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地铁扰民多年,竟因一条路未修(来信调查)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赵 兵 金 歆

编辑同志:

我们是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革镇堡街道后革村村民,大连地铁2号线正好在我们村子底下穿过。2011年该工程开工建设时就因爆破震动导致我们房屋受损,地铁建成运行后,噪声震动又让我们苦不堪言。请媒体关注该问题。

大连市后革村村民

接到来信后,记者赶往辽宁大连市,对读者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采访。

现状:地铁施工及通车运营造成房屋损坏,噪声、震动令村民难以安居

11月4日,记者来到大连市甘井子区,乘坐地铁2号线到后革站下车,出了地铁口向西跨过一条马路就到了后革村。

“这都是地铁施工时爆破震裂的。”村民于先生指着自己家房子墙面上的多处裂缝说。他家在村东头,离后革地铁站站口最近。“爆破震得石头飞起来,把我家房梁砸断了。”于先生说。

记者在村里随机走访,不少村民的房子出现横向和竖向裂纹。受访村民表示,地铁2号线途经后革村的这一段是2011年开始修建的,当时施工爆破震坏许多房子,有的房顶都被震漏了。

“我家房子的裂缝是2022年9月地铁通车后,慢慢开始出现的。”村民金先生说,他家是2021年盖的房子,“当时地基打得很深,还加了圈梁,结果地面和墙面还是开裂了。不光如此,我家的炕中间都被震塌了,现在只能搭块木板勉强凑合。”

金先生带记者绕到屋后,看两面墙连接处约有三指宽的裂缝,“我怀疑这是地基沉降造成的。”

地铁2号线每天从早上5点30分运营到晚11点30分左右,全年无休,100多户村民恰好住在隧道上方,列车经过时的震动和噪声,“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村民宋建(化名)表示,自己老伴本身有病,睡眠很差,因为地铁震动休息不好,雪上加霜。

记者在一户村民的家中待了一个小时,清晰地感受到有地铁列车从脚下经过。正值下午3点多,不属于高峰时段,大概7分钟就会有一列地铁经过。列车驶过的声音,如同窗外有拖拉机开过。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整个房子都好像在震动,记者坐在椅子上,明显感到椅子传来的震动,桌上放着的水杯,水面随之晃动。

金先生表示,“这种震动躺在炕上感觉更明显,让人心脏很不舒服。”

村民文先生家里5口人中有两位是盲人,盲人对震动和声音更加敏感,每次地铁经过时,“特别闹心,尤其是晚上安静的时候,睡不了觉,生物钟完全乱了。”

村民们多方反映,有关部门也多次到村民家里走访,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协商:区政府协调地铁减速降噪,给予村民3年噪声安置补偿

“施工过程中的爆破破坏,地铁运行中的噪声扰民,据我们了解,确实是存在的。”甘井子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地铁2号线后革村段地下为石灰岩,修建隧道要爆破,导致一些民房受损。2013年甘井子区有关部门联合大连地铁集团,对后革村房屋损坏情况评估后进行了补偿。

多名村民表示,确实收到补偿,但爆破房屋毁损太严重。“给我补偿2万多元,施工队说这房子5万元都修不好。”宋建说。村民苗先生也表示,“赔我5万多元,我不要钱,让地铁建设部门的人修房子。对方说,修这房子至少10万元。”

针对噪声问题,“在接到群众投诉之后,我们去年组织了入户噪声检测,发现有90余户存在地铁通过时噪声超标的问题。”甘井子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区政府协调地铁通过降速运行减小噪声。

对此,记者特意乘坐地铁2号线,在革镇堡站至后革站,确实感觉运行速度和噪声降低了。“我们当时希望能再降一点,但地铁运营方说已经降到最低的安全极限了。”甘井子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最近,当地给村民发放了临时噪声安置补偿,金额参照大连先前类似标准,作为村民搬出的租房补偿。

大多数村民签了协议领了补偿,但并不满意。“面积小于100平方米的每户每月给2000元,超过100平方米的每户每月给2500元,安置补偿期限从2024年3月至2027年3月。”村民王女士表示,“2027年3月之后怎么办?”村里每家人口都不少,房子普遍大,这个金额不够在附近租房。

“村里现在已经没耕地了,很多村民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出租房屋。”村民苗先生说,出去租房怎么生活?

