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时间中绽放:西岸十二年艺术梦想的诗意实现

0
分享至



从荒闲无声的徐汇滨江到如今艺术汇聚的国际文化高地,西岸用十二年时间完成了一次华丽蜕变。第十二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正在进行中,汇聚近200家全球优秀画廊与艺术机构,荟萃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佳作,海外艺术家作品占比高达60%。而在开幕前夕,西岸做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2025西岸艺术与设计周"正式启幕,西岸艺博会从传统的4天模式向7天的超长待机模式转变,这不仅是展期的延长,更是对艺术生态深度培育的承诺,让艺术不再匆匆忙忙地来去,而是真正融入城市的呼吸与节奏。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现场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国际会展中心现场

"你知道吗,十多年前我刚到西岸的时候,这里还是老工业区的样子,废弃的厂房、安静的江边,和现在完全是两个世界。"一位在西岸工作生活了十年的朋友如是说,"现在看到这些艺术建筑、这些国际画廊、这些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收藏家,我有时候还是会恍惚,觉得不太真实。但这确实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一年又一年,我们眼看着它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从本土到国际。每年西岸艺博会的时候,整个滨江都会焕发出一种特殊的能量,那种国际文化交流的氛围,让人感觉上海真的成为了世界艺术版图上重要的一极。"

这样的感慨,或许正是西岸十二年发展历程最真实的写照。黄浦江西岸的晨曦中,货轮依旧悠然驶过,江水波光粼粼如昔,但对于见证了这片土地蜕变的人们而言,眼前的一切都已天翻地覆。从最初的艺术试验场,到如今的全球艺术风向标,西岸不仅改变了徐汇滨江的面貌,更重新定义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漩心夜景

站在龙腾大道远眺,目之所及皆是见证艺术与时代对话的标志性建筑:西岸漩心ORBIT的未来感丝带曲线、西岸艺术中心群落的当代艺术力量、西岸美术馆的现代主义简约、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的半透明穹顶钢架,以及GATE M西岸梦中心保留的工业遗存韵味。这些建筑沿着徐汇滨江一字排开,不仅构成"西岸WEST BUND"的艺术地标群,更凝结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GATE M 西岸梦中心-梦工场外景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GATE M 西岸梦中心-梦工场现场


11月13日,第十二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如约而至。本届展会汇聚近200家全球优秀画廊与艺术机构,荟萃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佳作,海外艺术家作品占比高达60%,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国际化格局。超过三分之一的参展作品为艺术家近年最新创作,集中体现了全球艺术市场"当下进行时"的前沿动向。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艺术中心外景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艺术中心现场

五大场馆的联袂呈现,让艺术、设计、装置、表演等多元形式与不同建筑空间展开深度对话,持续拓展"艺博会"的传统边界。design /delight设计平台在西岸艺术中心以全新格局展开,近40家设计画廊、创意工作室及品牌通过Main主单元、策展计划form:a以及debut新声单元,探索着设计、功能与艺术之间的交汇地带。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

西岸艺术中心design /delight设计平台现场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国际会展中心现场

然而,任何数据和介绍都不如亲历者的现身说法来得真切。那些年复一年选择西岸、见证西岸成长的画廊老朋友们,他们的观察和思考,或许更能揭示这个平台真正的价值所在。为此,《CULTURED》中文版特别专访了数位持续返场的重要画廊负责人,听他们讲述与西岸共同成长的故事。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国际会展中心现场




Massimo De Carlo.

Photo by Pasquale Abbattista.

Courtesy MASSIMODECARLO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国际会展中心MDC画廊展位空间



CULTURED:

作为西岸的老朋友,今年您带来了哪些不同以往的新尝试?


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

《完美的一天(A Perfect Day)》/258x192cm

铝板装裱面静电印刷画 /1999

©图片由艺术家和MASSIMODECARLO画廊提供

Massimo De Carlo:

今年的展位主题是对话——世代之间的对话、东西方之间的对话,以及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对话。我们呈现了Mimmo Paladino、Giorgio Griffa、Maurizio Cattelan与严培明的作品,同时也展示了年轻艺术家的声音,如Dominique Fung、Skyler Chen和薛若哲。我们展示的不是新趋势,而是连续性——由那些把我们带到这里的艺术家所塑造的连续性。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

西岸国际会展中心MDC画廊展位作品

CULTURED:

您观察到的中国藏家收藏趋势有什么新变化?

Massimo De Carlo:

今天的中国藏家信息极为丰富。他们旅行,参观博物馆和艺博会,关注拍卖。现在的选择不再冲动,而是更基于理解。我们看到藏家既对已确立的中国大师和年轻的本土声音感兴趣,同时也关注西方艺术家。这是一种深思熟虑、自信的收藏方式。

CULTURED:

见证了西岸多年发展,您对这个平台未来五年的期望是什么?


多米尼克·冯(Dominique Fung),

《宴会菜单 II(Banquet Menu II)》

78.7x172.7cm /布面油画 /1999

©图片由艺术家和MASSIMODECARLO画廊提供

Massimo De Carlo:

西岸与其观众群体一同成长。每年,它都感觉更扎实、更自信。我希望它能保持这种活力——强有力的呈现、发现的感觉,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对话。如果它能保持这种全年的生态系统活力,就会继续塑造艺术场景。



蔡荔馨

豪瑟沃斯资深总监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国际会展中心豪瑟沃斯展位空间



CULTURED:

持续参展西岸的这些年,您观察到中国藏家的收藏趋势有什么变化?


