俄军本土将面临常态化威胁。
另一款 “海王星” 导弹更让人意外,这家伙原本是反舰专用,当年击沉俄军 “莫斯科” 号巡洋舰一战成名。
这次乌军干脆给它 “魔改” 成了对地攻击利器,射程从 200 公里拉长到 1000 公里,弹体拉长到 6 米,跟美国 “战斧” 导弹差不多尺寸,靠着 GPS 和惯性导航精准砸向地面目标。
更妙的是战术配合:几十架攻击型无人机先贴着海面飞,吸引俄军防空雷达注意力,两款导弹则从不同方向绕后突防,硬生生在俄国防线上撕开了口子。
乌军选的目标,每一个都往俄军心窝子里捅。新罗西斯克港可不是普通码头,它是黑海舰队的 “补给心脏”,俄军在黑海的舰艇全靠这地方加油装弹,同时还是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石油的关键枢纽,每天有上百万吨原油从这里运出。
从居民拍的视频能看到,被炸的是港口核心区的储油设施,滚滚黑烟把天空染成墨色,附近 4 套民宅的窗户全被震碎,1 艘民用船被无人机残骸砸中受损,至少 3 人被炸伤。
虽然俄军很快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但油库爆炸的连锁反应已经扩散:当天全球油价直接跳涨 2%,要知道这阵子国际油价本在跌,全靠这场突袭给拽了回来。港口运输中断可能让俄军黑海舰队的补给卡壳,前线弹药和燃料供应都得受影响。
比油库被炸更打脸的是俄军 S-400 防空系统的 “哑火”。这款被普京吹成 “护身王牌” 的武器,在新罗西斯克本来有部署,按说能拦截 8 马赫的高速目标,可这次连亚音速的巡航导弹都没拦住,甚至有消息说乌军顺手端了它的发射装置。
要知道,S-400 之前在叙利亚就出过 “看着以色列空袭不还手” 的丑闻,这次在本土被破防,彻底暴露了它的短板 —— 面对无人机和导弹的协同突袭,雷达很容易被干扰 “失明”。
有人说乌克兰这是 “狗急跳墙”,可仔细琢磨全是算计。首先是打破俄军的 “本土安全神话”,之前俄军总觉得本土离前线远,肆无忌惮轰炸乌能源设施,现在乌军把导弹打到俄腹地,等于告诉俄方 “你炸我多少,我能还多少”。泽连斯基紧接着就放话 “要用远程导弹持续打击俄境内目标”,明显是要掌握战场主动权。
其次是证明 “国产武器靠谱”。之前乌克兰总被说 “靠西方援助活”,这次两款导弹全是自主研发或改进,哪怕 “火烈鸟” 是成本妥协的产物,哪怕 “海王星” 依赖美国 GPS 导航,至少证明乌军有了持续打击能力,能给西方盟友吃颗定心丸,后续援助自然更顺理成章。
但这事也藏着隐忧。俄军肯定不会吃这个亏,之前俄军一天能发射 430 架无人机报复乌军,这次保不齐会炸得更狠。
而且乌克兰的导弹产能还是个问题,“火烈鸟” 一天才造 1 枚,真要打持久战根本不够用,供应链还得靠欧洲给零件,等于命脉捏在别人手里。更危险的是,往俄本土打导弹容易激化矛盾,万一俄军动真格用更狠的武器,局势可能彻底失控。
这场凌晨突袭就像一颗信号弹,把俄乌冲突推向了新阶段。乌克兰用国产导弹证明了自己的底气,俄军的防空神话和本土安全屏障双双破防,全球油价跟着抖三抖。但说到底,不管是 “火烈鸟” 还是 S-400,最后遭殃的都是普通百姓 —— 新罗西斯克的居民要躲爆炸,乌克兰人还要扛俄军的报复空袭。
接下来就看俄军怎么反扑了,是加大轰炸力度,还是重新布防本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仗再也回不到 “只打前线” 的老样子,俄本土的安宁日子,怕是彻底结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