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言论引发中国强烈反弹,驻大阪领事X帖威胁、互召大使、旅行警告及航空退票,中国官媒警告冲突或波及美日,11月16日海警巡逻钓鱼岛,进一步激化。若外交争端升级蔓延致贸易中断,将重创我国制造业核心供应链,远超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因为我们高度依赖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化工材料、医疗设备、汽车零部件及特种钢。
高市早苗言论后中日外交持续升级,海警船进入钓鱼岛意味裂痕加深、风险扩大。
![]()
自11月7日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在议会说了一句我们不愿意听到的话,我驻大阪总领事在 X 上的一篇帖子中威胁要如何之后,中日外交争端升级。
我国反应异常强烈。
不仅中日互召大使,我国并于11月14日周五发布旅行警告,劝诫国人避免前往日本。三家中国航空公司周六表示,飞往日本的机票可以免费退款或更改。
我们的官媒还以非常罕见的措辞批驳日方。周六晚间,中国官方媒体指责高市早苗策划了一场政治噱头,“不仅危险地挑衅,而且根本上是错误的”,并警告说任何中日冲突很可能会牵扯美国,并可能“迅速演变成一场难以想象的大规模冲突”。
中央电视台周日报道,教育部敦促已在日本及准备前往的中国学生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建议国民“谨慎重新考虑”在日本留学,理由是安全环境不稳定。该指导虽并非禁止,但可能导致去年超过12.3万名赴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急剧下降。
日本方面也没有妥协的迹象。
![]()
虽然面临我国的强烈反应、日益增长的外交压力和新闻媒体的批驳,日本似乎不愿妥协。不仅高市早苗并未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收回我们认为不妥的讲话,在我们周五建议国民避免前往日本后,日本外交部还敦促我们采取“适当措施”。
此前的11月11日,日本自民党外交小组和外交调查会还通过决议,要求日本政府采取坚决的应对措施,包括将我国驻大阪总领事宣布为“不受欢迎人物”。所谓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是外交领域一种常见的做法,意思就是要求相关人员自行离开,比如被派遣国召回,但要是对方不想体面的话,那可就是被驱逐出境了。
与此同时,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在11月14日召见我国驻日大使吴江浩,并就我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平台上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论提出抗议。日本外务省表示,吴江浩强调了中方的立场,而船越健裕则基于一贯以来的日本政府立场进行了反驳。
海警船进入钓鱼岛,外交纠纷进一步升级。
![]()
11月16日《NBC NEWS》报道称,周日,中国海警发表声明称,已在钓鱼岛周边水域进行执法巡逻,我国一直强调钓鱼岛属于中国。声明说:“中国海警1307号舰队在钓鱼岛领海内巡逻……这是中国海警为维护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合法巡逻行动”。
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四艘中国船于周六绕过“尖阁群岛”诸岛航行,周日进入日本水域,现已离开。
这里的东海无人岛群在国际社会为有争议水域,中日多次围绕日本管辖的岛屿对峙。日本称之为尖阁群岛,我国称之为钓鱼岛。
如果外交纠纷升级最后蔓延到贸易领域,对我国有何影响?
