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阿姨最近发现,每次小区里大伙聊天,总会聊到“鸡蛋到底能不能多吃?”这个话题。前段时间,她刷到一条短视频,说“多吃鸡蛋容易升血脂,要小心”。
然而隔天,又有朋友传来“鸡蛋是健康长寿的秘诀,每天一个身体好”的说法。一时之间,林阿姨都有些犯难:“鸡蛋,到底是健康法宝,还是隐形炸弹?”
![]()
有意思的是,前不久体检时,她的医生张主任特意问起鸡蛋的吃法,“别小看鸡蛋,对健康影响很大,但有3点尤其要注意,你知道吗?”
到底是哪3点,连经验丰富的医生都要反复叮嘱?很多人恐怕都忽略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关于鸡蛋的那些误区,看完或许你会大吃一惊,尤其是第3点,细节决定成败!
鸡蛋一直被称为“营养全能冠军”,每100克含优质蛋白13克、脂肪约10克,还富含维生素A、D、B族、钙、铁、锌等元素。但公众最大的疑虑在于,鸡蛋里的胆固醇会不会损害血管健康?
![]()
北京协和医院与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分析了21项流行病学研究,共计173,563名受试者,结果显示:“每天吃1个鸡蛋,对大部分健康成年人来说,并不会显著升高心血管疾病或中风风险。”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吃鸡蛋的方法、搭配、时间点都会影响身体吸收与代谢,若方式错误,反而可能让这一健康食材“变坏”。
营养吸收效率受影响
广州医科大学研究显示,鸡蛋的蛋白质生物利用率93.7%,但前提是采用煮蛋、蒸蛋等低温方式。若用油炸、炒或高温长时间煮,维生素B12损失率高达40%以上,而蛋白质也容易变性,导致吸收效率下降。消化不好、胃肠较弱的中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建议首选水煮蛋、蒸蛋。
![]()
血脂水平可能发生波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2周内每天摄入2个鸡蛋且高油高盐烹饪者,经过6周平均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上升约10.2%。而采用清淡方式、水煮鸡蛋,几乎无影响。
![]()
也就是说,影响血脂的不是鸡蛋本身,而是是否高油高盐、是否日常超量。健康成年人每日1个鸡蛋,大部分不会增高心血管风险;已有高血脂者或糖尿病人群建议每周不超过3-4个为宜。
肝脏、肾脏负担或加重
蛋白过量摄入,对于肝肾功能不全者是一大负担。中国营养学会指南指出:中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推荐摄入量控制在1-1.2克/公斤体重。如果本身已经高蛋白饮食,再加上多吃鸡蛋,长期累积的代谢产物可能加重肝肾负担。
![]()
曾有60岁李叔叔自认为“蛋白质补身体”,每天3个鸡蛋,半年后检查出现肝酶升高/尿素氮偏高。医生提醒,这类饮食过量反而可能伤身。
少油、少盐、优先煮蒸
市面上很多用“咸蛋、咸鸭蛋、酱油煮蛋”或者“大量油炸”的方式,容易摄入过多盐分和油脂。建议优先选择温水煮蛋、蒸蛋,不仅锁住营养,还利于消化吸收。
控制每日总量,结合个人健康状况
健康成年人每日不超过1个鸡蛋,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人群应做个体化调整。每周3-4个鸡蛋为安全区间。
![]()
合理搭配,远离高油高糖伴随物
很多人喜欢“蛋炒饭”“培根煎蛋”,其实这类高油高糖高淀粉组合才是真正“隐患杀手”。建议鸡蛋与全谷物、蔬菜等食物搭配,均衡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才能最大化鸡蛋的健康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