Nicolas Party /《Octopus》 /2024 /Soft pastel on linen /140.1 x 100.1 cm / 55 1/8 x 39 3/8 in /146.1 x 106 x 9.2 cm/57 1/2 x 41 3/4 x 3 5/8 in (framed)©Nicolas Party Courtesy the artist & Hauser & Wirth /Photo: Adam Reich

蔡荔馨: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中国藏家的收藏趋向愈发理性与个性化。如今的藏家更加审慎而成熟,他们以更持久而理性的视角去看待创作与收藏,希望通过收藏建立长期关系。同时,新一代藏家成长迅速,他们具备全球视野和文化敏感度,更关注艺术与社会议题、个人经验之间的关联。这种转变让中国市场的收藏结构更具持续性,也为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更丰富的层次。


Ambera Wellmann /Brown Hound /2025 /Oil on linen /45.7 x 35.6 x 3.2 cm / 18 x 14 x 1 1/4 in© Ambera Wellmann Courtesy the artist, Company Gallery and Hauser & Wirth /Photo: Sarah Muehlbauer

CULTURED:

今年您策划的展位主题和作品选择有什么特殊考量?


Avery Singer /《Untitled》 /2025 /Acrylic on canvas stretched over aluminium panel /153 x 140.3 x 5.3 cm / 60 1/4 x 55 1/4 x 2 1/8 in© Avery Singer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Photo: Lance Brewer

蔡荔馨:

我们今年在西岸艺博会的呈现,既有画廊DNA艺术家、现代大师路易丝·布尔乔亚,也有当代艺术家2025的全新创作,比如乔治·康多与艾芙瑞·辛格。此外这也是我们三月宣布代理李昢之后首次将其作品带到内地展出。李昢的个展现正在韩国三星美术馆展出,明年三月将巡展至香港M+。展会同期,画廊代理艺术家米凯拉·耶伍德-丹(Michaela Yearwood-Dan)在亚洲的首个个展《Recess》将于2025年11月11日至2026年2月7日在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Longlati Foundation)举办。我们希望通过每年不同的作品选择,把画廊代理艺术家的作品经典或新作带给国内藏家与观众,让大家了解到豪瑟沃斯全球的最新动态。


Zhang Enli /《The Water (3)》/2014 /Oil on canvas /300 x 250 x 5 cm / 118 1/8 x 98 3/8 x 2 in©Zhang Enli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CULTURED:

在全球艺术市场格局重塑的当下,西岸在您的全球战略中扮演什么角色?

蔡荔馨:

西岸艺博会是我们在国内参加的唯一展会,自创办之初我们便持续参展,至今已走过十二年,可以说是与展会共同成长的伙伴。作为一家全球画廊,西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国内观众和藏家保持长期、持续沟通的重要窗口,让我们能够将画廊艺术家的精彩创作带给中国观众,并不断创造新的交流与启发的契机。在全球艺术市场格局不断重塑的当下,西岸不仅是我们在国内的重要据点,更是我们长期战略的一部分。它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也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并推动艺术生态走向成熟与多元,更深入地与国内观众、藏家与机构展开对话。


Jenny Holzer /《Border Barrier》/2023 /24k gold and moon gold leaf and oil on linen /61 x 46.4 x 3.8 cm / 24 x 18 1/4 x 1 1/2 in©(2025) Jenny Holzer, member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Photo: Sarah Muehlbauer



Timothy Taylor

泰勒画廊创始人



CULTURED:

您认为今年西岸展台的策划有何特别之处,以及您希望向观众传达什么信息?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

西岸国际会展中心泰勒画廊展位空间

Timothy Taylor:

今年的展示突显了我们项目的广度,以及我们对支持各代艺术家的承诺。我们许多主要艺术家都特意为此次展览创作了新作品,这些作品与重要的历史作品巧妙搭配,旨在创造一种过去与当前实践之间的对话。在我们最近的伦敦展览取得成功之后,我们期待将基基·史密斯(Kiki Smith)的雕塑和纸本作品带到中国展出——今年早些时候,她已在杭州的艺空空间(Yi Space)举办了其在中国的首个机构个展。将她的作品介绍给上海西岸的新观众,感觉就像是那次展览的有意义延续。


Eddie Martinez /《Untitled》/2025 /Signed and dated EM.25 (upper left) /Acrylic and oil paint on linen /40 x 30 in. (101.6 x 76.2 cm) /MARTE16030

CULTURED:

您如何看待当前国际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

Timothy Taylor:

我认为收藏家在购买时变得更加深思熟虑。冲动性购买减少,而更加注重作品的品质、深度以及长期意义。看到由好奇心和承诺驱动的参与行为,而不是仅仅受到市场趋势的影响,这令人鼓舞。


Leon Kossoff /《Arnold Circus》/2008-10 /Charcoal and pastel on paper /25 ¾ x 19 ¾ in. (65.3 x 50.2 cm) /KOSSL15759

CULTURED:

从长期合作的角度来看,您认为西岸有哪些发展潜力?

