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靖远县紧紧围绕文明乡风建设目标,以制度引领筑牢治理根基,以宣传浸润营造浓厚氛围,以实践养成塑造行为自觉,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域提升,多措并举、系统推进,持续培育时代新风。
![]()
强化制度保障,夯实治理基础
注重建章立制与基层自治相结合,制定出台《靖远县加强和规范“一约四会”工作实施方案》《靖远县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靖远县婚嫁流程指导性规范(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彩礼限额、婚宴标准、礼金数额等行为规范,积极倡导“低彩礼”“零彩礼”和婚事新办、白事简办。推动全县185个村(社区)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将高额彩礼、文明礼葬、维护环境卫生等内容纳入其中。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通过事前引导、事中监督等方式,严控办事规模,形成“制度刚性约束+村民自我管理”的双轮驱动格局,有效减轻了群众人情负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
![]()
深化宣传引导,浸润文明理念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络。线上依托靖远电视台、智慧靖远APP、各乡镇部门微信平台、村社微信群等载体,高频次推送移风易俗政策解读、倡议书、公益广告及典型案例1500余条,精心创作《家有喜事》《时代新风》等移风易俗主题小品、微视频15个,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播新风正气。线下持续开展“倡树文明新风 推进移风易俗”等主题宣传活动,印制发放海报、倡议书20000余份,并通过政策宣讲、悬挂横幅、设立展板等方式广泛动员。常态化开展文明礼仪普及和交通劝导活动,引导市民遵德守礼、安全出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结合各类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为文明乡风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
![]()
丰富文化供给,滋养精神家园
将文明理念融入各类文化活动中。深耕“我们的节日”品牌,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及其他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心动520·缘来是你”单身青年交友沙龙、“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七夕树新风 婚恋倡文明”“情暖重阳·德润靖远”等系列主题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倡树时代新风。创新采用“文艺+文明”模式,深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文明实践同行”集中展演,戏曲进乡村、“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活动240余场,通过《家有喜事》《时代新风》《移风易俗三句半》等原创节目,寓教于乐,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深化群众思想引领。
![]()
![]()
选树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
常态化开展“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深入挖掘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人物。推荐上报“感动甘肃 陇人骄子”“中国好人”“新时代好少年”“诚信之星”等各级各类先进典型。靖远县人民检察院、靖远县乌兰镇红嘴村、靖远县第五中学、靖远县高湾镇张小红家庭等先后荣获国家级文明荣誉。拍摄全国文明家庭、白银好人等先进人物事迹宣传片,通过县属新媒体广泛宣传身边榜样事迹,用凡人善举、优良家风引导群众见贤思齐,营造了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
![]()
拓展实践载体,提升文明素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围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乡村治理培训,提升基层干部和村民的法治意识、道德素养及参与治理能力。将文明乡风建设与环境卫生整治、文明交通劝导、法治宣传等具体工作深度融合,引导群众在参与中提升文明素养,在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实现文明理念从“知”到“行”的有效转化。
![]()
![]()
下一步,靖远县将继续锚定目标,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在创新载体上求突破,在融入融合上做文章,不断巩固和深化文明乡风建设成果,努力让乡风更文明、民风更淳朴、生活更美好,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厚的道德滋养。
![]()
来源:文明白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