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冒死带回一根藤救了上亿人,比水稻高产5倍,如今只配当零食?

0
分享至

前阵子气温骤降,街角烤红薯的焦香一飘出来,就勾得人走不动道。掰开烫手的外皮,金黄的果肉裹着蜜油,一口下去暖到心底。

可你有没有想过:就是这"土憨憨"的红薯,亩产高达5000斤,是水稻的五倍之多,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曾在饥荒年代救下无数人命,为何却始终没能挤上中国餐桌的主食席位?





我国水稻平均亩产约954斤,而红薯平均亩产轻松突破5000斤,高产地块能达到8000到11000斤,网上甚至有农户晒出40斤重的"红薯王"。

它自带10%甜度的天然优势,蒸着软糯、烤着流蜜、煮着清甜,就连红薯叶炒着吃都带着独特鲜香。可即便如此,它的餐桌存在感远不如大米小麦,甚至连土豆的出镜率都比不上。

要讲红薯的命运,就绕不开"中国甘薯之父"陈振龙的传奇。明万历年间,这位福州长乐的商人在菲律宾吕宋岛经商时,发现了这种"沙地能种、耐旱耐贫瘠"的神奇作物。

彼时吕宋被西班牙殖民,严禁薯种外传,而陈振龙老家福建"十年九旱,饥馑频发"的记忆刻骨铭心,他下定决心要把这"救命粮"带回国。

藏在货物里被没收、编进藤篮被查出,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还被罚了款。直到1593年,50岁的陈振龙想出奇招:将薯藤缠绕在船的锚绳上,再涂满泥巴掩盖。这招果然奏效,经过七个昼夜的航行,薯藤成功抵达福州。



巧合的是,当年福建恰逢大旱,田园绝收,陈振龙立刻让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献种,恳请试种。

四个月后,试种的红薯大获丰收,"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迅速缓解了饥荒。金学曾当即下令全省推广,闽人感念其功,将红薯改名"金薯"。

更值得称道的是,陈振龙家族七代人接力推广红薯:曾孙陈以柱带到浙江,五世孙陈世元推广至山东,还写下我国第一部甘薯专著《金薯传习录》,儿子们再将其带到河南、河北等地。到明末,徐光启改良种植技术并解决越冬贮藏难题后,红薯彻底风靡全国。

在贫瘠年代,红薯的"主食担当"无可替代。从明末到清乾隆年间,中国人口从几千万暴涨至四亿,学者公认红薯的广泛种植是关键因素之一。1

945年华北战火纷飞时,《华北新报》专门发文号召"全民种红薯";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紧张,红薯更是农村的主要口粮,1978年时,我国红薯产量占全球83%,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生产国。



对老一辈的人来说,红薯是"又爱又恨"的存在。爱的是它全身是宝:煮蒸烤炸样样行,红薯叶能当菜,人吃不完还能喂猪,硬生生熬过了物资匮乏的日子。恨的是"吃伤了"的阴影:早上一锅红薯、中午一锅红薯、晚上还是红薯,连续吃几周下来,不少人看到红薯就反胃。

有网友调侃:"50年代出生的父亲明令禁止家里买红薯,是真的吃怕了。"

可为啥这么高产的红薯,温饱问题解决后就退居二线了?



首先是不抗饿,主食的核心是提供持续能量,而红薯能量密度极低。北京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7克蛋白质,不足米饭的三分之一;100克生米能提供350大卡能量,鲜红薯仅100大卡。

对重体力劳动者来说,吃几斤红薯不如一碗米饭顶饱,还容易因膳食纤维过多胀气,民间"一斤番薯两件事"的俗语,说的就是这个尴尬。

其次是储存太难。小麦稻谷晒干后能存一两年,现代粮仓技术更是能存5到10年,可红薯是"娇贵命":低于10℃冻伤,高于20℃发芽,湿度稍不对就腐烂,变质后还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农民常说"好种难存",在没有现代冷藏技术的年代,想靠红薯全年饱腹根本不现实。

最后是加工瓶颈。小麦磨粉能做馒头、面条、面包上百种食物,大米能煮能熬还能做米粉年糕,可红薯淀粉缺乏面筋蛋白,做不出有嚼劲的面条和蓬松的馒头。



二战时日本曾研发红薯面包,最终因口感粗糙发硬沦为小众零食;即便做成红薯粉,出粉率也只有15%-25%,远低于小麦稻谷的70%-80%,这也是为啥有些助农主播会在红薯粉里掺木薯粉翻车。



红薯不是个例,不少美洲引进的薯类都有相似命运。木薯比红薯更极端,块根含亚麻仁苦苷,必须反复浸泡蒸煮才能去毒,虽成了奶茶珍珠的原料,在国内地位却不如红薯,只能在非洲当"主食扛把子"。

