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实今年是我从艺51年,1974年11岁的我进入上海越剧院学馆,学了六年。”越剧名家赵志刚近日走进浦东新区园西小学新德校区,以《有志者,岁“越”如歌——我的五十载艺术人生》普及戏曲艺术。他以家喻户晓的《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为例,模仿五个越剧流派宗师唱腔,引得全场热烈掌声。
![]()
![]()
赵志刚演的第一部戏是《红灯记》,“我演李玉和时,大概只有一米四高,小铁梅给我围上围巾,被日本人带走,围巾全拖在地上,因为它太长了。”
1979年赵志刚排演第一部大戏《追鱼》,“我太瘦了,老师说这个学生形象不太好,让我唱老生,胡子遮一遮,看不出太瘦。我好不容易唱了一个小戏,老师说我有进步,脸形也丰满一点了,改成小生,安排到《追鱼》剧组。”当时《追鱼》男一号张珍分为A、B、C角,赵志刚被安排到C组。“老师排戏侧重A组,偶尔排排B组,难得排C组,坐冷板凳是我的常态。但是我不自暴自弃。老师教A组、B组,我认真看、认真听、认真学,课后反复练习。”
《追鱼》在上海交通大学首轮连演十多场,票一售而空。赵志刚连龙套角色都没有,“我在二楼观众厅手动打字幕,看着A组演员在台上演,我告诉自己,我不会比他差。”
机会出人意料地降临,彩排后,A组演员由于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开刀。B组张珍武功行,唱腔不太有把握。
“老师绝望地看着我,‘你行不行?’我说我行,我试试看。”所有人都很惊讶,赵志刚当场上台演《追鱼·书馆》,“效果很好,老师又问我后面的戏会不会?我说会,老师教的时候我都在学。”
第二天上午,主胡陪着赵志刚排练,下午大乐队配排,晚上《追鱼》大幕拉开,“全本大戏,我就演了,胆子大得不得了。”首场《追鱼》结束,领导激动地抱住赵志刚,“志刚,你太棒了。”
“戏比天大,我‘救’了十多场演出。”坐冷板凳的赵志刚,成为整个学馆、整个剧组的骄傲,从C角走上C位。回首往事,赵志刚鼓励孩子们,“小朋友要向很多年前的小小赵志刚学习,主动出击、主动学习。”
![]()
![]()
原标题:《从艺51年,赵志刚在浦东小学“炫技”,一人模仿五大越剧宗师》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诸葛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