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做好的日本红叶季攻略还没捂热,不少人就忙着退订机票酒店——这几天,中日航线的变动让不少人的出行计划打了折,而这一切的起点,还要从一则安全提醒说起。
作为隔海相望的邻国,中日之间的旅游往来曾格外热闹,每年都有大批国人带着对樱花、温泉的期待奔赴日本。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2024年公开数据显示,当年中国游客赴日消费达1.73万亿日元,占访日外国游客总消费的21.3%,也占到了日本GDP的1.58%,实打实成了当地旅游业的重要支撑。可近段时间,日本当地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案件频发,相关安全隐患逐渐凸显,再加上部分不当言论影响,两国人员往来氛围悄然变化。
![]()
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率先发布提醒,建议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随后多家航空公司迅速响应,国航、南航、东航、川航、厦航等陆续推出政策:12月31日前,涉及日本航线的旅客可免费办理退改。政策一出,不少人的出行计划随之调整,原本爆满的赴日订单迎来退订高峰,东京银座部分酒店12月的中国游客订单减少近三成,大阪心斋桥的药妆店也没了往日中文导购忙不过来的景象。
![]()
航班方面的变化也很明显,据航空业相关统计,相比此前中日航班的恢复态势,近期航班量已下滑14.5%:全日空计划12月起削减20%的中日航线,国内多家航司也在根据客流调整运力,将部分日本航线的资源转向其他热门目的地。要知道,中国航司原本占据中日航线80%的航班量,这样的调整让这条“空中通道”明显冷清下来。
更受影响的还有日本当地依赖中国游客的行业。此前有行业分析指出,每100万中国游客赴日,就能为当地创造2.3万个就业岗位,而目前与中国游客相关的60万个岗位都面临不确定性。原本指望红叶季、滑雪季盈利的民宿老板、滑雪场工作人员,如今不得不重新规划运营计划,甚至有商家开始研究中国国内的旅游市场动态,琢磨起“反向引进”中国特色体验项目。
有意思的是,面对这一变化,日本部分媒体和行业从业者开始反思:有媒体发文提及“需找回曾经的待客初心”,不少旅游从业者也呼吁改善服务品质、保障外国游客安全,希望能重新赢得中国游客的青睐。而国内游客这边,不少人把原本的日本行程改成了国内游,新疆的胡杨、云南的秋景、东北的初雪成了新选择,有游客调侃:“与其纠结境外出行的安全问题,不如好好逛逛自家的大好河山,省心又安心。”
国与国之间的人员往来,从来都离不开安全的底色和相互尊重的基础。就像出行前人们总会先确认目的地是否安全、服务是否靠谱,跨国民众交流的热度,也始终与双方的相处氛围紧密相关。此次中日航线的调整和赴日旅游的变化,不仅是游客基于安全的理性选择,更提醒着:只有重视彼此的关切、守护好交流的底线,才能让跨国往来的脚步走得更稳、更远。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无论是境外游还是境内游,安全与舒心永远是第一选择,毕竟欣赏风景的初衷,本就是为了感受生活的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