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原创 — NO.74
一场关乎老工业基地命运的战略转型。
作者 | 辰壹
出品 I 芯潮 IC
ID I xinchaoIC
图片 I unsplash
东北三省——这片曾铸就共和国工业辉煌的黑土地,正悄然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芯”动力。
这片曾经撑起共和国工业脊梁的沃土,如今正借助其深厚的产业积淀、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坚定的政策支持,在半导体领域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随着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振兴东北"战略的深入实施,东北芯片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已形成「辽宁沈阳为核心、辐射吉林、黑龙江」的产业发展格局,整体上已形成包含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在内的较全产业链条,并在半导体设备特别是薄膜沉积、涂胶显影、精密零部件上取得突破,产业跃升不断加速。
![]()
辽宁:产业链最完整,制造实力突出
01
在这幅渐次展开的产业画卷中,辽宁以其最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东北“芯”版图的核心引擎。
辽宁拥有东北地区最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特别是在芯片制造和装备领域实力雄厚。省内高校林立,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为国内芯片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作为辽宁芯片产业的中心枢纽,沈阳始终走在全省前列——2004年,沈阳建立了全国第一个IC装备产业制造基地;2005年,沈阳建设全国唯一的IC装备专业孵化器,成立了国内首个IC专业精密零部件加工中心,芯源微、拓荆科技等龙头企业也纷纷落地与此。
当前在沈阳、大连、锦州等城市已形成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在沈阳浑南区设有“北方芯谷”,占地面积5.1平方公里,共分为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东湖片区、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五三片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张沙布片区等三大片区。各片区各有拥有针对的芯片的生产,涵盖前道设备、后道封测、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多项技术国际领先,充分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
![]()
代表企业:
沈阳拓荆科技
专注于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 先进存储和先进封装、HBM、MEMS、Micro-LED 和 Micro-OLED 显示等高端技术领域,已进入国内主流芯片生产线,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重要力量。
沈阳芯源微
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起创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半导体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半导体装备与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已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丰富的产品系列,其涂胶显影设备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多家主流芯片制造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大福大连宇宙电子
成立于1937年,1965年生产日本第一台AGV,2000年开展半导体业务,长期深耕工业搬送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有多达4040项专利,是当前AMHS系统行业龙头。
神工半导体
专注于集成电路刻蚀用单晶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硅单晶棒、硅筒、硅盘片、硅环片等,几乎全部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美国等知名客户。
![]()
吉林:特色工艺见长,产学研结合紧密
02
当辽宁的制造与设备为东北芯片产业夯实了地基,毗邻的吉林,则凭借其在特定领域的精耕细作,为这幅版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又一笔。
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科研院所的强大研发实力,吉林省在半导体激光器、CMOS图像传感器、功率器件、光电芯片等特色工艺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吉林建有长春智能光谷产业园、吉林市半导体产业园等垂直载体,并落地华微电子 8 英寸芯片项目、华耀先进功率器件封装基地等重点工程。同时,吉林在汽车芯片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望与本地汽车产业形成协同效应。
![]()
代表企业:
长春半导体有限公司
前身为原电子工业部国营第779厂,是六五期间我国定点研制、生产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大型骨干企业,曾被电子工业部列为全国22个骨干军用电子产品生产研制单位,主要承担国防军工领域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光电器件、微波器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主要产品包括光电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光电耦合器、集成电路。
长春长光辰芯
专注于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科学成像等领域,多项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九大产品系列,超50款标准产品,包括面阵传感器、线阵传感器及定制化解决方案。在工业成像领域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占比15.2%,国内排名第一;在科学成像领域: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占比16.3%,国内排名第一。
吉林华微电子
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国内功率半导体芯片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在电源管理芯片、功率器件等产品上具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拥有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等多条生产线,芯片加工能力每年400万片,封装资源每年24亿支,模块每年6000万颗。
长春光华微电子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微电子、光电子领域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激光器芯片领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
![]()
黑龙江省:基础研究扎实,材料领域突破
03
吉林以特色工艺见长,向北望去,黑龙江则依托其扎实的基础研究底蕴,在产业链的上游材料领域默默构筑着另一片高地。
黑龙江凭借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实力,在半导体材料、MEMS传感器等基础领域有着深厚积累。近年来,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方面取得多项突破,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神工股份在大直径刻蚀用硅材料领域全球领先,科友半导体在碳化硅材料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大庆溢泰在砷化镓材料领域国内第一。
从地区产业园区来看,黑龙江哈尔滨新区,正在加速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第三代半导体产学研聚集区;穆棱市北一半导体生产基地位,依托 "链核" 效应,成功招引晶圆工厂、AI 智能家电、半导体测试机、中韩 SIS 智能工厂等 4 个配套项目,形成"芯片-模块-整机" 的完整产业链条。
![]()
代表企业:
哈尔滨科友半导体
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与生产、衬底制作、器件设计、科研成果转化,在碳化硅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包括成功制备12英寸半绝缘碳化硅单晶,这是继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单晶制备后的又一里程碑,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哈尔滨海格科技
专注于全集成红外接收器为主的光电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最重要的“全集成红外接收器”研发、生产企业之一,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供销关系,市场占有率居于国内第一、国际第二。
北一半导体
集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设计、封装、测试及营销于一体的民营高新企业,是黑龙江省首家IGBT模块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工业控制、白色家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风力发电5大领域。
八达通用微电子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八达集团公司为主组建的以生产RC/RCD薄膜无源集成电路为主导产品的中外合作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已拥有一条0.85um的6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公司产品覆盖ESD保护器件,EMI滤波器件等集成无源器件,同时还包括电阻阵列、电容阵列、二极管阵列等。
总体来看,东北芯片产业避开同质化竞争,依托中科院系统和哈工大、吉大、东大等知名高校,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在功率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细分领域建立起独特优势。
与此同时,东北三省在装备制造、汽车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刚需,也为芯片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东北积极推动芯片企业与本地装备制造、汽车、工业控制等优势产业深度合作,构建从芯片到整机、系统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这种产业协同效应,正是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东北芯片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东北三省的强"芯"之路仍需在多个维度寻求突破——既要加强三省之间的产业协同,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也要创新人才政策,让这片土地不仅能够培养人才,更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既要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也要完善投融资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纵观东北的强“芯”之路,这不仅是单一产业的崛起,更是一场关乎老工业基地命运的战略转型。它证明,这片深植工业基因的黑土地,完全有能力在新一代科技革命中再次挺立潮头。前方的挑战依然存在,但东北三省已汇聚起“芯”火之力,正以坚实的步伐,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半导体版图上,勾勒出一个日益清晰且不可忽视的坐标。
一个源自东北的“中国芯”故事,正迎来新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