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北期间的吴石
近日,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播出后反响热烈,更多人将目光投向吴石、朱枫等早期为祖国统一而奋斗的隐蔽战线工作者们。《环球时报》记者专访该剧史实顾问、该剧历史脚本《冷月无声:吴石传》的作者郑立,听他讲述剧集背后的真实历史。
从日本带回56箱资料
吴石才学渊博,是国民党军中少有的文武兼通的儒将。公开史料显示,吴石在抗日战争期间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屡建功勋;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毅然选择为中国共产党工作,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军事核心机密搜集与传递,参与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发展组织骨干等大量工作。
青年时期的吴石曾去日本学习。期间他注意搜集日本社会、经济、军事各方面的信息,经常去日本的军港等军事基地进行调查。所以1934年回国时,吴石带回了整整56箱资料,其中绝大部分是他搜集到的日本国情、军事情报,这也为他日后开展对日作战情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934年吴石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回国后,并没有像某些国民党官员一样,选择去一些‘油水’比较多的部门任职,而是选择了‘参谋本部第二厅’中一个专门研究日本国情及搜集军事情报的机构工作。”郑立说,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因为吴石的主持,国民党对日军的情报研究工作取得积极成果。1939年日本对苏联发动“诺门罕战役”时,苏联方面就是利用吴石提供的情报,取得了粉碎日军军事进攻的战果。
吴石人生中的重大“转折”无疑是1949年8月选择赴台继续从事隐蔽战线的工作。1941年12月,中国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后,吴石就开始进行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人民发动了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二·二八”群众运动,吴石跟随国民政府“台湾宣慰团”第一次踏上台湾岛,他对台湾有了直接且具体的感受。回大陆后,吴石对地下工作的助手说:“如果进步力量有办法派些人员去台湾工作,这倒是个好机会。”
冒极大风险输送情报
1949年6月,吴石与福州同乡、中共秘密党员吴仲禧见了最后一面。吴石说,福州绥靖公署任职结束后,他要到台湾去。吴仲禧请他考虑是否有把握,如果不去,可以就此留下,转赴解放区。吴石坚决表示,自己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不算什么。1949年8月,吴石与妻子王碧奎和年龄最小的一双儿女飞赴台湾,留下大儿子和大女儿在大陆。
郑立表示,去往台湾之后,因为海峡阻隔,吴石实际上中断了与我党的联系。尤其是在台湾的“白色恐怖”时期,从事情报工作极其危险,他本可以放弃危险的地下工作独善其身,但为了民族大义、为了早日解放台湾,吴石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冒着极大的风险前往香港与我党驻港情报组织接上关系。
郑立告诉记者,除了开展情报工作外,吴石赴台后为早日解放台湾,一直策划在台湾发动阵前起义。“吴石曾派人将其发动阵前起义的计划和部署送回大陆,这个过程相当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目前公开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郑立称。
1950年3月,吴石不幸暴露,在台湾被捕入狱。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1950年6月10日,国民党特别军事法庭进行秘密审判,吴石被宣判死刑。他当庭留下绝笔:“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之后,吴石从容走下刑车,英勇就义。
“我党负责情报工作的李克农同志得知吴石牺牲后,为妥善安排相关事宜,连续几天没有合眼。吴石情报组遭到破坏后,党组织第一时间启动了营救计划,然而国家局势动荡,营救行动遇到重重阻碍,为优先确保未暴露同志的安全转移,对烈士家属的接应照顾只能暂缓,并秘密推进。”郑立介绍称,组织上请当时在上海工作的何康将吴石牺牲的情况当面告诉其在大陆的子女,并告诉他们,吴石的其他家人还在台生活,情况不明,一些与吴石有关联的同志还在台湾继续工作,请他们注意保密,不要透露吴石在台从事地下工作的相关事宜。
“正是这样的保密措施,当时确保了吴石家人在台的安全,也保护了其他在台工作的同志,可以说隐蔽战线英雄的家人也是战士,为了祖国统一默默作出很多奉献。吴石牺牲后,出于保密需要,其英雄事迹几十年没有被公开宣传报道,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逐渐公开。”郑立表示,在开展历史研究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隐蔽战线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让“隐姓埋名”成为很多人的常态。“他们的事迹我们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无法知道。也许他们的姓名永远无法被镌刻在丰碑上,但他们的贡献已经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他们的功勋永世长存。”
(来源:“保密观”微信公众号。原文载《环球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