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铁岭柴河水库更详细的大事记:
一、规划与决策阶段
• 1962年:周恩来总理视察铁岭时,看到柴河泛滥景象,指示“要变水害为水利,待经济条件允许时修个水库,既防洪又灌溉”。
• 新中国成立初期:辽河干流于1951年、1953年发生两次特大洪水,洪水主要来源于辽河左岸支流清河和柴河,当时清河、柴河无控制性工程,造成巨大损失,修建水利工程、变水害为水利的需求迫切。
二、建设阶段
• 1972年:柴河水库正式动工兴建,工程建设由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柴河水库会战指挥部组织施工,参加施工的为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第一、二团和沈阳市、铁岭地区12个县(区)组成的民兵团,后期辽建三团和解放军某部队部分人员也参加了工程建设,最高峰时达两万多名基干民兵奋战修建。
• 1974年:主体工程完工并投入运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355平方公里,总库容6.36亿立方米,主体工程由黏土心墙砂壳坝、溢洪道、泄洪洞、水电站等组成,最大坝高42.3米,溢洪道最大泄洪流量2950立方米每秒。
• 1976 - 1977年:对大坝进行了保坝及土坝补强施工。
• 1981年12月:水库竣工验收。
• 1989 - 1993年:进行了两次加固工程。
三、后续发展与功能拓展
• 1992年:开始为工业及城市生活供水。
• 1995年: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3天降雨量达414毫米,流域平均降雨404.8毫米,入库洪峰流量为3500立方米每秒,柴河水库溢洪道首次开闸泄洪,成功调蓄洪水、削减洪峰,为下游减灾68亿元。
• 2005年:在20年一遇大洪水中,消减洪峰80%以上,同时为辽河干流错峰,保证了下游防洪目标的安全。
• 2015年:柴河水库电厂进行增效扩容改造,柴河电站在全国首批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经评审列入全国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单位。
• 2017年:建成占地36公顷的15MW渔光、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可实现年均发电量1761.5万度。
• 2017 - 2020年:实施了柴河水库溢洪道下游尾渠应急改造工程。
• 2025年:水质监测显示其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库区设有水样采集断面,针对降雨径流对总磷、总氮的影响开展研究,为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截至8月4日,柴河水库管理局有限责任公司渔业公司年度大库捕捞量破百万斤大关,创历史最高纪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