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季度营收暴涨8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当这个数字从大摩分析师口中抛出时,整个华尔街都竖起了耳朵。就在市场普遍认为英伟达增长即将见顶的时刻,这份堪称"核弹级"的预测报告,正在重塑全球投资者对AI芯片行业的认知边界。
![]()
image
逆势增长的商业密码
大摩最新报告将英伟达2027财年预期营收上调至2985亿美元,相当于每天进账8.2亿美元。支撑这个惊人数字的,是云计算巨头们集体加码的1420亿美元资本支出。微软、谷歌等四大云服务商每家追加200亿美元以上的订单,形成英伟达业绩的"四擎驱动"。
更惊人的是广达等供应链伙伴的动向——计划明年AI服务器产能翻倍,且订单能见度已直达2027年。这种全产业链的同步扩张,暴露出AI基础设施建设的真实规模:这不是短期炒作,而是一场持续数年的技术革命。
Blackwell芯片的统治力
在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的AI芯片战场,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展现出恐怖的统治力。大摩将10月营收预期上调至550亿美元,其中80亿美元的季度环比增幅,创下半导体行业历史记录。黄仁勋"未来五季度营收700-800亿美元"的豪言,正在变成保守估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Vera Rubin架构的早期需求信号。这款尚未面世的下一代产品,已经获得远超预期的市场反响,证明英伟达的技术护城河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持续拓宽。当同行还在追赶现有架构时,英伟达已经在定义未来的游戏规则。
被低估的现金奶牛
当前股价较年内高点回落10%的英伟达,实则是座被低估的金矿。模型测算显示其公允价值应为230美元,存在22%的上行空间。这份估值建立在39%的自由现金流比率基础上,而过去12个月实际平均值高达43.9%。
想象一下:若将明年预期的112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全部分红,收益率将达2%。这种恐怖的现金流生成能力,即使在科技巨头中也属凤毛麟角。难怪大摩分析师直言:"期权市场提供的风险回报比极具吸引力。"
当市场还在用传统半导体周期理论揣度英伟达时,这家公司已经蜕变为AI时代的基础设施运营商。黄仁勋用持续超预期的业绩证明:在算力即权力的新纪元,头部玩家的增长天花板,永远比想象中更高。下一次当分析师喊出"见顶"时,或许我们该问问自己:究竟是行业触顶,还是我们的认知触顶?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