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远离城市回老家的人越来越多,为啥要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

0
分享至

“我哥在深圳打了10年工,今年终于下定决心辞工回村,本想安稳过日子,结果3个月了,除了偶尔帮邻居干点零活,根本没正经收入,存款越花越少,现在天天在家愁眉苦脸。”



最近刷到不少这样的例子,身边回老家的人也肉眼可见地变多——有的是受不了城市的高房租、快节奏,有的是想照顾老人孩子,还有的觉得农村机会变多了,想返乡创业。可为啥相关部门要特意提出“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难道是不让大家回农村了?

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先给大家说清楚,“规模性返乡滞乡”不是禁止返乡,而是怕“大批量人一股脑回村后,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钱,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毕竟偶尔几个人这样还好,要是成千上万的人都面临“返乡即失业”,不管是对个人、农村还是整个大家,都不是小事。



先说说对咱们普通人的影响。很多人返乡前,在城市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虽然辛苦,但至少能养家糊口。可回农村后才发现,就业机会远不如城市多——想找对口的工作难,体力活又不稳定,创业吧,没经验、没资源,还容易亏。就像我哥,本来以为回村能找个工厂上班,结果附近的小厂子要么不招人,要么工资只有城市的一半,根本不够家用。长期没收入,不仅自己焦虑,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最后要么硬着头皮再回城市,要么只能坐吃山空,把多年的积蓄花光。



再看对农村的影响。农村的资源就那么多,突然涌来一大批返乡人员,就业岗位、公共服务都会“挤兑”。比如村里的学校、医院本来就紧张,返乡的人多了,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可能要排队;而且如果大家都找不到工作,有些人可能会变得懒散,甚至出现邻里纠纷,反而影响农村的安稳。更关键的是,要是返乡的人只是“躺平”,没给农村带来新的技术、资金或想法,农村的发展也没法推进,反而会陷入“人多机会少”的恶性循环。



从宏观层面来说,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最核心的是怕出现“规模性返贫”。很多返乡人员之前是脱贫户或者低收入群体,在城市打工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返乡后没工作,很可能又回到贫困状态。而且我国粮食安全、乡村振兴都需要人来推进,要是大家返乡后都没事干,不仅没法助力乡村发展,还可能让农村的产业断层,影响整体发展大局。毕竟咱们是人口大国,任何“大规模”的问题,都得提前防范,不然容易出乱子。



可能有人会问:“那我就是想回农村,难道不行吗?”当然行!不是不让回,而是怕你回得“没保障”,所以早就出台了一堆政策,帮返乡的人稳就业、稳收入。 比如针对想打工的人,很多县域都在搞“就业帮扶车间”,引进一些轻纺、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资不算低,还能照顾家庭。而且像农村公路建设、人居环境整治这些项目,都会优先招本地返乡人员,实行“以工代赈”,干多少活给多少工资,按月足额发,不拖欠。



要是想返乡创业,政策更是给力。创业担保贷款额度能提到30万,财政还给50%的贴息,10万以下甚至不用找人担保;还有免费的办公场地、开业补贴,要是经营满6个月,能拿到5000到10000块的一次性补贴。比如河南有个老乡,回村搞特色养殖,申请了创业贷款,还拿到了农业保险补贴,不仅没亏,还带动了几个村民一起致富,这才是返乡的正确打开方式。

就算暂时没找到工作、没创业头绪,也不用慌。还有兜底保障:返乡后失业超3个月、家庭困难的,能领临时救助金,急难型的1天内就能到账,最高能拿5000块;没参保或者参保不满1年的,能领失业补助金,最长能领6个月;要是参保满1年,还能按年限领一次性生活补贴。这些政策不是让大家“躺平”,而是帮大家渡过难关,等找到合适的出路再好好干。



说到底,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不是堵路,而是铺路——既让想回农村的人能回得去,更能留得下、过得好。返乡不是逃避,而是换个地方奋斗,关键是要提前做好规划,摸清当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用好帮扶政策,而不是脑子一热就辞工回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1.19全运会今日金牌获奖情况:山东7金、浙江4金,广东3金

