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原大地的黄土丘陵间,甘肃东乡县曾因山大沟深、资源匮乏,深陷“三区三州”深度贫困的困境。自2013年5月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央企担当扛起定点帮扶政治责任,十二载春秋深耕不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48亿元,精准实施247个帮扶项目,构建起“组织引领、产业筑基、教育赋能、渠道拓宽、示范带动、党建聚力”的全方位帮扶体系,助力东乡县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全面脱贫、迈向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跨越,在黄土高原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民生改善、人心凝聚的壮美画卷。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立体化帮扶大格局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组织领导是根本保障。中国石化始终将帮扶东乡县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建立起集团统筹、板块联动、企业主责、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帮扶工作格局。集团层面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专责部门,定期研究部署帮扶工作,精准对接东乡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先后选派13名优秀干部到当地挂职,他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成为连接企地的“桥梁纽带”。十二年来,中国石化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原则,帮扶范围覆盖产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上下协同、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为东乡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
聚焦产业振兴,打造藜麦全产业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针对东乡县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中国石化精准锚定特色产业赛道,将藜麦作为产业帮扶的突破口,历时8年打造“育、产、加、销、研”为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2018年,中国石化在东乡试种藜麦取得成功后,逐年扩大种植规模,累计组织种植藜麦8万亩,产出原粮5500余吨。帮助1.5万多户群众户均稳定增收超8000元。加强与甘肃省农科院的合作,改良和研发藜麦种植品种,提高亩产量,目前在东乡种植的“陇藜1号、3号”等品种,已成为东乡县独有品种。如今,东乡首个大型农业产业园——藜麦产业示范园拔地而起,投入1.3亿元,建成6条生产线;与国内头部食品企业合作,开发出藜麦粽子、饼干、酸奶等深加工产品30余种,全部纳入石化自有销售平台,累计销售额达3.2亿元;注册的“藜之香”品牌获评能源电力赋能乡村振兴引领性品牌。东乡藜麦产业荣获“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奖”,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2022年度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
藜麦成熟待收图景。东乡县融媒体中心 摄
除藜麦产业外,中国石化还支持建设比耐雅劳保制品有限公司等就业工厂,升级改造“扶贫车间”,吸纳百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占比近三成。东乡贡羊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中国石化2.8万座易捷便利店、石化团购网等线上线下渠道畅销全国。多元化产业格局的形成,让1.5万户居民户均稳定增收超8000元,产业帮扶资金累计达3.58亿元,为东乡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深耕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中国石化始终将教育帮扶放在突出位置,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进行倾斜支持与保障,累计投入3.5亿元,帮扶学校100余所,惠及师生7万余人。启动“一企一校”帮扶项目,东乡县先后有9所学校、分三批被纳入重点帮扶对象,以办好老百姓家门口优质学校为目标,从硬件软件两个维度、校园老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帮扶提升。组织10家石化企业与学校结对,推动东部名校与东乡学校建立“姊妹校”帮扶机制,联合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开展老校长下乡,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培训,与全国妇联合作建成全国首座“春蕾加油站”,助力东乡女童成长成才,学校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学水平大幅提升,为总结形成中国石化“集团化、立体式、结对型”教育帮扶模式探索积累了经验,为东乡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贡献了石化力量。
![]()
东乡县石化中学矗立在达板镇。东乡县融媒体中心 摄
2021年援助新建东乡石化中学,累计投入超1.28亿元,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的难题。胜利油田组建教育帮扶工作专班,选派优秀干部7批33人次驻校开展精准帮扶,做到调研谋划、帮扶队伍、制度保障、捐助物资四个到位,打造形成党建共建、教学共建两个体系,积极搭建“培根育魂”红色提速、“爱的教育”文化育心、“爱心结对”助学成长三个平台,推进石化中学与山东胜利第一初级中学、甘肃定西临洮椒山初级中学两所名校建立姊妹校关系。连续两届毕业生中考均分、合格率均位居同类学校全州前列,东乡县第一,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让东乡的孩子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拓宽帮扶渠道,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帮扶的终极目标是激发内生动力。中国石化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通过消费带动、人才培训、文旅赋能等多元渠道,让东乡群众从“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加强人才培训,十四五期间,在全县开展“新征程大讲堂”等培训班次,累计培训乡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电商人才、务工人员等3.2万余人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消费帮扶方面,利用石化销售平台渠道优势与系统规模优势,开展线下和线上组合营销,将东乡特色农产品与易捷名品搭配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创新消费帮扶场景,推动东乡藜麦等特色产品销售。衔接阶段以来,中石化累计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东乡农产品2.2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建成东乡县首个精品民宿,临夏州、东乡县首个乡村振兴学校,成为培养乡村振兴干部和产业带头人的基地。依托乡村振兴学校集吃住行会议培训于一体功能,创新打造“藜麦加工产业园+唐汪民宿+布楞沟村史馆”农文旅线路,援建东乡县民俗博物馆,吸引更多游客来东乡观光旅游。石化各级企业2000余人次在东乡县疗休养和培训,促进东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惠及东乡群众利益更加广泛。
建设示范工程,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硬支撑”。中国石化聚焦东乡县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实施道路、住房、医疗等示范工程。累计投资近1亿元修建农村道路75.3公里,让昔日蜿蜒曲折的山路变为通畅便捷的致富路;投入1.6亿元实施危房改造1300多户,让群众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
![]()
东乡县布楞沟村的蝶变。东乡县融媒体中心 摄
以布楞沟村为重点,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水文化体验馆、东乡刺绣体验馆等,使之成为集教育培训、民俗文化、住宿餐饮为一体的新农村,根据“一巷一特色、一户一产业”设计思路,对布楞沟村56户进行商业改造,建成商旅休闲一体化示范村。如今的布楞沟,清澈的自来水流入农家,天然气全面入户,村卫生室、便民超市、文化中心一应俱全,曾经的“六难村”蜕变为宜居宜业的幸福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医疗帮扶同样成效显著。中国石化支持修建村卫生室、卫生院37所,新增帮扶东乡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投入1200万元配套完善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设施与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中医康复中心建设,打造特色科室与专家门诊,极大提升了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十二载风雨兼程,十二载硕果盈枝。中国石化用十二年的坚守与付出,见证了东乡县从贫困落后到欣欣向荣的蝶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石化将继续坚守帮扶初心,深化帮扶举措,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人才培育、和美乡村等方面持续发力,与东乡县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共同书写新时代央地合作同心、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