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由黄浦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团区委联合主办,黄浦区新联会与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六季“青年智谷”正式启动。来自各行各业的100名新阶层青年汇聚一堂,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基层治理赋能培训。
近日,第六期“青年智谷”项目正式落地豫园街道。青年智谷学员们围绕“零距离家园小站”项目,以“聚焦居民需求、鼓励自主参与”为核心,将该空间打造为兼具温度与活力的社区共享新空间。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青年赋能+居民自治,
让闲置空间变身幸福港湾
现场,“青年智谷”学员郭婷告诉,小组前期通过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并制定了硬件改造与活动策划两部分方案:硬件方面,增设宣传栏、禁烟标识等基础设施;活动方面,则紧扣居民意愿,首场推出的多肉绿植diy活动便吸引了社区阿姨、爷叔们积极参与。后续,还将陆续推出非遗手串、手工香皂、抱枕制作等系列活动,并通过现场公告栏持续收集居民反馈。
![]()
![]()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需求,小站内还专门设置了二手物品置换区,方便大家互换闲置物品,实现资源循环与爱心传递。此外,小站计划引入读书角,由周边居民共享书籍,保障活动的持续活力。项目始终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理念,从空间规划到活动设计全程邀请居民参与;青年力量的加入则带来了创新思路,联动白领群体发挥公益经验,推动社区普法与便民服务落地,让小站真正成为居民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幸福驿站”。
从脏乱停车棚到零距离小站,
藏着温暖的用心
居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十几平方米的小站空间,过去曾是一个脏乱差的停车棚,杂物堆积、电瓶车乱停乱放。得益于区、街道两级支持及人民大楼综合环境改造工程,该区域完成了基础翻新。随后,居委通过多次与物业协商、召开居民听证会、在居民群中征集设计意见等沟通环节,最终将部分物业办公区的部分区域改造为居民公共活动空间,获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
![]()
为让首场活动覆盖更多群体,青年智谷学员和居委干部们提前开展了入户调研,挨家挨户上门,倾听居民的需求。考虑到社区老年人居多,她特意邀请60至70岁的“年轻老人”动手参与,也欢迎近90岁的高龄老人前来感受氛围,避免活动都是单一年龄段的老年群体。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在互动中感受到邻里之间的温暖,这个曾经的闲置空间也真正成为连接彼此的“幸福纽带”。
居民声音:
满载邻里温情的社区幸福港湾
“听说小站开业有活动,我立马约上老姐妹来凑热闹!没想到现场这么热闹,都是熟悉的老邻居。”曾是舞蹈队成员的燕子阿姨笑着说。她坦言,多肉手工活动操作简单、成品美观,几位老太太一会儿就完成了作品。
![]()
燕子阿姨还分享了自己丰富的退休生活,平时跳舞、唱歌,跟着手机学做面点,闲暇时与朋友聚会聊天。“大家聚在一起动动手、说说话,比待在家里有意思多了。以后小站有活动,只要有空我一定常来。也希望多办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我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的“零距离小站”,既是社区的“公共客厅”,更是邻里情感的 “联结纽带”。它以“零距离”为核心理念,集休闲、交流、共创于一体,让每位居民都能在此收获归属感与幸福感,真正成为藏着居委用心、满载邻里温情的社区幸福港湾。
![]()
“我们非常期待更多新阶层青年能参与其中,在社区基层治理方面能持续贡献‘金点子’。青年智谷也将搭建更大的平台,让更多优秀的伙伴们相遇,在社区治理共创项目、公益共创的力量中,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青年智谷项目负责人陈曦旻表示。
记者 / 王月华 计辰宇(实习)
编辑 / 刘韫文
图片 / 区委统战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回到街区”,回到东台路!
2. 上海社会科学院招人啦!
join us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