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北京闷热得像一口没有出气的铝锅,63岁的熊向晖把打印好的离休申请塞进公文袋,递给秘书时说了句:“身体真有些吃不消了。”短短十几个字,却让不少老同事心里一沉。就在文件准备上报的当晚,消息像穿堂风一样飘到了钓鱼台——此刻正在为中信公司缺人发愁的荣毅仁,猛地合上文件夹,只留下一句:“得赶紧见见老熊。”
![]()
熊向晖在胡宗南身边潜伏十一年,“一个人能顶几个师”这句话当年传遍延安。解放后他转入外交与统战领域,担任过驻墨西哥大使,又跟着周总理跑过许多谈判桌。外界只看到他的机敏,却忽略了日积月累的高血压与胃病。申请离休并非矫情,实在是精力不济。
可荣毅仁的难处同样现实。中信公司刚起步三年,架子大、编制小,业务已铺到香港和欧美,协调口子却堵在“党务领导空缺”这一关。荣毅仁不是党员,党组书记只能空着;没有合适的人坐镇,各部委文件转不进来,外汇额度批不出去。就在这当口,熊向晖递上了离休申请,等于一份现成答案送到门口。
7月初的一个午后,香港客商挤满和平宾馆那间八平方米的“鸽子笼”办公室。荣毅仁谈完合同,立刻给熊向晖打电话:“老熊,到中信来,咱们一块干。”电话那头沉默数秒,只有风扇哒哒的声音。熊向晖半开玩笑地回了句:“我来,可别当吉祥物。”
组织部门随后做了调研。叶剑英、聂荣臻听说熊向晖要“退休”都摇头:“六十多算什么老?正该用。”10月9日,中央下达任命:熊向晖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接到任命的第二天,熊向晖背着旧公文包来到和平宾馆。门口的保安以为他是找人维修电视的,还热情指路。一个信托投资公司,被误认成“收旧家电”的,这种尴尬足见中信当时的冷启动难度。
![]()
熊向晖先抓“超编”问题。公司原核定60多人,实际业务跑到200多人都不够。与其四处借人,不如堂堂正正报编制。他与荣毅仁磋商,先写一份市场预测——未来五年,中信至少要参与境外贷款、卫星通信、房地产、银行四大板块。每个板块测算所需岗位,再折掉冗余,最终给出500人的申请数字。荣毅仁犹豫:“会不会被认为狮子大开口?”熊向晖一句“先把底线亮出来,再让中央来‘砍价’”,让方案得以上报。国务院最后批复400人,问题迎刃而解。
编制到手后,熊向晖在人事安排上玩了个“嵌套”。副总经理来自国家计委、经委、内贸部、中组部,再加公司内部提拔一位。调进来的人带着各自系统的资源,“窗口”瞬间打开。一批紧缺的外汇额度券、减免税批文就是这样跑出来的。有人打趣:“老熊这一折腾,中信跟谁都说得上话。”
![]()
1983年,北京国际大厦破土动工。资金七成自筹、三成银行贷款,土地指标在北京市规划部门卡了两周,是熊向晖带队敲定;手续办齐,只花了五个工作日,业内称之为“中信速度”。大厦落成后租给97家境外企业,两年回本。楼里某日举办酒会,一位港商感慨:“大陆也能做写字楼生意,真没想到。”
同年,中信瞄上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香港嘉华银行。港英政府顾虑坏账,不敢轻易松口。谈判桌上,熊向晖一句粤语“唔怕,账底我哋同你分担”打开僵局。最终中信出资3.5亿港元控股,条件是港府负责追债。这桩收购让中信第一次摸到国际金融的脉搏,也让不少中国企业第一次意识到:买银行,比找银行贷款更划算。
![]()
卫星项目则更富戏剧性。美方抛售“亚洲一号”通讯卫星股权,中信连夜测算盈利模型,发现风险可控。荣毅仁需要拍板,却担心外界对“折腾太大”有意见。熊向晖一句“卫星当年打不下来还不是钱的问题,现在买下天上那口锅,就能给全国电视台卖频道”让决策层豁然开朗。不到五年,卫星运营收入全部覆盖成本,还带来了数倍利润。
1985年7月,荣毅仁终于递交入党申请获批。党组织缺位的历史问题彻底解决,熊向晖则婉拒了总经理职务,只保留副董事长衔接着外部资源。他常说的一句话在公司流传很久:“企业要赚钱,先得把账目对上;要发展,先得把门对外开。”
1989年1月,熊向晖正式卸下中信职务。离开那天,北京飘小雪,他站在国际大厦玻璃幕墙前,说了句轻飘却掷地有声的话:“我先撤,你们往前冲。”那年中信资产刚破百亿;五年后,已经是三万名员工、13个直属公司、7家海外子公司,资产总额超八百亿的大型综合企业。
![]()
时代不会记住每一次文件审批,却会记住拐点上的抉择。熊向晖放下离休申请,转身进入中信,这一步看似偶然,实则搭上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资本与管理观念的快车。荣毅仁需要一位懂政策、通人情、敢担当的“主心骨”;熊向晖则在晚年找到了用武之地。两人互补的合作,让一个八平方米的鸽子笼,迅速成长为面向世界的投资巨舰。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