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国央企一般分一级公司(总部、集团)、二级公司、三级公司,有些单位还有四级、五级公司。
以央企为例:
集团、总部是整个组织的“大脑”、“中枢”,属于统筹管理的角色,
通常负责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重大决策、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协同、对子公司的监督考核,以及对外关系等。
二级公司(一级子公司),通常代表业务板块或集团在各省的分支机构,
举个栗子,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电力、华润燃气、华润置地、华润医药等等,就是分属不同业务板块的二级公司。
二级公司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分解集团战略,负责本业务线的运营决策、资源整合、市场开拓,
另一方面管理下属三级公司,完成经营指标及授权范围内的投资、研发任务。
三级公司(二级子公司)及以下,则是负责执行具体生产经营任务的公司,
他们距离市场最近,公司的产销量、成本、质量、安全等各项运营指标就是靠他们完成。
那么在不同级别的公司工作,分别是什么体验呢?
以个人经验和观察来说:
集团总部平台高、视野开阔,是最像“ZF机关”的一个层级。
从这张某央企集团总部的组织架构图就可以看出,总部的党口及行政、监督部门的设置最为齐全,工作模式也更接近于机关公务员:
![]()
一方面总部起点高、稳定性最好、离集团领导最近、晋升相对较快。
但总部也是卧虎藏龙之地,随便拎个人出来都是顶级学历+背景傍身,所以竞争也激烈。
另一方面总部实质性的业务不多,更偏重于宏观层面的做规划、定方向,沟通协调、文字、汇报类的工作比较多,
时间久了对于业务其实是有点纸上谈兵的,具体业务能力的提升更是有限。
所以总部更适合于综合能力特别是“笔杆子”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强、擅长宏观思维的人。
二级公司负责上传下达,对上承接业务指标、ZZ任务,对下统筹本业务板块工作、分解任务。
这个层级既能接触到很多核心业务,又能积累管理经验,汇报层级也相对较高,还能接触到集团领导,整体来说仍然是不错的平台。
但二级公司也是一个“夹心层”,因为既要落实总部战略规划,承接经营指标,又要分解任务、调动三级公司执行力,
很有可能还得经常出差,对上对下的协调工作也相当多。
所以二级公司更适合于业务、管理两手抓的复合型人才。
三级公司承担着具体的经营指标,任务繁重,是压力最大的一个层级。
这个层级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层单位”,活干得最多、扛的指标最重、考核压力最大、做出了成绩还天高皇帝远不容易被领导看见。
三级及以下公司稳定性也是最差的,裁员降薪、竞聘分流、人才沉淀池...等等通常也发生在这类公司,所以自媒体上,吐槽者众。
这个层级的好处就是距离市场近、对于具体的业务能力锻炼最大,
此外薪酬与经营业绩强挂钩,对于一些效益好的单位来说,收入有可能超过一二级公司。
当然,对于效益不好的公司来说,也很惨。
所以,三级及以下公司,更适合具备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实操经验、或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实干家”。
以上,整体而言:
稳定性:总部>二级公司>三级公司,
发展空间:总部>二级公司>三级公司,
薪酬:二级公司>总部,至于三级公司,完全看政策和经营效益,差异很大。
当然,一二三级公司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对于普通人来说,主要看你自己手里有什么牌,以及以这些牌,走哪条路更能拿到结果。
商务、咨询加V:all-for-freedom1202
加,了解更多国央企规则与生存、进阶之道
送深度咨询一次+原价299精华资料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