Timothy Taylor:

我相信西岸艺博会的美好未来。多年来,我见证了不断增长的观众群体所表现出的有见地的好奇心,而新场馆的启用想必会为参观者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参与这一新篇章令人兴奋。


Paul Anthony Smith/《Dreams Deferred 》/2025 /Oil stick and inkjet print on canvas/40 x 50 in. (101.6 x 127cm) /SMITP16013



赵婷婷

白立方中国区代表



CULTURED:

连续参展让您对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有了怎样的观察和思考?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

西岸国际会展中心白立方展位空间

赵婷婷:

白立方自西岸艺博会创立之初就每年参加,过去十余年对中国艺术市场的深耕也让我们看到一些显著的趋势:艺术产业链越来越成熟,收藏市场发展稳定,藏家专业性越来越强。

艺术产业链的成熟不仅仅体现在市场层面,更深刻反映在整体产业链的专业化进程中。而藏家群体也逐渐形成各自专注的收藏脉络,他们着眼于收藏脉络的构建,以及收藏中作品之间的文化上下文关系,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与艺术家、画廊、美术馆建立长期对话。

这种由专业藏家驱动的良性循环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而对于像白立方这样曾经与年轻时的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翠西·艾敏(Tracey Emin)等艺术家共同成长至今,并且具有专业且深度的策展、学术研究和出版团队的国际画廊来说,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专业性强的展览和作品与中国藏家进行深度交流。


Georg Baselitz /《Mantel, bitte nach vorn treten》/2014 /Oil on canvas /300 x 207 x 3.7 cm | 118 1/8 x 81 1/2 x 17/16 in.© Georg Baselitz. Photo © White Cube (Ben Westoby)


Mona Hatoum /《Hair Necklace (silver)》/2025 /Hair balls on wooden bust /29 x 21.5 x 16.5 cm | 11 7/16 x 8 7/16x 6 1/2 in.© Mona Hatoum. Photo © White Cube (Theo Christelis)

CULTURED:

您今年带来的艺术家作品如何反映当前的艺术趋势?

赵婷婷:

在今年西岸的展位上,白立方会呈现多件来自国际知名艺术家作品,其中包括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莫娜·哈透姆(Mona Hatoum)、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玛格丽特·玗牡(Marguerite Humeau)和刘韡等等。今年我们一如既往根据每年白立方全球各个空间的项目来决定展出的作品。

白立方作为一家极少数曾经对艺术运动的推进起到关键作用的国际画廊之一,始终以高标准甄选作品。顶尖的作品一直都受到专业收藏者的持续关注,对我们而言,在我们所代理的超过65位艺术家和遗产名单中,呈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作品,就是最真诚的贡献。


Liu Wei /《Survival 2024 No.2》/2024 /Oil on canvas /150 x 150 cm | 59 1/16 x 59 1/16 in.© Liu Wei. Photo © White Cube (Theo Christelis)

CULTURED:

2025年您最看好艺术市场的哪个方向?西岸如何把握这些机遇?

赵婷婷:

基于对全球艺术市场的持续观察,蓝筹艺术板块是近几年比较稳固的收藏关注点,这类作品因其坚实的艺术史定位和稳定的市场表现持续获得资深藏家的关注。这次在西岸我们也带来了白立方所代理的多位具有明确艺术史价值的艺术家作品,例如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朴栖甫(Park Seo-Bo)、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翠西·艾敏(Tracey Emin)等"蓝筹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均在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不仅参与定义了特定艺术运动的发展轨迹,其创作更是穿越时间维度,持续影响着当代实践。在市场周期中,真正具有文化沉淀价值的作品始终具有内在韧性,穿越周期。


Damien Hirst /《Kitten White》/2016 /Household gloss on canvas /122 x 122 cm | 48 1/16 x 48 1/16 in. /Photographed by Prudence Cuming Associates Ltd. © Damien Hirst and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25


与国际画廊的策略性布局不同,本土艺术机构更多地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以艺术家个人项目的方式参展,今年呈现的是艺术家郭亚冠的最新创作。这种"类双年展"的倾向体现了西岸不同于其他商业博览会的文化深度。

拾萬空间则带来了一个跨地域的项目型呈现,通过中日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位置占据"的思考实验。

香格纳画廊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在此次西岸艺博会上展现出一如既往的专业态度和文化深度。他们的展位紧凑而充满能量,"线"这一视觉元素贯穿多位艺术家的作品,成为展位内的隐性线索。



夏季风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主理人



CULTURED:

作为本土重要艺术机构,您今年在西岸主推哪些艺术家?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

西岸国际会展中心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位空间

夏季风:

与去年一样,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今年的西岸艺博会上,依然以艺术家个人项目的方式积极参与。今年呈现的是艺术家郭亚冠的最新创作,作为艺术家宏大而长远项目"项链"的组成部分,将展出他近20件绘画和装置作品。郭亚冠以艺术的方式介入生命体验、行动乃至自由意志方面的探索,让他在"90后一代"艺术家中备受瞩目。与大多数艺博会不同,西岸一向具有类双年展的倾向和气质。我们在这样的展事中,特意推出一位艺术家的主题创作,希望展示蜂巢所推崇的新一代艺术家创作方向和美学诉求,也期待能获得同行和公众更多的关注。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

西岸国际会展中心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位作品图

CULTURED:

您如何平衡推广新兴艺术家与展示成熟艺术家作品?

