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照片是1947年上海永安公司顶顶大老板郭标家的大合影,天晓得怎么翻出来的老黄历,一家子穿得那叫一个齐整考究,料子么肯定是顶好的进口货,郭老板自己穿了身深色长褂子,坐在当中间儿,脸上没笑,眼睛看着前面,就是那种老派当家人的样子,他的太太坐在旁边,裹着一身锦缎的旗袍,颜色很深,脖子上大概挂了个坠子,头发烫过了,抿着嘴,肩膀绷得挺直,看着镜头有点点紧张,两老周围挤挤挨挨站满了人,全是他们的儿女还有媳妇儿、女婿,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都有。
![]()
照片里那几个年轻的郭家少爷小姐是真出挑,一个赛一个的模样好,大点的少爷穿着笔挺熨贴的西服,衬衫领子白得晃眼,领带结打得板板正正,油头梳得一丝儿不乱,光溜得像上了漆,脸颊的骨头长得真是位置好,棱角分明得很,鼻梁像用小刀削过那样挺括,下巴干干净净没一点儿多余的肉,眼神清亮,往那一站,电影画报上的明星都比不过这个排场这个精神头,小的那几个少爷穿了小马甲配上背带裤,料子一看也是上好的卡其布或者哔叽,鞋子的带扣亮得能照见人影,头发都规规矩矩分好,脸上带点孩子气的严肃绷着,生怕照歪了。
![]()
那几个郭家的千金小姐,啧啧,那才是真叫漂亮,大的那些个小姐穿的都是料子细腻到发光的真丝、乔其纱之类的旗袍,颜色选得很雅,象牙白啊烟灰紫啊湖水蓝这类,上面有隐隐约约的暗花或者小格子,开衩不高不低正好在腿肚子下边一点点,领口盘着的花纽扣精巧得很,细细的金手链或者碎钻的别针在照片里都反着光,头发要么烫出俏皮的卷儿垂在脸旁边,要么就梳成光滑的髻盘在后脑勺上,插了粒小小的珍珠簪子,脸盘子小小的,下巴尖尖的像个心形,眉毛细长,嘴唇薄薄地涂了点口红,皮肤真白,像刚剥开的莲子。
![]()
她们的眼神不是那种呆看镜头的愣样子,微微低垂着或者稍微歪着脖子笑那么一点点,又自然又温柔,年纪小的女孩子穿了带蕾丝边的洋装小裙子,领口系个蝴蝶结,头发上别着个水晶的小发夹,脚上是擦得锃亮的系带小皮鞋,白袜子的边沿紧紧裹住细细的脚腕,她们的样子还没完全长开,眉眼清秀得不得了,笑得露出一口小白牙,有两个小的被大人揽在怀里的,肉乎乎的脸蛋儿鼓着,眼睛又大又圆,亮得好像里面装了星星,一家人的衣服都服服帖帖,烫得没一丝皱褶,皮鞋、小高跟都擦得比镜子还亮。
![]()
照片是下午三四点钟光景的样子在他们老宅子的大客厅或者洋房前花园的草坪上照的,背景模模糊糊,好像是那种精雕细刻的红木条案或者一套西洋风的雕花大皮沙发,地毯的花纹都淹没在阴影里了,窗户外头映进来的光线有点昏黄,照得全家人的脸都像是蒙了一层薄薄的金箔,郭老板的眼睛深处有点别的东西,不是喜悦,也不是完全的忧虑,就是一种硬撑着门面的深沉,太太太太太脸上那道紧绷的细纹清晰可见,几个大点的子女笑容很标准,嘴角弯弯的,但眼神里少了点真正的轻松快活,像过年过节被大人吩咐要规规矩矩拍出来的那种样子,抱着小娃娃的那些大人,手都有点用力,指头捏得紧紧的。
拍了这张照片没多久,也就一两年不到的光景,上海滩的天就彻底翻了个身,郭老板家这样的光景就成了昨夜星辰再也不得见,钱啊产业啊全像是冰做的山碰着太阳一样,说化就化了,郭老板自己带着太太想回老家香港那边去,临走的时候据说东西不能多带,轻装简行像是逃难,那些穿着漂亮衣服、长得跟电影明星似的少爷小姐们,有的跟着爹妈走了,有的后来跑到了台湾省,还有更远的漂洋过海去了美国、澳大利亚,照片上最小的那些娃娃,可能连自己家里曾经这样排场过都记得不太清楚,一家人从此像断线的珍珠,撒落天南地北再也串不拢。
那张全家福就这么留下来了,成了个念想,看着照片上那些锦衣华服、眉眼如画的年轻人,他们后来的路多半走得辛苦,富家小姐可能要去帮佣缝补,斯文少爷说不定要钻到工厂去做工码头去扛货,那张脸就是最好的通行证,也是他们最显眼的标记,在那些艰苦潦倒的日子里,不知道他们把这张带着昔日辉煌印记的照片藏在什么地方,偶尔翻出来看看,照片里的光鲜亮丽和现实的一地鸡毛,不知哪个更刺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