![]()
从特朗普出访总是伴随着与外国签订贸易协议或稀土协议,或其他经济协议,我们可以观察到,典型的外交策略,是用来交朋友做生意的。
由于建国时即存在的台海问题,我们的外交资源很大程度用在如何争取外国承认中国领土的统一大事上。这种并非以经济发展为最高目标的策略,有可能导致外交纠纷继续升级,一旦失控,则会波及贸易,导致中日贸易中断。
我是经济研究人员,所以我比较关心,一旦外交纠纷蔓延波及贸易中断,对我们的企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至少最近十几年以来,在多数年份,我国对日本商品需求很大,年进口金额一直在1500亿美元左右波动,对日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与我们和其他国家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截然不同。这已经显示出中日贸易的特殊性。
![]()
2024年,我国从日本进口商品总值俄1563亿美元,对日出口额1520亿美元,中日贸易逆差为43亿美元。为什么我们与日本的贸易大体上以逆差为主呢?因为我们领先全球的制造业,从日本的零部件和关键辅料高度依赖。
从我们进口日本商品的分类看,最近十几年一直以汽车零部件、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化工产品、特种钢这五大类为主。
一是汽车和汽车零部件。
![]()
2024年,我国从海外从日本进口22.8万辆汽车,占当年进口汽车总数的32.6%,居各国第一。这反映出日本在高端汽车制造领域的持续优势,如雷克萨斯、丰田等品牌通过技术迭代维持市场竞争力。
此外,2024年我们进口日本汽车零部件产品76亿美元,占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总金额294亿美元的25.8%,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进口额同比增长显著,尤其是电池管理系统和电驱动技术,成为中日供应链合作的新增长点。传统燃油车,比如汽车自动档变速器、无级变速器,专用链条和钢带等,部分零配件也依赖从日本进口。
汽车我们可以停止进口,但汽车零部件如果完全停止进口,大多数替代品将导致整车性能下降。
二是半导体对日依赖较强。
![]()
虽然说起半导体,在人们心目中都会谈及中国台湾、美国和韩国,但它们都离不开日本的半导体材料供应。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统治地位,几乎构成了现代半导体制造业的“基石”,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绕过。
从光刻胶到高纯度氟化氢,从信越化学、JSR到东京应化等,它们占据了全球7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高端市场100%的份额。
2024年,中国从日本进口了88亿美元左右的日本半导体及相关产品,占日本这一块22%。日本是我国半导体辅料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除材料之外,我们对日本的半导体设备也有较高的依赖性。比如日本的东京电子公司,其半导体设备的40%左右被我们购买,2024财年,我们购买了43%的日本斯库林控股的半导体设备。
三是对日本的化工产品依赖程度较高。
![]()
长期以来,中国进口的日本产品总额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化工产品。其中主要包括锂电池材料、高性能树脂及化妆品原料、医药原料、间苯二酚、有机表面活性剂、异丙基苯、苯乙烯等。
日本的精细化工材料是我们很多制造业行业不可或缺的材料来源。由于在锂电池隔膜、高纯度电解液领域的无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日本的三菱化学、旭化成等企业,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的核心供应商。
不可否认,日本化学品品类整体技术含量更高,我国在中下游的精细化工、高性能材料领域与日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导致我们对日本化工产品的依赖性很难取代。
四是精密仪器与医疗设备。
日本企业在光学镜头、医疗检测设备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积累,使其成为全球制造业包括中国制造业难以替代的供应来源。我们从日本进口的医疗产品中,包括显微镜、康复器具及材料、缝合用针、X光检查造影剂、血管支架和心脏起搏器等,2024年我们从日本进口了大约31亿美元的医疗用品。
五是对日本特种钢材的依赖程度较高。
![]()
中国是全球遥遥领先的钢铁生产大国,但在冶炼技术上、特种钢材上,我们又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特种钢的某些细分领域,我们还需要较长时间来继续攻克技术难点。
2024年,我国进口钢材681.5万吨,其中从日本进口了248万吨,占36.3%。目前,我们的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还无法离开日本的特种钢材。
如果说我们美国的依赖,主要是市场、人才培养和最新的高科技。那么我们对日本的依赖,虽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但涉及制造业中的大多数行业,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我们对日本依赖的不是少数产成品,而是很多制造业的核心或关键配件或辅料。这些东西平时看起来毫不起眼,销售额也不大,更不像光刻机、C919发动机那么高大上,还难以利用大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去研究、去攻克、去替代。因为这些不起眼的配件、辅料种类繁多,平时我们基本上还没什么技术储备。所以一旦中日贸易中断,对我们制造业的打击,将远重于中美贸易中断。
【作者:徐三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