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存在市场时,就意味着存在机会!
横店的清晨,总能看见扎堆的年轻人等通告。
这里有 13万群演,有的只是为了糊口,但大多人却是做着“一夜成名”的明星梦。
直到降薪通知下来,彻底打破了平静,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13 万群演的两极人生
截至 2023 年末,横店演员公会在册的群演有 13 万人。
走在横店街头,一眼能看见不少外形出众的姑娘。
她们大多是普通群演,挤在 “浙里办” 抢每天的出工名额。
演员公会的人说,女群演需求更少,抢通告得拼手速。
人群里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
西班牙语专业毕业的一帆,就是典型的 “追梦派”。
她今年 6 月辞职来横店,一门心思想往上走。
每天除了等通告,就是刷题备考,想从普通群演升成前景。
前景不仅日薪能涨到 270 元,还能有近景镜头,离梦想更近一步。
但也有不少 “混日子” 的人。
![]()
他们住着 400 元一个月的出租屋,靠剧组盒饭解决吃饭问题。
每天在群里等日结通告,拿到钱就去喝酒打牌。
没有职业规划,也不想考更高等级,被圈里人悄悄贴上 “懒汉” 标签。
大多数人是做了十几年群演,出演多部作品,但镜头加起来才几分钟。
![]()
说实话,没有热爱真撑不住,可这样的坚守者,太少了。
不管是追梦还是混日子,大家的生活成本都不高。
15 平带独立卫浴的房子月租 400 元,500 元就能租到不错的单间。
只要能接到通告,吃饭住宿基本能覆盖。
可降薪通知下来之后,让这点安稳也碎了。
![]()
降薪潮下的生存危机
通知写了,2024年11 月 15 日起,横店群演基础薪资正式调整。
以前 120 元能赚 8 小时,现在 135 元要干满 10 小时。
算下来时薪从 15 元降到 13.5 元,还得扣 10% 的公会抽成。
实际到手时薪只有 12.15 元,超时费也同步缩水。
这个调整是演员公会正式通知的,不少群演都收到了消息。
![]()
背后原因很现实:短剧热潮退了,剧组越来越少。
以前短剧井喷时,公会还涨过工资吸引群演。
现在短剧要走精品化,于正筹拍的竖屏短剧成本都达 800 万。
钱都花在服化道上,群演的预算自然被压缩。
降薪后,抢通告的竞争更激烈了。
![]()
每周一早上 8 点 “横影通” 放号,手慢一点就抢不到。
有年轻群演说,自己 8 天只接到 1 个通告,早成常态。
就算抢到,一天干 12 小时是常事,比以前多累 2 小时,钱却没多拿。
普通群演日薪很难超过 200 元,月收入大多不足 3000 元。
但有人能在寒冬里赚到钱。
![]()
特约演员孙明文就靠短剧尝到了甜头,最高日薪能达 4000 元。
可这钱不好赚,得接淋雨、抹血的高危戏份,每项能多拿 10 元补贴。
像他这样的资深特约太少,大多数人只能在温饱线挣扎。
有人开始抱怨,这点钱连基本开销都难覆盖,更别提追梦了。
但面对困境,有人选择死磕到底,找各种办法突围。
![]()
坚守还是离开?两难的抉择
一帆加了 500 多个散群,就为了接 “现金戏” 补充收入。
这些戏不用走公会,虽然没保障,但能多赚点。
她还在备考前景,听说考上后收入能翻一倍。
还有人借着短剧积累的人脉,尝试转做场务、助理,往幕后靠。
也有不少人认清现实,选择离开。
![]()
普通群演月入不足 3000 元,根本攒不下钱。
每天在 “有活干” 和 “没活干” 之间徘徊,心里没底。
更让人无奈的是,演再多群演戏份,也难写进履历。
有人回了老家找份安稳工作,有人去做了和专业相关的兼职。
可离开的人多,新来的人也不少。
![]()
演员公会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明显供大于求。
资本都流向高成本短剧,新人想进阶难上加难。
“僧多粥少” 的局面,短期内怕是改不了。
就像群演们常说的,这里的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太骨感……
![]()
结语
横店的群演故事,藏着冷暖与挣扎。
降薪像一面镜子,照出行业的真实处境。
有人坚守热爱,有人被迫离场。
只希望这 13 万人的努力,能被更多人看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