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桥北》后劲很大。
忍不住又看了几遍, 想结合场外信息,再来好好聊一聊这个作品。
涉及剧透,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看完再来。
![]()
先来聊聊作品本身。
故事的主线是樊於期(刘旸)献头,荆轲(松天硕)刺秦失败,两人因为心中有遗憾,过不了奈何桥。
![]()
虽然设定上故事发生在人死之后,场景是地府,但是为了让观众不感到害怕,或者觉得太沉重,舞台的布置,灯光以及前半段的包袱密集度尽力做到了极致。
在主角登场之前,张呈和李昕季晔演了个引子,有人觉得这部分多余,其实不然。
他们这部分承载三个作用。
第一,说明故事背景,把孟婆(李治良)是男人铺一下,刘旸再上来的时候,性别这个点就可以再往上翻一番。
![]()
第二,制造笑料——想“当面”的张呈如愿去了火锅店,想“做好人”的李昕却变成了猴,这也符合他奸细的身份,配上“动物世界”的BGM很难不笑。
![]()
第三,也点出了主旨,这两个人生前是仇敌,死后恩怨皆消,快快乐乐地过了奈何桥,跟后续的刘旸,松天硕形成对比。
刘旸登场后,故事正式进入主线。
从这里开始,樊於期没有“头”这个点,就被玩出了花。
“立了头功”,“为百姓出头了”,“万事开头难”,“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你不冤,冤有头”,地狱,但好笑。
看花絮,教主的脖子上原本是有一圈红色痕迹的,不知道为什么正片没有用这个设定。
![]()
从松天硕和雷淞然登场后到王建华登场前主要是解释了为什么刺秦会失败——“去献头忘记带头了,提溜两兜水果去的”,“图穷匕见,但刀比图长一倍”,荆轲刺秦没刺中被反杀,成了“荆轲次”。
雷子在这一趴很出彩,教主在直播里说,雷子是唯一亮相得到两次喝彩的人,背面是喝彩,正面是喝倒彩,重看的时候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
李治良的孟婆也演得很好,孟婆大部分时间不是“傻子”,但被抓住在生死簿上写日记的时候,那种小娇羞的感觉拿捏得恰到好处。
在整个作品中,李治良还起到了一个调节节奏的效果,很棒。
教主在直播里说,原本这部分李治良在临上场前还想到了一个黑白无常投胎之后变成斑马的梗,可惜被剪掉了。
![]()
写生死簿的时候,王继续有一个把“秦王”写成“泰王”的包袱,据说很炸,也被删掉了,蛮可惜的。
秦王(王建华)登场后,主要的包袱是四士最擅长的历史文化梗。
“焚书坑儒”“万里长城”“兵马俑”“统一度量衡”,都是秦始皇的功绩,还夹杂了一些穿越时空的超前梗,比如“丝绸之路”和马丁路德金。
![]()
在秦王“不遗憾”,快乐地过桥之后,就开始催泪了。
![]()
结合场内外信息咱们可以知道,荆轲没有带樊於期的头是因为不想他的头被油炸;武器太长是因为他想用樊於期的剑刺杀秦王,让他青史留名,这同样也解释了前面秦王说的,荆轲在大殿上说自己不是荆轲,是樊於期。
![]()
荆轲的遗憾不是刺秦失败,是樊於期心中有遗憾,无法过桥;樊於期的遗憾也不是刺秦失败,而是生前没能跟好友干杯。
干杯之前,刘旸说,“想再遇见,就得四世同堂了”。
这已经是明牌了,这个本子就是写给四士同堂的情书,也是给这三次参加喜剧节目画的句号。
![]()
这里,原本应该是松天硕先说“不会碰上秦王吧”,但因为太入戏忘词了,刘旸又觉得这是小队的最后一个作品,必须要提一下“四士同堂”,所以,他说了松天硕的词。
这个作品里,每个人过桥的时候BGM都不一样,前面几位的都很欢乐,而刘旸和松天硕这里,用了《《驾鹤西去》,都很适合。
![]()
四士很擅长改编经典,并且在改编中加入自己的风味。
这一季的两个作品都是历史背景,但最终落点都不是家国大事。
《救“舅”大状师》落在了普通老百姓也应该有人在乎的“终一生救一人”;《奈何桥北》则落在了兄弟情。
如果这是四士同堂最后一次以小队的身份在这个IP上的表演,那么《奈何桥北》真的再适合不过了。
四个人当中,王建华和李治良是一起过桥的,刘旸和松天硕是一起过桥的。
四士恰好就是王建华带着李治良加入了失去宇文的老师好。
王建华和李治良先过桥也很合理,其实四士的遗憾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第一季,拿了冠军;第二季,团长不参与喜剧小队的评价,虽然没有把大团带到第一名,但也托举了团队里的小队。
因为这一季大家都比较忙,所以,作品可能没有达到预想的高度,但王建华用秦王的身份说出的那番话,应该就是四士的心声。
“我本可以做的事有很多,但我已经做到的事更多。”
![]()
是啊,从《八十一难》到《奈何桥北》,四士在这个舞台上留下的作品已经足够好,足够多了。
与其总是去想那些没有做到的,不如看看自己已经做到的。
这样,人生的遗憾就会少很多吧。
刘旸和松天硕的遗憾是从二喜延续至今的。
在这个系列综艺里,拿低分被快剪的作品不计其数,没有那么多耿耿于怀,可是“小骨兵”的遗憾好像一直都没有过去。
![]()
这一次,他们终于在作品内外都好好面对了这个遗憾。
在这个作品里“刺秦”的失败就是“小骨兵”的失败,让刘旸和松天硕都过不去奈何桥的,不是“失败”,而是觉得对不起朋友。
但是因为真的努力过了,而且,彼此的努力都看在眼里,所以,谁也没有怪过谁。
![]()
![]()
“这一生,能与你共谋大事,人间这一遭没白来”,也可以看作是对四士同堂的告白。
![]()
何等浪漫啊,刘旸。
很妙的是,教主说,之前每次排练的时候,跟BGM的配合都会差那么一点,但正式录制的时候,刚好卡在了节奏上,怎么不算是喜剧之神的成全呢?
之所以觉得这个作品后劲儿大,也是因为“遗憾”是大部分人生命中必须面对的课题,在作品里除了看见四士,也看见了自己。
所以,或许《奈何桥北》不是四士最完美,最优秀的作品,但一定是最特别的作品。
不管别人喜不喜欢,我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