夏季风:

进入蜂巢代理或者合作序列的艺术家,事实上都是已经相对成熟,在创作上大体构建了自己相对独立的艺术美学系统,并有着他人无可替代的方向和方法论。蜂巢团队会按照艺术家不同的创作节奏,遵循艺术市场的规律,在美术馆、画廊以及艺博会上多层次来安排不同的展览,以及规划推广计划和方向。

CULTURED:

您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变化和西岸的贡献?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

西岸国际会展中心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位作品图

夏季风:

与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宗教性质一样,严格意义上所谓的艺术话语权,似乎是不确切的一种存在,呈现了某种模糊和暧昧的状态。如果非得说有,那恐怕也只是在同一属性和系统中树立起来的标准和威权。一旦跨越不同的系统,这种带有征服意味的权力形态,往往会被艺术本身的自然属性所取代:对话,交流,彼此学习,伴生共处……这是艺术的天性和使命。不同文化背景的集团之间的艺术接触,或许会产生涵化现象,会导致第三形态艺术的出现,但绝不会是一个艺术同化的过程。因此,当中国当代艺术希望在国际上获取话语权,显然得先基于自身艺术系统强大的建设和确立。事实上国际舞台不重要,彰显自身文化的独特性似乎更为重要。在我看来,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推广和经营的所有机构,都是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权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西岸艺博会当然也不例外。



焦雪艳

拾萬空间主理人



CULTURED:

很多优秀国内国际画廊会把西岸和巴塞尔作为双轨策略同时推进他们在亚洲和国际艺术市场的发展,我们留意到你们之前参加过西岸艺博会,选择今年再次回归西岸的原因可以跟我们说说吗?这跟西岸本身的发展、画廊未来的发展策略以及艺术市场发展有什么联系吗?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

西岸国际会展中心拾萬空间展位

焦雪雁:

最早参加西岸艺博会时是拾萬空间成立的第二年,后来中间很长时间没参加主要是精力、时间和财力不允许。现在拾萬空间已经进入到第十一个年头,我们代理和合作的艺术家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也想尽量给艺术家更多的展示机会。

艺博会是一个瞬间能将艺术场域和声量推起来的一种形态,大家可以在展会期间密集地看一些作品,同时审美的反应也更身体性和直觉。西岸艺博会我每年都会去学习,今年我们带来了日本艺术家皆藤斋、中国艺术家孙睿和杨洋的作品,是一个三人的项目型呈现


《慢性病系列 4(Chronic Disease No.4)》

150x200cm /布面油画 /2025

©孙睿 图片来源|图片感谢:拾萬空间


《夜屋(House at night)》/66x77x25cm

玻璃纤维,PU树脂,聚苯乙烯泡沫,氟碳漆 /2025

©杨洋 图片来源|图片感谢:拾萬空间

孙睿的作品深入探查中式家庭中那些无法言说的"情感粘连",亲密关系作为一种柔性的符号渗透,如何内化为个体深层的性情倾向,并构成其苦闷的个人体感。杨洋的雕塑与影像,则以其源自内蒙的非中原文化,天然携带了一种"粗粝感"。这种美学特质挑战了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精致"趣味,可被视为对既定文化等级秩序的一次"异质性的符号实践",其痛苦感源于文化边缘位置的生存体验。


《K-Pot (with webs)》/100x80.8cm

布面油画,炭笔 /2023

©皆藤斋(KAITO, Itsuki)图片来源|图片感谢:拾萬空间

皆藤斋的创作,娴熟地调动了东京都市的流行视觉语言与传统的"鬼怪"叙事。在日本文化中,鬼怪历来是"借物叙事"以处理集体焦虑与恐惧的符号装置。她的作品将现代的时尚感与古老的集体无意识并置,展现了符号系统如何通过历史性的转码,来表征当代社会结构中的精神症状。


《Tight intelligence (Japanese style and papers)》

/41x31.8cm /布面油画 /2023

©皆藤斋(KAITO, Itsuki)图片来源|图片感谢:拾萬空间

通过同时呈现中国艺术家孙睿、杨洋与日本艺术家皆藤斋的作品,进行一次跨地域的"位置占据"。区别于艺博会简单作品陈列,这是一次有意识的"位置展示",是一个存在的、共享的和源于东亚现代性经验的痛苦感的提示。



Lorenz Helbling

Founder of ShanghART Gallery



CULTURED:

在兼顾"将中国艺术家推向国际舞台"与"将国际艺术家带给本地藏家"这两种策略之间,香格纳画廊如今的重点更倾向于哪一方?你们还会继续聚焦中国艺术家吗?


李山,《苏美尔徊响 IV(Echo of Sumer IV)》

185(H)x185cm /布上丙烯 /2025

©致谢香格纳画廊提供

香格纳画廊:

我们会继续以中国艺术家为核心——他们依然最具潜力,也最常带来他们最精彩的作品。我们希望进一步加深对长期合作艺术家的理解,重新发现那些曾被忽视的创作者,同时也坚持自始至终的方向:为当下正在崭露头角的年轻艺术家创造展示的空间。

CULTURED:

本届西岸艺博会上,香格纳在展位呈现上更强调哪个方向?其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阿玛拉奇·奥卡弗(Amarachi Okafor),《美丽、仁慈、善良和爱(Kindness and Love)》

122(H)x384.5cm

剪断香烟的软木纸、丙烯、画布蛋彩画 /2025

©致谢香格纳画廊提供

香格纳画廊:

香格纳在西岸的展位位于博览会的核心位置,作品陈列紧凑而充满能量。本次我们带来了多位首次亮相西岸的艺术家,同时也在整体布局中保持平衡——在既有艺术家、新锐面孔与重新被关注的创作者之间,形成一种富于趣味的组合。"线"这一视觉元素贯穿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成为展位内的隐性线索。整体上,我们希望传达一种观展的乐趣——在凝视、发现、被触动乃至被挑战的过程中,重新体会艺术的多重惊喜。


在画廊单元之外,一个特别的合作伙伴展位同样引人注目。SIGMA适马首次作为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合作伙伴参展,以"Beautiful Foolishness 无用之用"为主题呈献私人影像收藏展。展位融入东方美学元素与"珍奇柜"的空间叙事传统,通过物件与影像的系统化组织,营造出可供思考的审美系统。

