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睡觉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打呼噜。
很多人还以为睡觉打呼噜是正常的现象,觉得睡觉打呼噜是睡得香。
其实打呼噜的本质是内脏脂肪过多,压迫着器官受阻,其实睡眠质量还差一些,严重的时候还可能成为一些疾病预警的信号。
因为长期的打呼噜,可能让大脑发生缺氧,从而导致身体可能发生缺氧的情况发生,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
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重视下,打呼噜的情况,看看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的疾病有哪些可能:
1 鼻腔疾病
很多人打呼噜是鼻腔的问题,鼻塞引发的打呼噜,往往和鼻腔疾病密切相关。
不少人在感冒鼻塞时会突然开始打呼噜,感冒痊愈后呼噜声也随之消失,这种情况说明打呼噜与鼻腔通气状况直接相关。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诸如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会长期堵塞鼻腔,迫使人体用嘴呼吸,气流直接冲击咽喉部引发呼噜。
出现这种情况,若不及时治疗鼻腔原发病,长期用嘴呼吸还会改变颌面结构,可能会加重打呼噜症状。
所以大家如果出现这些异常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稳定好了以后这种情况也会好转不少。
2 乏力怕冷
如果你经常发生乏力怕冷的情况的是时候打呼噜,要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全身代谢减慢,颈部软组织松弛肿胀,挤压气道空间引发打呼噜。
但是这类患者除了呼噜声外,还会出现白天嗜睡、四肢乏力、怕冷、体重莫名增加等症状,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积极规范治疗以后,这种打呼噜症状会随激素水平恢复而改善。
![]()
3 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的打呼噜,多与颈部脂肪堆积有关,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是比较多见的,大部分打呼噜的情况都是身体肥胖,比较突出的就是腹部肥胖,也是内脏脂肪和体脂肪较多的一种情况。
因为体重超标的人颈部脂肪层较厚,睡眠时脂肪组织松弛下垂,直接压迫气道使其变窄,气流通过时产生的振动增强,从而出现明显呼噜声。
但是出现这类打呼噜看似与疾病无关,但长期发展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打呼噜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身体代谢进一步紊乱,体重更难控制,所以发生气道狭窄问题也会愈发严重。
如果大家想要减少打呼噜对健康的影响,就需要从生活习惯和疾病治疗两方面入手。
![]()
体重超标的人应积极减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减少颈部脂肪,睡觉的时候大家可以尽量采取侧卧位,避免仰卧时舌头后坠堵塞气道;有鼻腔不适的人要及时就医治疗原发病,保持鼻腔通畅。
总之,打呼噜从来不是睡得香的证明,而是身体发出的健康提示。
如果生活中你一旦出现上述四种情况,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及时到医院进行睡眠监测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干预,才能让睡眠真正恢复安稳,守护身体长期健康。
快点下面链接
看更多健康科普知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