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到巩昌时,进入一户乡野人家,看见这家人全都瘦削不堪,像生病吃饭时的样子。老幼都聚集在一起,看他们吃的东西,是一种糊状且颜色发青的食物。询问他们,他们回答说:“把青草切得极碎,加少许榆树皮,煮成这个。”我说:“这怎么能吃呢?”他们答道:“去年冬天连这个都吃不上啊。”原来贼寇骑兵纷扰,百姓荒废耕作已经很久了。
![]()
清代古堡遗迹,每有贼寇,村民边据守此处逃生
巩昌多山,离城几里地外,村民就在山上修筑寨子,联合几个村的百姓共同据守。因为险峻,贼寇无法攻破,相比城里,似乎更为稳固。然而寨子上也有缺粮的时候,而且很多地方缺水。巩昌属地即将出现饥荒,早晨的鸡也多在夜里鸣叫。又有九头鸟鸣叫,每次鸣叫贼寇就会到来,当地人就把这作为躲避的依据。甲子(1864年)年之后的几年都是这样。乙丑(1865年)年,巩昌被围困,时间长了粮食断绝,瘟疫又正好发生,死亡的人非常多,一天达到三百多人,(尸体)都被饥民割下来吃掉,没有一具是被安葬的。一个人走路忽然跌倒,大家以为他死了,跑过去割取他的肉。那人痛苦地告诉(大家):“我还没死,求你们稍等一下。”话没说完,肉已经被割光了。又有一个人饿倒在路上,大家去割他的肉,一个人摇手说:“不行,他还没断气。”那个人(指饿倒的人)却说:“可以了!忍一时之痛,胜过让我忍受几天的饥饿。”众人听了他的话,一哄而散。而他两条大腿上肉多的地方,已经被怀揣利刃的人割去了。贼寇在外面围困,瘟疫在内部发生,夏秋之交,城里人互相残食的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贼寇退去后,东门外,道路南边的白骨堆积如山。过了一年,尸骨的残余之气,化成了虱子。(虱子)接触到活人的气息,能够横着飞。经过那个地方的人,在几十步外,(虱子)就飞落到人的衣服上,稍微靠近(尸骨堆)衣服就会被(虱子)布满,经过伏天的雨后才绝迹。
当贼寇围困、粮食断绝的时候,客居此地的人,无论是官员、商人、奴仆,大多与本地人联姻,有的做妻,有的做妾,即使是官宦人家的女子,也顾不上仔细挑选。他们商议说:“长久待在这个地方,不死于饥饿,也必定死于贼寇之手,待字闺中的女子尤其值得忧虑。与其一下子崩溃,任凭贼寇为所欲为,不如把她们嫁给外地人,让她们跟着离开,还能保住性命。”所以有女儿到了出嫁年龄但没有钱财可以逃离的,不论(对方是)哪里人、贵贱如何,只要听说名字就嫁给他。陇西是巩昌的附郭县,陇西西边四十里是渭源。渭源陷落后,巩昌昼夜戒严,所有百姓荒废耕作,人吃人的情况,都发生在那时。到了丙寅(1866年)年春夏,贼寇骑兵绝迹,人心渐渐安定,粮价也稍微下降。有人认为贼寇连年来进攻没能得逞,大概将要放弃这里了。有人认为巩昌城坚固、兵力强大,贼寇即使再来,也做不了什么。
八月初一,夜里快到四更时,城内喊声四起。当时孟麟轩公代理陇西县令,以为贼寇来了,将要命令差役登城防守。探子报告:“北关已经失守,贼寇的大部队此刻已经进城。”原来半个月前,贼寇就混迹在城内,到这时突然发难,所以能够开门接纳城外的贼寇,(贼寇)如入无人之境。孟公见事情紧急,就率领差役护卫他的妻子儿女出了官署。官署东南几十步外有座鼓楼,高大坚固,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于是登了上去。并向众人呼喊:“凡是跑到楼下的都可以上来。”于是男女登楼的有三千人。那些离鼓楼远的人,无处躲避藏身,都在睡梦中或被俘虏,或被杀死,统算全城的人民,除了这三千人之外,没有一人幸免。
![]()
威远楼,清同治回乱时,只千数人据守此处逃生
天亮了,全城都是贼寇的旗帜。贼寇攻打鼓楼,孟公率领众人揭下砖瓦打击他们,每天好几次。几天后,有人倡议向贼寇投降,孟公用大义晓谕他们,众人的情绪稍微稳定下来。然而鼓楼上的人已经五六天没吃东西了。起初,城破登楼时,孟公曾用重赏派人出城告急,正好某位统领(据杨凌霄《陇西被兵记》,应该是傅先宗)暗中带兵赶到。当时巩昌的精华物资,已被贼寇运走殆尽,本有离开的打算。等到某统领的军队到达,贼寇就率众离开了。楼上的人因为满城骚动,怀疑贼寇将要大举进攻,又商议投降。孟公见贼寇既已纷乱骚扰,众人的情绪又如此离心离德,不觉一气之下昏死过去。等到他们知道是贼寇退走、官兵到来时,孟公的身体已经冰凉了。
官兵进城后,怨恨城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得到,就登上鼓楼找人搜查,从孟公夫人以下,每人只剩一件单衣,其余物品全被士兵拿走。这时是城破后的第七天。孟公名钟瀛,是四川中江人,慷慨有大志谋略,擅长骈文散文等各种文体,凭借军功进入仕途,此前任陇西县丞,驻在县城南九十里的武阳分署,能够团结众人意志,讲求防守抵御的策略,贼寇不敢侵犯他管辖的地区。等到代理陇西县令时,仍然想用治理武阳的方法来治理这里,但因为事情多有牵制,而且上任不久,就遭遇了这场灾难。他死后家境萧条,依靠众人帮助,夫人和公子才得以护送灵柩回乡。典史某人在城破时逃到远方,听说孟公去世,向上级禀报说城池的克复,是由于自己出境求援的功劳,上级官员认为他有能力,于是委任他代理陇西县令。巩昌收复后,人民全部遭到杀害或被掳走,城乡于是人烟断绝。那寥落的景象,比起兰州恐怕还要严重。此后西宁失守,西北一带,处处戒严,甘肃境内于是没有一片净土,只有秦州还称得上完好。当时因为投奔依附的人很多,渐渐有了人满之患,不但米价如珠、柴价如桂,客居很不容易,即使是本地人也时常感到艰难。
节选自北京抖音服务公司开源软件“识典古籍”中的《流民记》(清王庸著),由DeepSeek翻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