展览汇集山本昌南、荒木经惟、安德烈·柯特兹、米田知子、石内都、杉本博司、柴田敏雄等艺术家的摄影作品,展开关于"观看"与"存在"的影像叙事。"无用之用"并非否定功利,而是恢复事物存在的本真价值:摄影在此不再是记录工具,而是思考方式。作为光学技术品牌,SIGMA适马以策展方式呈现收藏,体现了"Art of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for Art"的核心理念——让技术达到艺术高度,并以此为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CULTURED中文版专访SIGMA适马全球CEO山木和人(Kazuto Yamaki),探讨品牌参展初衷、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对西岸作为亚洲文化中心的期待——



山木和人(Kazuto Yamaki )

SIGMA适马全球CEO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SIGMA展位空间



CULTURED:

SIGMA选择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SIGMA展位现场

山木和人:

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来到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观众对设计和艺术有着非常高的敏感度。我们希望向这些重要的客户展示我们的品牌和产品,这是其一。其二是我们自身也想向这些艺术敏感度高的来访者学习,关于我们品牌未来应有的样貌,我们希望能从这些观众和客户那里获得启发。

从品牌塑造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品牌、技术与艺术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公司的理念之一是"Art of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for Art"(工程之艺术,为艺术而工程)。这意味着我们要将自己的技术提升到艺术的层次,并以此为艺术做出贡献——这就是我们的理念。我们相信通过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可以为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CULTURED: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目标是成为亚洲最大的艺术交流与交易中心,您对此有怎样的期待?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SIGMA现场

山木和人:

是的,来到这个博览会后,我深切感受到上海在艺术领域的蓬勃发展。我期待未来西岸能够成为亚洲文化发展最重要的中心地带。纵观历史,印象派运动起源于19世纪后半叶的巴黎;当代艺术中,朋克摇滚也是在70年代后半期的英国伦敦兴起的。从艺术从小处发展壮大的历史来看,我期待未来西岸能够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源地。

CULTURED:

SIGMA的展位非常特别,是基于怎样的理念设计的?您希望给来访者带来怎样的感受?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SIGMA展位现场

山木和人:

首先,这次我们主要展出日本摄影师的作品,我们希望在一个非常轻松舒适且美丽的空间里,让观众欣赏作为艺术的摄影,传达艺术摄影的魅力——这是其一。其次,因为我们是日本公司,我们希望通过设置具有日本美学感的展位,向来访者展现我们品牌的定位。


如果说galleries单元的新场馆代表着西岸在硬件设施上的升级,那么xiàn chăng现场单元则体现了西岸在艺术呈现理念上的持续创新。40位海内外艺术家的作品散布在西岸各个空间,突破传统展位限制,与建筑空间、公共环境形成深度互动。


《陌生者的行程II》局部©胡项城

其中最震撼的当属胡项城占据西岸艺术中心近1000平方米展区的个人项目《陌生者的行程II》。这是他2007年上海美术馆个展的第二篇章,18年的时间跨度让"陌生"这个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巨大的展示空间中,一些形态各异的木雕生命体(它们象征着碳基生命)正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光滑的玻璃上,而玻璃——这种硅基材料——正是未来电子和智能时代的象征。庞大的体量和丰富的材料构成了一个关于时代变迁的宏大叙事。


《陌生者的行程II》作品局部©胡项城


《浮光三昧》©後藤亜子

日本艺术家後藤亜子的《浮光三昧》闪闪亮亮,以天狗食月为灵感,选用灵缇犬作为原型。她告诉我们(她的中文说的还不错),这是中国神话中比较常见的神犬,也是吃月亮的天狗的原型。作品融合陶瓷、木材、链条、彩色滤光片、荧光灯管等多样材料,在公共空间中探讨着"反射、屈折、共鸣"的概念。


《空山新雨》©邱岸雄

邱岸雄的影像装置《空山新雨》则运用透明屏幕技术,将用无人机在庐山拍摄的山水画面与外部城市风景叠加,让观者在移动的镜头中体验中国画长卷式的空间美学。这种技术创新不仅是视觉上的突破,更是对传统山水美学在当代语境中的重新阐释。


《蠕虫3》©比安卡·瑞格

而来自奥地利的比安卡·瑞格则以一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尺寸仅为3×5厘米的《蠕虫3》,在巨大的展示空间中寻找着微观与宏观的对话可能。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思考,CULTURED对xiàn chăng单元的这四位艺术家进行了专访——倾听他们的创作思路与各种想法。



CULTURED:

您的个人项目《陌生者的行程II》将在西岸艺博会现场单元近1000平方米展区呈现,这是您2007年上海美术馆个展的第二篇章。从《陌生者的行程I》到《陌生者的行程II》,这18年间"陌生"的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陌生者的行程II》作品局部©胡项城

胡项城:

从2007年至今,世界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巨大变化。如果说那时期讨论思考的问题基本还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内,那么如今,我们所面对的"陌生"已徒然升级。地球上出现了自然人类以外的智能体,人机合一甚至更进一步至碳硅共存,或者完全可能进化到有自主意识硅基生命。从"人类社会内部"的陌生,到"人类本体之外"的陌生,之一讨论的"陌生"更多是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他者";而之二的"陌生",是真正异质性的、来自我们创造物却可能超越我们的"智能体"。这不仅是新的旅行目的地,更是旅行者自身身份的危机。

CULTURED:

上海作为一座"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经历了农业、工业、信息时代的变迁。您如何看待上海这座城市的特质与您创作之间的关系?


