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零时,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的14家火电企业、38台供热机组已全部按期开栓供热,源源热流为三秦大地的400余万户居民、1.26亿平方米采暖面积送去融融暖意。
不止陕西,从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到广袤富饶的华北平原,再到沟壑纵横的西北高原,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大唐”)坚守“保民生、暖民心”的使命担当,旗下所属58家热源厂、11家热力企业和3家清洁能源企业全线开栓供热,156台供热机组为总计超9.6亿平方米的采暖需求提供温暖保障。
冬夏接续,提升保障能力
每年供暖季结束,中国大唐就全面启动供热设备和热网的检修和改造工作。持续200余天的“备战期”,是确保冬季供热万无一失的关键。
在今年冬保夏备过程中,大唐杨凌热电公司完成换热器清洗、循环泵检修等56项预防性维护,处理缺陷89项。大唐青岛热力公司更新改造骨干管网3050米,并对11个小区老旧换热站实施整体更换。大唐长春第二热电公司提前完成5台机组检修任务,并对输煤系统、热网加热器、热网水泵、热网管道阀门等进行全方位“体检”。大唐林州热电公司投入1200万元开展供热改造,加装2台加热器、2台变频疏水泵,供热能力进一步提升。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温暖工程”的重点项目,大唐托克托长输供热二期工程供热改造稳步推进,供热能力将提升至7200万平方米,更好守护极寒天气下采暖稳定。
清洁高效,践行绿色发展
中国大唐持续推动供热创新发展,实现从大水漫灌的“粗放型”“经验型”向精准控制的“低碳型”“智慧型”转变。
在北京,大唐高井热电公司加快推进首都零碳余热项目,构建“余热回收—集中供热—区域调峰”的循环经济链条。项目建成后,年节省天然气约4318万标方,减少碳排放9.05万吨,能在基本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为3万多户居民新增绿色供热,对提升北京西部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位于黑龙江的龙唐供热公司强化智慧热网建设,整合数据分析平台、监控操作平台、室温采集平台及投诉报修平台,通过综合供热模型计算,可精准指导负荷预测和参数调整。葫芦岛热力公司依托智能客服系统,创新实施“工单预警”机制,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出击”的转变。
青海“三江源”地区,年供热期长达7个月、极端低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大唐兴海、大柴旦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已进入第三个供热季,新建都兰县清洁供暖项目稳定运行,“新能源—电力—供热”全清洁转化体系,实现能源就地消纳及全过程“零排放、零污染”。
完善预案,实现全链守护
在西安寒意渐浓时,中国大唐供暖保障工作已进入临战关键期。10月29日,大唐西安热电厂组织开展鄠邑区政企联动供热中断应急演练,提升应对供暖季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
为提供稳定热源,中国大唐时刻保持极限思维,强化极端天气应对能力,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开展扎实有效的演练活动。
中国大唐聚焦电煤采购、运输、储备全流程,抢前抓早、提前谋划,持续巩固深化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战略合作,多渠道拓宽煤源,科学制定“冬煤夏储”、错峰储煤等采购策略,优化燃煤结构,加大长协煤调运力度,强化来煤接卸、存储等管理,确保储煤量足质优,燃料库存可用天数持续保持高位。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积极协调开通汽车煤,日均进煤可达1.8万吨,确保能源供应。
全力保供,尽显央企担当
走进大唐灞桥热电厂,锅炉与汽轮机的沉稳轰鸣交织成热力保供的“主旋律”。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细致检查热网循环泵、热网补水泵等重点设备,并对抽气管道等关键区域进行最后一轮地毯式排查,坚决实现“设备零缺陷、隐患全清零”。集控室内,值班员围绕供热系统参数展开精准调控,密切追踪一次网供回水温度,以“零误差”标准确保供暖首日外送温度达标,为城市居民温暖过冬筑牢防线。
在网面积5451余万平方米、热用户约44万户的大唐保定供热公司,自9月15日起陆续推进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的注水试压测试工作,工作人员对热力站运行情况逐一勘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供暖无小事,冷暖系民生。这个冬天,中国大唐人将继续以央企的担当、工匠的精神、奉献的情怀,守护一条条供热管网,温暖一座座城市,用“大唐温度”守护万家灯火。
数据来源:中国大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