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有人说:“现在的课本越来越难,完全看不懂讲啥,考试和课本也脱离,课本学了一滴水,考试要考一片海!”
暂且不讨论这个问题,先从我刚开始工作的一个故事说起。
那会刚进学校不久,有一天我正在看早读,马上要到第一节上课时间,教导主任匆匆跑来对我说,今天专家要听你的课!
当时我瞬间吸了口凉气,好家伙,昨晚才跟同事出去吃了串串,回家有点晚,虽然我每天都有认真备课,但那天跟平常比算是有点潦草了!
过了会有位副主任跑来对我说:“你记得要好好表现,这个专家脾气有时候比较着急……”
妈呀,那我一个新手,肚子就那点墨,一下下就能被看穿!咋整?
算了只能按平常那样上了,只要我每天努力进步一点点,后面肯定会越来越好,毕竟每个人都是从新手过来的。
谁知道我讲完后,专家竟然和蔼地跟我微笑说:“我看出来了,你是新老师。”
哈哈,后面她就针对那节课提了几个问题,还好我差不多都答到点子上了。
还单独花了一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讲评,说得那话真的让人醍醐灌顶,对老师们很有启发性,太厉害了!
临走时还专门对我说:“我感觉你挺好学的,就按照我教给你的方法,好好干!”
![]()
真是给我莫大的鼓励!到现在想起来我都很感动,也感谢她当时给我面子。
因为我们有位老教师说,这位教研员对知识研究很深,如果谁课堂上没讲好,她甚至会当场打断自己上去讲。
还好还好,她给了我面子,哈哈!
其实我们通常翻开孩子课本,感觉就那点内容,也没有结论,没有定理啥都没有。
似乎很简单,但其实里边要把东西讲透彻,思维延伸到位并没那么简单。
有家长说把课本打开想帮孩子辅导,结果里边全都是空空的,没有一个结论,无从下手啊!
不像咱小时候,哪怕什么都没学会,把课本打开定理结论记一记,例题看看。
就算上课没听懂,看看定理结论,做做练习题也能学会。
其实各有各的好吧,从现在的卷子和出题大趋势来看,以西安为例,目前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是相对比较好的。
每节课几乎都有三个小绿点,层层递进,先是提出问题,再是解决问题归纳出一般规律,然后是再练习一道类似题目,升华本节课内容
其实现在考试内容更加灵活,我们小时候学习内容主要掌握了知识点,练习会了就行。
现在的题目不仅仅要会结论,要会做,更注重考察具体思考过程和思维深度。
低年级学的内容可能在思维生长方面已经升华到高年级阶段了。
就拿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来说,它虽然四年级才学,但是一二年级的时候就有涉及运用,因此孩子真正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没那么陌生。
还有小学的追击问题到初中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相当于对小学知识的一个延伸,以及新初一刚学的有理数加减法这块的内容,道理上跟小学中高年级学的内容是相通的。
让思维更有深度,让成长更有厚度,这便是看似“难懂”的课本背后,最珍贵的教育初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