《陌生者的行程II》作品局部©胡项城

胡项城:

一百多年前,上海还只是个小渔村,它走过了春耕秋收的农业时代,见证了机器轰鸣的工业革命,如今,又和我们一起跨入了信息和人工智能的浪潮。这座城市骨子里具有"海纳百川"的精神。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前身是个巨大的老厂房,十余年前老厂房注入了新灵魂,西岸艺术博览等文化活动在这里成了互通国内外的精神道场。这个奇妙的"容器",装下了来自国内外人们的思想碰撞和创意火花,在这里办展,就等于默认了要和历史、这片土地、国际语境等对话。

CULTURED:

在近1000平方米的现场空间中,您是如何处理空间与作品的关系?能否通过一两件具体作品来说明您的创作理念?


《陌生者的行程II》作品局部©胡项城

胡项城:

《陌生者的行程》之二,充分考虑了旧厂房的在地性,使用了不少农业和工业时代留下的旧物、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甚至其他艺术家用剩的边角料。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材料本身带着各自故事。我们将各种物堆满全场看似如世界一样混乱,却尤如一场章回小说般的探险,每个章节都有独立思考。一些形态各异的木雕生命体(它们象征着我们碳基生命),正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光滑的玻璃上。玻璃是什么?是硅基材料,是未来电子和智能时代的象征。而这些木雕穿越的,正是由农工业废弃物构成的"历史废墟"。正踩着过去的遗产,忐忑又坚定地走向一个陌生的未来……


《陌生者的行程II》作品局部©胡项城

例如作品《X-02L》,先用混合材料放肆画出书法式的动态不明物,然后等待若干年时间,不同材质自然形成凹凸正负肌理,这阶段画面已从二维转向有深浅的三维,下一步将这偶然不明物调整到有点像跨物种的生命体。偶发与理性交替一步步展开,圆和直线构成几何形体上场,线的细节仍然充满差异的粗犷,最后也是最难的是平涂春天般的浅黄绿色,其中的关键要在恰当的位置留出陌名人形。是自然人?还是机器人?我们不知道,但确定的是他(它)正在陌生世界中前行,我们希望让春色带来的未来是光明的希望。



CULTURED:

《浮光三昧》是您2025年的新作,融合了陶瓷、木材、链条、彩色滤光片、荧光灯管等多样材料。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何处?在空间中视觉化"反射、屈折、共鸣"这三个概念时,您有怎样的思考?


《浮光三昧》作品局部©後藤亜子

後藤亜子:

我经常使用陶瓷材料,但从未认为自己是陶艺家,而是把自己当作雕塑家。作为雕塑家使用多样材料是很自然的,并非特别之举。但在茶文化历史深厚、陶艺艺术地位特别高的东亚地区,我有意识地将陶瓷与其他材料积极结合,做一般陶艺家不会做的呈现。

正因为陶艺的艺术地位很高,将陶瓷材料升华为当代艺术变得困难,但这也是有趣的部分之一。这次的作品"反射、屈折、共鸣"的创作灵感其实是天狗食月,而选用的灵缇犬原型,我认为这是中国神话中比较常见的神犬,也是吃月亮的天狗的原型。基于我在中国生活学习中文时的体验,我关注的是中日文化的差异,但渐渐地开始了解中日的共同点。这不是学术上的理解,而是一种既视感般的、感性的共鸣体验。

当然,这有着日本许多文化来源于中国或受中国影响发展的背景,让我体感到我们都是亚洲人。这样的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感受到。想要学习中国文化时,就像反射一样重新认识日本文化;想要和中国朋友亲近而交谈时,能够发现新的自己。反射往往被认为是实像与虚像的对立,但通过屈折和重复反射,可以产生共感和共鸣。这个标题也可以说是我在争斗和边界加深的社会中找到的希望之一。在这件作品中,我以与我们人类最亲近的存在——狗为主角,希望用反射、屈折、共鸣作为比喻来表现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不确定性。

CULTURED:

西岸博览会的"xiàn chăng单元"具有独特性,您的作品与这样的公共空间展示方式产生怎样的对话?与传统画廊的白盒子相比,这样的环境为您的创作带来了什么新的可能性?


《浮光三昧》作品局部©後藤亜子

後藤亜子:

我的作品中经常使用镜子,因此观者会映入镜中,或发生意想不到的反射,可能看不到想看的对象,或对与想象不同的呈现感到惊讶。我将包括这种体验和偶然在内的整体定义为一件作品。看与被看的逆转,虚像与实像的关系及其背面,是我观察世界时珍视的视角之一。像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这样公共性很高、预期有众多观者的机会,对作品来说是宝贵的机会。通常在画廊中,大多是为了看我的作品而来的观者,但在博览会上,来自各国的各种观者和艺术家聚集。我非常期待在博览会上遇到新的视角和受到其他艺术家的刺激。

CULTURED:

这是您第一次参加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吗?对于在上海这样东西文化交汇的都市展示作品,您有怎样的期待?