11.19全运会今日金牌获奖情况:山东7金、浙江4金,广东3金

林子说事
2025-11-20 03:25:25
大公开!独行侠内斗升级,老板越权介入啊,再见了,浓眉

大公开!独行侠内斗升级,老板越权介入啊,再见了,浓眉

球童无忌
2025-11-19 23:37:27
坏消息,灰熊队中锋小贾伦·杰克逊因脚踝扭伤进入伤病名单

坏消息,灰熊队中锋小贾伦·杰克逊因脚踝扭伤进入伤病名单

好火子
2025-11-20 08:04:29
中日军方隔空叫阵,日本亮电磁炮示威,中方落弹区扩大,美军懂事

中日军方隔空叫阵,日本亮电磁炮示威,中方落弹区扩大,美军懂事

梁讯
2025-11-19 14:24:13
你绝对想不到!老辈人竟如此开放,真相让人目瞪口呆!

你绝对想不到!老辈人竟如此开放,真相让人目瞪口呆!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20 00:05:08
飞天茅台价格“腰斩”,单瓶低至1300,“白酒神话”要破灭了?

飞天茅台价格“腰斩”,单瓶低至1300,“白酒神话”要破灭了?

一只番茄鱼
2025-11-19 10:41:18
炸裂!切尔西疯狂追逐拉什福德,真相令人震惊!

炸裂!切尔西疯狂追逐拉什福德,真相令人震惊!

澜归序
2025-11-20 01:55:55
忍了两天,中方开了金口:日本敢碰红线,总账就从甲午战争开始算

忍了两天,中方开了金口:日本敢碰红线,总账就从甲午战争开始算

趣味八卦
2025-11-20 04:26:57
女性白天和情人发生关系,晚上和老公同房有怎样的感受呢?

女性白天和情人发生关系,晚上和老公同房有怎样的感受呢?

思絮
2025-10-24 10:42:12
向高市早苗提问日本议员吐露:听到她的回答,我心想“糟了”,不敢接着问下去

向高市早苗提问日本议员吐露:听到她的回答,我心想“糟了”,不敢接着问下去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6:29:32
恐怖!洗衣引发“爆炸”,杭州一女子撕扯凝珠发生意外致眼睛失明

恐怖!洗衣引发“爆炸”,杭州一女子撕扯凝珠发生意外致眼睛失明

火山诗话
2025-11-19 07:55:07
美股科技股大幅拉涨,纳斯达克指数涨超1%,谷歌涨6%

美股科技股大幅拉涨,纳斯达克指数涨超1%,谷歌涨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23:00:03
王健同志工作期间突发疾病,不幸因公殉职,终年52岁

王健同志工作期间突发疾病,不幸因公殉职,终年52岁

极目新闻
2025-11-19 09:45:29
解放军警告日本:高市早苗再不明白就让你明白明白

解放军警告日本:高市早苗再不明白就让你明白明白

极目新闻
2025-11-19 18:15:42
陈数:14年幸福婚姻,被赵胤胤狠狠撕碎,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陈数:14年幸福婚姻,被赵胤胤狠狠撕碎,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乡野小珥
2025-11-16 06:43:55
当我们在讨论西安供暖时,我们是否忽略了锅炉内的“水”?

当我们在讨论西安供暖时,我们是否忽略了锅炉内的“水”?

水质检测仪器
2025-11-19 16:34:46
马拉多纳之子:孔蒂是足坛最成功的教练之一,批评他很荒谬

马拉多纳之子:孔蒂是足坛最成功的教练之一,批评他很荒谬

懂球帝
2025-11-20 07:53:05
高市严重误判,以为中国只会口头抗议?中日磋商破裂,日本慌了神

高市严重误判,以为中国只会口头抗议?中日磋商破裂,日本慌了神

梁讯
2025-11-19 15:54:14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细说职场
2025-11-19 23:26:19
100万买辆奔驰,三包期内斜拉臂、调节旋钮相继断裂 厂家以“外力”拒保引车主质疑

100万买辆奔驰,三包期内斜拉臂、调节旋钮相继断裂 厂家以“外力”拒保引车主质疑

大风新闻
2025-11-19 17:02:04
2025-11-20 08:20:49
除夕烟火灿烂
除夕烟火灿烂
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80后宝妈
883文章数 1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手机
房产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9系列海外卖爆!销量接近上代2倍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