甘井子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也坦陈,“据我了解,大约有一半村民对临时安置补偿方案不满意。”

村民认为,彻底解决问题,需要集体搬迁。记者采访时了解到,2012年村民反对地铁下穿民房和施工爆破去找建设方,地铁建设方曾召集村民代表举行会议商讨。“当时一位自称大连地铁2号线指挥部的卢姓负责人承诺,地铁开通后就立刻组织后革村整体拆迁。”参加了该会议的苗先生回忆。还有村民说,“听说地铁2011年开工后,施工许可证好几年没办下来,就是因为按相关要求完成居民拆迁后才能施工。”

受访村民直指,地铁施工时没考虑对地上居民的影响,通车后也未考虑噪声、震动的影响,才导致今天的局面。

追根:规划中地铁后革村段地上是道路,而该道路迟迟未修造成多年困扰

地铁设计施工时,是否考虑对地上居民的影响?11月5日,记者来到大连地铁建设有限公司进行采访。

“地铁设计建设没有问题。”大连地铁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泽青表示,地铁2号线的设计路由(线路走向)与大连一条规划中的市政道路即岚岭路走向一致。也就是说,按最初的设计,这段地铁上面应该是道路而非民房。不知为何,地铁2011年开建了,这条道路却一直没有修建。

“退一步讲,地铁设计建造本身也不需要考虑地上有没有房屋。”范泽青介绍,地铁2号线是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设计施工建造标准的,相关标准会要求坡度、曲率等,也要考虑地质影响,但不会考虑地面情况。他认为,只要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通过相关项目批复,理论上就不会对地上造成不当影响。

对于村民反映房屋受损问题,范泽青表示“房屋受损原因很难认定”,后革村许多民房质量不高,有的还年久失修。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和大连地铁方面仍然对地铁施工时受损的房屋进行了补偿,已尽到为民办事的责任。

对于村民说“地铁开工时因没完成拆迁而未取得施工许可证”,记者专门来到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调查采访。在对方出示的工程名称为“大连市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214标段”(即后革村所在区间)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上,发证日期显示为“2015年4月13日”,比开工时间晚了三四年,是否与拆迁有关?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时间久远,一时无法确定。

对于村民所说“大连地铁负责人曾承诺通车后组织后革村整体拆迁”,范泽青表示“不可能”,也没听说过“卢姓负责人”,“地铁修建不涉及地上拆迁,工程概算中没有这部分资金。”

然而,甘井子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出示了一份甘井子区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这份规划中,地铁2号线线路与规划中的市政道路“岚岭路二期”在这一区域重合,岚岭路正好经过后革村。

“只要开始修路,后革村肯定会拆迁。”甘井子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依照规划,地铁与地面道路原本应是相互配合建设的,可以降低地铁施工、通车对地上建筑的影响。”大连市自然资源局专项规划处处长赵剑凌也表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制定时,应与国土综合规划中的道路线路相一致。

那么,为何地铁和道路没有协同建设?

“地铁和道路建设要符合规划,但不是说这条路一定要在规划期限内建成。”大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规划落实、道路修建,要考虑城市建设需要、财力等,是个多方协同推进的过程。

出路:尽快开建岚岭路二期,市政建设要协同配合,更要多考虑群众感受

“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搬迁。”甘井子区委负责人表示,地铁降速也好,每月2000多元的补偿也好,只是暂时过渡措施,“但我们研究了相关政策,后革村的拆迁只能等岚岭路二期开建。不然无法立项,也无法筹措拆迁资金。”

这条早就纳入规划的道路,为何迟迟没有修建?

“岚岭路二期很早就纳入国土空间综合规划,但2021年才纳入大连市政府投资计划,2023年完成立项。”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负责市政道路建设,该中心负责人介绍,道路列入规划后,要等市政府下达项目前期费用投资、获批项目建议书、取得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取得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等诸环节后才能立项,之后才能开始建设。这些流程涉及多个部门,需要从全市层面通盘考虑。

未料,完成立项后又遇到新问题。该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准备征地时发现道路建设需要经过的一个地块,涉及后革村与大连市属某国企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该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问题不解决,便无法继续推进征地工作。道路建设就耽搁下来。”该工作人员表示,后来根据上级关于清理地方债的有关文件,辽宁省范围内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受到严格限制,道路建设由此暂停。

关系后革村问题能否解决的岚岭路二期,何时可以启动建设?