後藤亜子:

是的,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西岸博览会。从刚开始移居上海时起,我每年都会去看西岸博览会。一直想着"总有一天要在这里展示",这次能够展出非常高兴。我认为当代艺术的世界一直以来都是以欧美为中心考虑的,但现在这种潮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亚洲人不需要戴欧美的面具,也不需要闭口不言。这是一个能以本土的、我们本来面目进行表达的时代。在信息时代,本土而原始的体验才具有价值,这绝非保守和边界化的意思,而是先进、多样且友好意义上的现代表达。

我是日本人,国籍虽然不同,但同是亚洲人。我们共感、共鸣的部分大概是亚洲文化的骨干,我觉得这正是希望所在。我从住在中国时就已经知道中国观众的包容、温和和活力,也多次得到帮助。上海这座我有着特殊情感的城市,能够感受到亚洲艺术场景力量的城市,对我来说一直是特别的地方。正因为是东西文化交汇的全球性博览会,如果能表现新的亚洲就太好了。



CULTURED:

《空山新雨》是您2025年的影像装置新作,标题取自王维的诗句意境。您是如何将这种古典诗意转化为当代影像语言的?在技术实现和视觉呈现上,这件作品有什么新的突破?


《空山新雨》©邱岸雄

邱岸雄:

这件作品是围绕我的"城市山水"的概念去创作的,这件作品与我早期创作的一部影像作品《江南错》有密切的联系,《江南错》也是拍摄了树木天空飞鸟的空灵画面,表达中国画以及宋词的简洁单纯的审美意境。《空山新雨》这件作品不一样的是用透明屏幕这种媒介将山水图像与外部城市风景叠加在一起,将王维的诗句中山水空灵自然的意向带入当代城市的空间。山水的画面是用无人机在庐山拍摄的,用移动长镜头将中国画长卷式的画面呈现,移动的树木近景与城市远景结合也形成了有趣自洽的空间关系。透明屏幕和无人机的运用都是这个作品的技术突破。

CULTURED:

您的影像装置如何与xiàn chăng单元的空间环境产生关系?相比传统的影像展示方式,这种公共空间的融合给您的作品带来了什么新的表达层次?

邱岸雄:

透明屏幕这种技术是这种叠加空间的想法得以实现的基础,形成了三维空间与二维空间的相互融合,山水和城市的虚实关系。传统影像通常是在封闭的空间展示,与外部环境是隔绝的,而透明屏幕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关联的,屏幕的图像和周围的实景图像的关系产生新的图像,将实时的公共空间现场纳入了作品之中,有许多随机的变化与互动的可能性。

CULTURED:

您一直致力于用新媒体形式承载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西岸博览会作为国际化的艺术平台,您希望通过《空山新雨》与国际观众建立怎样的文化对话?您对西岸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有什么看法?

邱岸雄:

我希望《空山新雨》这件作品能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与艺术意境用当代的新媒体语言传递给国际的观众,让国际观众从影像画面上直观的体会到中国山川自然之美,以及中国绘画的虚实、留白的关系的独特审美价值。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体验是人类共通的超越语言文化的基本感知力,无论他是来自哪个地域、哪个文化,都可以感受和理解。

这也就向国际观众传递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宇宙关系的态度和价值观。西岸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尤其在今天国际关系动荡变换之际,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崛起有担忧疑虑,而当代艺术可以传递中国文化中对和谐共存的价值理念的理解和态度,让国际人士感受到中国给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技术层面的产品,也有精神层面的独特文化艺术的审美价值,以及对和谐发展、包容开放理念的追求。



CULTURED:

《蠕虫3》的尺寸仅为3×5厘米,是艺术品中罕见的小尺度。这一微观形式是一次别具创意的决定。请谈谈您对2025年此作的看法?如此微小的空间,您是如何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思想?


观众在比安卡·瑞格的作品《蠕虫3》面前停驻

比安卡·瑞格:

自从开始绘画以来,我就一直创作微型艺术。有时它们独立成作,有时则作为大尺幅作品的陪伴。这件作品属于我在工作室创作大型静物画时衍生出的昆虫系列。在借鉴巴洛克风格的过程中,我感觉缺少某种动物生命,于是为静物画创作了这些小伙伴,他们既能在花朵和花环间游走,也能自由自在地存在。对我来说,作品的复杂性并不受规模限制。

CULTURED:

xiàn chăng单元强调多元的艺术生态系统及与公共空间的创新融合。在如此广阔的展览环境中,您的微型作品是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的?您认为"小"规模的作品在"大"型展览空间会激发怎样的张力或对话?

比安卡·瑞格:

令人意外的是,微型作品在巨大空间中依然能占据不小的存在感。我见到它们在宽广场域中能产生如大画布般的影响力;有时我也会将它们刻意隐藏,让观众能因发现而获得愉悦——我乐于探索这两种效果。能在"现场"的空间展示这些作品让我十分期待,相信它们会激发独特的对话。

CULTURED:

作为参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国际艺术家,您对亚洲,特别是中国艺术市场和观众有何期待与印象?希望中国观众如何与您以微观为核心的创作进行交流?

比安卡·瑞格:

我曾在中国生活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深知中国观众对绘画材料和本质拥有极其细腻的理解,这也是我的微型创作的主心骨。至于尺寸如何被感知,我会让自己去发现和感受。


当夜幕降临,西岸的灯火逐渐点亮,黄浦江上的船只依然穿梭往来,一如十年前的模样。但对于那些见证了西岸蜕变的人们来说,一切都已不同。就在11月13日博览会开幕的同时,一个令人期待的消息正式公布——"2025 西岸艺术与设计周"向全球发出邀请。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周

这一由西岸集团、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华之门、香港置地四家单位联合发起的全新文化IP,将以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为核心,通过"专业博览会+全域多场景"模式打造一场"黄浦江畔没有围墙的艺术与设计盛事"。更重要的是,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二楼、四楼,及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将扩展至11月18日,完整覆盖"西岸艺术与设计周",为海内外藏家、媒体及艺术设计爱好者提供更为充分的交流和观展时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西岸艺博会可能从传统的4天模式向"4+3"的超长待机模式转变,意味着艺术不再匆匆忙忙地来去,意味着深度对话成为可能。那些身体力行支持"设计周"的画廊和机构们,将在这个更加宽松的时间框架内,有机会与观众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现场