土豆自明末传入后同样以高产著称,2015年我国还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想让它成为第四大主粮。可如今除了甘肃、云南等产区,多数家庭仍把它当菜吃。南米北面的饮食传统难打破,加上和红薯类似的储存、加工问题,让它也没能真正上位。

光源报告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红薯消费量比2015年少了465万吨。现在我们吃红薯,多是偶尔买份烤地瓜、泡碗红薯粉,或是囤点红薯干当零食。



但这并非红薯的"失败",反而见证了国人从"吃饱"到"吃好"的变迁——当大米小麦管够,当蔬菜肉类丰富,我们不再需要靠红薯救命,自然有了更多选择。

不是红薯不够优秀,是我们的要求变高了。这个曾在饥荒年代撑起半壁江山的作物,如今以零食、辅食的身份继续陪伴我们,或许就是它最好的归宿。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纾瑶
2025-11-13 10:04:57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沧海旅行家
2025-11-17 14:14:09
林晓洁主任:桂圆和它们“天生一对”,一起煮水喝,孩子长高个!

林晓洁主任:桂圆和它们“天生一对”,一起煮水喝,孩子长高个!

大明爱养生
2025-11-11 11:46:10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唏嘘!匈牙利遭读秒绝杀 连续10届无缘世界杯 8500万巨星瘫坐痛哭

唏嘘!匈牙利遭读秒绝杀 连续10届无缘世界杯 8500万巨星瘫坐痛哭

我爱英超
2025-11-17 01:11:30
男子4x100米混合接力预赛:浙江、宁夏被判犯规,无缘决赛

男子4x100米混合接力预赛:浙江、宁夏被判犯规,无缘决赛

懂球帝
2025-11-17 12:16:06
赵鸿刚宣布恢复训练,一掌把李景亮震麻,对手却称通背拳发力很差

赵鸿刚宣布恢复训练,一掌把李景亮震麻,对手却称通背拳发力很差

杨华评论
2025-11-17 17:53:24
山西血案中的生死抉择:姐姐一句“别回来”,如何守住全家平安?

山西血案中的生死抉择:姐姐一句“别回来”,如何守住全家平安?

记录生活日常阿蜴
2025-11-17 13:20:49
连续硬解,这就是杜兰特的作用!60个篮板球,火箭队的赢球关键

连续硬解,这就是杜兰特的作用!60个篮板球,火箭队的赢球关键

Haviven聊球
2025-11-17 20:16:02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5 00:15:03
印度游客疯狂涌入中国,在庐山水中直接脱衣搓澡?景区回应来了!

印度游客疯狂涌入中国,在庐山水中直接脱衣搓澡?景区回应来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5 22:15:46
雷军连发微博谈小米汽车

雷军连发微博谈小米汽车

DoNews
2025-11-16 19:26:21
特朗普果然变脸,红线问题不再谨慎,对中国打出最敏感的一张牌

特朗普果然变脸,红线问题不再谨慎,对中国打出最敏感的一张牌

铁锤简科
2025-11-17 19:47:28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35:03
18岁弗拉格缔造NBA历史神迹!疯狂数据,连詹姆斯都未曾达成

18岁弗拉格缔造NBA历史神迹!疯狂数据,连詹姆斯都未曾达成

夜白侃球
2025-11-17 20:01:32
马筱梅:受大S委托,照顾其儿女,自己宝宝出生后由妈妈和保姆带

马筱梅:受大S委托,照顾其儿女,自己宝宝出生后由妈妈和保姆带

小咪侃娱圈
2025-11-16 09:18:47
更大风暴来临!俄军惊天一炸防线崩塌:摧毁3000处乌克兰铁路目标

更大风暴来临!俄军惊天一炸防线崩塌:摧毁3000处乌克兰铁路目标

辉辉历史记
2025-11-17 16:17:47
中国4大“长寿食物”家家有!红薯排第二,第一名天天见却不懂吃

中国4大“长寿食物”家家有!红薯排第二,第一名天天见却不懂吃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7 09:11:43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05:03
受贿1.17亿余元,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李显刚一审被判无期

受贿1.17亿余元,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李显刚一审被判无期

界面新闻
2025-11-17 17:02:11
2025-11-17 21:48:49
米师傅安装
米师傅安装
电钻一响 黄金万两
1495文章数 3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40多万宝马跑1年多四条轮胎均现龟裂 4S店拒免费更换

头条要闻

40多万宝马跑1年多四条轮胎均现龟裂 4S店拒免费更换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孩子奇怪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秘密!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旅游要闻

重庆云阳迎来今冬首场降雪 高山之巅“秒变”童话世界

教育要闻

市重率57%!青浦兰生首届毕业生去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