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水利厅公布第五批水工程与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建德市梅城古镇防洪工程成功入选现代水利工程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如何成了“最佳拍档”?建德这座硬核水利工程不仅有防洪保安的硬实力还有颜值、有文化、有故事一起来看下~
![]()
古今交融筑起“防洪为基、文化为韵”的坚实屏障
梅城镇,地处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为古时严州府府治所在地,迄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是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上一颗璀璨明珠。梅城古镇防洪工程主要分为梅城大坝、古镇水系两部分,其独特之处在于与当地深厚历史文脉的巧妙结合。梅城古城墙始于唐宋、重修于明清,20世纪修建防洪堤时,古城墙被掩埋于坝体之下。在近年来的加固提升工程中,古城墙被发掘,并对其进行了原址保留。当地秉持着“防洪为本、文化为魂”的建设理念,创新性地在古城墙外围,依据古代城防规制复建了新城墙体系。新建的大坝不仅承担着防洪重任,更以科学的防护体系为古城墙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提供了坚实的庇护。
![]()
△ 梅城大坝
新城墙的雉堞仿梅花瓣造型,巧妙呼应“天下梅花两朵半,南京一朵,北京一朵,梅城半朵”的历史典故,静卧江畔的城堞宛若半朵梅花浮于水岸,成为梅城镇的文化符号。
![]()
△ 梅花城垛
文化赋能绘就“水利+文旅”的活力画卷
梅城古镇防洪工程打破传统水利设施的单一功能,将防洪安全、文化传承、古镇开发、生态旅游融为一体,结合梅城特有的江文化和湖文化,形成了湖中有城、城中有湖的独特景致,重现古城“山、水、城”融合的历史格局。2024年,严州古城景区游客突破300万人次。
![]()
△ 梅城夜景
原古城墙上的定川门、福运门、澄清门三座城门也都已经修复,各自承载的文化愿景与工程规划理念深度契合。定川门承载着古人“安定川流”的殷切希望,而梅城古镇防洪工程坚固的大坝和动态的水网正与这份期待同频共振;福运门从“福泽绵延、运道昌隆”的寓意出发,通过修复历史街巷、打造水文化景观节点,引入宋韵主题活动与喜剧脱口秀、音乐节等新兴业态,成功将水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雄踞城南的澄清门,将其“澄心明志”的内涵从“水之清”升华至“心之澄”与“政之廉”,通过举办“澄清门下道澄清”等活动,将历史地标转化为新时代激励干部担当、弘扬清风正气的文化阵地。
![]()
△ 严州古城
从安居到乐业再到清正,三座城门共同构成了梅城古镇防洪工程的文化灵魂,成为一座守护历史文脉、滋养当代生活、启迪未来发展的精神地标。
融合成效树立民生工程与文化名片双重标杆
建德市梅城古镇防洪工程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推进梅城水系综合治理,让“玉带河”得以重现,形成“两湖一带”的水景观特色;通过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古镇内的水系被进一步疏通,改善了人居环境;免费开放的古镇景区、共建共享的体育广场、日益繁荣的“夜经济”,极大地提升了本地居民的幸福感和游客的体验感。
![]()
△ 严州古城水系
“城外惊涛拍岸、城内岁月静好”的防洪表现,以及宋韵文化、非遗贺新春、我在梅城过端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多次被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并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实现破圈传播,提升了文旅知名度和美誉度,梅城古镇的文化名片不断擦亮。
来源 杭州林水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