从时间维度来看,这种变化具有深远的意义。传统的艺术博览会往往受制于紧凑的时间安排,观众匆忙走马观花,藏家仓促做出决定,艺术家与观众缺乏充分交流的机会。而艺术周的概念则将时间拉长,让艺术的力量有足够的空间去渗透、去发酵、去产生真正的影响。这不仅是展期的延长,更是艺术生态的重新构建。

展望未来,西岸的野心远不止于此。随着"艺术周"模式的确立,可以预见的是,西岸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常年活跃的艺术生态圈。不再是一年一度的狂欢,而是持续不断的文化脉动。从季节性的艺术节庆,到常态化的文化基础设施,西岸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身份转换:从SIGMA适马的影像艺术探索,到各种新媒体装置的涌现,再到design/delight设计平台对功能与艺术边界的多元化处理,都表明西岸不仅在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当代艺术,更在为艺术的未来形态做出前瞻性的准备。


“2025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现场

十二年征程,西岸已从一个艺术博览会成长为一个文化生态系统。未来的西岸,将可能发展为一个集艺术展示、文化交流、创意产业、生活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当艺术周的概念让时间变得更加从容,当国际合作伙伴带来更多元的视角,当本土文化与国际语言找到更好的融合点,西岸关于艺术与设计未来的想象正在徐汇滨江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艺术或许真的是我们最坚实的精神依归——而西岸,正在成为这种依归最好的注解。

WORDS

Liora

EDITOR

Lesley、August

DESIGN

Johnny Lee

POSTED

November 16, 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单颁奖!王曼昱仰天怒吼,陈梦开心,孙颖莎郁闷,赛后三人暖心

女单颁奖!王曼昱仰天怒吼,陈梦开心,孙颖莎郁闷,赛后三人暖心

细话篮球
2025-11-16 23:49:58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周宏海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周宏海被查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5 21:27:17
一边倒!快船单节19分被打爆:哈登7中1被限制,悍将重伤离场

一边倒!快船单节19分被打爆:哈登7中1被限制,悍将重伤离场

体坛小李
2025-11-17 05:46:42
悄悄5连胜,从摆烂到争总冠军!西部黑马崛起,这笔交易真的双赢

悄悄5连胜,从摆烂到争总冠军!西部黑马崛起,这笔交易真的双赢

篮球扫地僧
2025-11-16 13:03:48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澎湃新闻
2025-11-16 17:01:02
流感H3N2毒株严重可致呼吸衰竭,专家提醒:须在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

流感H3N2毒株严重可致呼吸衰竭,专家提醒:须在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

东方豪侠
2025-11-16 11:45:45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汉史趣闻
2025-11-16 08:12:31
克洛普回归!官宣新身份,目标直指2026世界杯

克洛普回归!官宣新身份,目标直指2026世界杯

夜白侃球
2025-11-16 23:18:28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终于明白他是什么“级别”!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终于明白他是什么“级别”!

李万卿
2025-11-17 00:15:03
高市早苗不装了,对中方发出战争威胁,关键时刻,俄罗斯力挺中国

高市早苗不装了,对中方发出战争威胁,关键时刻,俄罗斯力挺中国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6 10:19:01
多益网络董事长徐波被女友卷走3亿元?有账号以女方当事人身份发文回应,公司称系造谣

多益网络董事长徐波被女友卷走3亿元?有账号以女方当事人身份发文回应,公司称系造谣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6 20:42:46
抢七后7-5,辛纳击败阿尔卡拉斯卫冕ATP年终总决赛

抢七后7-5,辛纳击败阿尔卡拉斯卫冕ATP年终总决赛

懂球帝
2025-11-17 03:57:09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6 00:45:56
最新!释永信被批捕照片曝光:整个人变化大,罪名令人意外,最可怜的还是他母亲

最新!释永信被批捕照片曝光:整个人变化大,罪名令人意外,最可怜的还是他母亲

文字里拾光
2025-11-17 00:27:20
日月谭天丨高市早苗猖狂挑衅,台湾舆论痛批其涉台谬论躁进“害台”

日月谭天丨高市早苗猖狂挑衅,台湾舆论痛批其涉台谬论躁进“害台”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19:27:43
高市早苗若继续铤而走险 日本将万劫不复

高市早苗若继续铤而走险 日本将万劫不复

极目新闻
2025-11-16 22:29:28
社评: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的四个原因

社评: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的四个原因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00:03:43
世预赛神剧情:96分钟逆转绝杀 地狱天堂互换 FIFA第62晋级附加赛

世预赛神剧情:96分钟逆转绝杀 地狱天堂互换 FIFA第62晋级附加赛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17 02:11:27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时时有聊
2025-11-16 16:23:45
高盛报告:中国房价何时止跌

高盛报告:中国房价何时止跌

谭谈投研
2025-11-16 18:04:50
2025-11-17 07:07:00
COSMO美人计 incentive-icons
COSMO美人计
第一时间开启你的美丽人生!
1336文章数 24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Charles Chaplin:19世纪法国新洛可可风格画家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房产
游戏
公开课

教育要闻

英国大学申请难度排名!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避开老气的着装方式,美得自然又大方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纪元117:罗马和平》多人游戏问题大 育碧承诺修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