甘井子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当地化债情况,预计明年或后年可恢复许可道路建设。“争议地块相对于整个岚岭路二期而言范围很小,可以考虑先对村子进行拆迁,建设道路其他路段。如此既能加快道路工程进度,又能尽早解决后革村相关问题。”甘井子区委有关部门参与过相关工作的一名干部告诉记者,至于土地权属争议,因涉及大连市属国企,还需要请大连市政府协调推动解决。

本应造福群众的地铁、道路建设,却因为未能协同建设,让后革村100多户村民10余年不胜其扰。对此,甘井子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城市交通工程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要做好。同时,市政建设对老百姓的影响,还需要事先有更细致的考虑。大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规划编制后,各部门各方面如何落实,还需要加强监督,特别是在协同配合方面要进一步加强。

“一些部门做事还是过于考虑自身负责领域,缺乏从整体发展角度看问题的意识,也缺少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甘井子区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地铁修建的标准是理论上的,老百姓的感受是真实的。”甘井子区委负责人说,希望从市级或更高的层面协调不同部门配合解决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1:01:05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亲戚听说你上岸后啥态度?网友:酸炸了,气到住院还要我掏医药费

亲戚听说你上岸后啥态度?网友:酸炸了,气到住院还要我掏医药费

夜深爱杂谈
2025-11-07 17:31:14
退房时前台说消费2888元,我:单身一人,经理调监控脸色大变报警

退房时前台说消费2888元,我:单身一人,经理调监控脸色大变报警

黄家湖的忧伤
2025-11-14 11:53:29
他们放假了,连着共5天!迪士尼、九寨沟门票售罄,旅游从业者:流量大到出乎预料

他们放假了,连着共5天!迪士尼、九寨沟门票售罄,旅游从业者:流量大到出乎预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20:35:12
泰国王后低调访华,传统服饰成焦点,东方之美引发热议

泰国王后低调访华,传统服饰成焦点,东方之美引发热议

湘村大余
2025-11-17 12:03:45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红星新闻
2025-11-16 07:53:52
算了,不写陈志了,他就是一个“脸大头圆光有钱”的马仔

算了,不写陈志了,他就是一个“脸大头圆光有钱”的马仔

热点菌本君
2025-11-03 15:04:39
全运会三个细节,看清樊振东人品!恩师争议发声,对林诗栋不礼貌

全运会三个细节,看清樊振东人品!恩师争议发声,对林诗栋不礼貌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16 23:10:28
岛内痛斥高市早苗让台湾陷入险境,台学者:绝不容忍“台独”与日本右翼势力结盟

岛内痛斥高市早苗让台湾陷入险境,台学者:绝不容忍“台独”与日本右翼势力结盟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07:00:01
日本旅游股重挫,资生堂跌近10%,日本航空跌超5%,日本经济学家:若中国游客减少将影响日本经济

日本旅游股重挫,资生堂跌近10%,日本航空跌超5%,日本经济学家:若中国游客减少将影响日本经济

极目新闻
2025-11-17 09:37:57
空警-3000横空出世,B-21或未服役即落后,全球无对手!

空警-3000横空出世,B-21或未服役即落后,全球无对手!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2025-11-10 18:17:35
辽宁利剑出鞘:腐败有人查、问题有人管、利益有人护!

辽宁利剑出鞘:腐败有人查、问题有人管、利益有人护!

京都闻道阁
2025-11-17 09:43:15
郭德纲王惠出行,司机停车停路中央,工作人员竟伸手拦过路自行车

郭德纲王惠出行,司机停车停路中央,工作人员竟伸手拦过路自行车

小咪侃娱圈
2025-11-17 11:21:53
塞尔比夺冠,特鲁姆普又陪跑,奖金分配暗藏玄机

塞尔比夺冠,特鲁姆普又陪跑,奖金分配暗藏玄机

不凡体育
2025-11-17 12:46:56
葡萄牙一直强于阿根廷!但梅西能带队四连冠!C罗带队一直输!

葡萄牙一直强于阿根廷!但梅西能带队四连冠!C罗带队一直输!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6 23:29:36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一口娱乐
2025-11-12 12:40:48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近史博览
2025-11-15 17:57:41
“最惨富二代”!两年斗争没600亿资产,第一西服品牌成僵尸企业

“最惨富二代”!两年斗争没600亿资产,第一西服品牌成僵尸企业

毒sir财经
2025-11-16 23:03:07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数十年,“石头”终于快被摸完了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数十年,“石头”终于快被摸完了

朔方瞭望
2025-11-08 11:29:44
2025-11-17 13:28:49
人民网 incentive-icons
人民网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433352文章数 11808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沈伯洋如果被抓最高或被判死刑 成为"台独烈士"

头条要闻

媒体:沈伯洋如果被抓最高或被判死刑 成为"台独烈士"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健康
教育
亲子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数码要闻

戴森新一代无叶冷暖风扇AM15发布,首发价3790元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慈母多败儿 !穷家富养,初中生的一双球鞋2600块

亲子要闻

哥哥教糖糖学习,糖糖不认真学还告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